依托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区位优势,2013年7月,中欧班列(郑州)开通。穿越历史的风烟,轰鸣的汽笛仿佛是重新响起的驼铃,沉寂千年的丝路古道重新焕发活力。5年来,这支“钢铁驼队”已开行1500多列,承载了24个国家126个城市的货物贸易。
安春磊,首趟中欧班列司机,中欧班列接力长跑的第一个持棒人,亲历了中欧班列变成中欧陆上贸易的“黄金列车”,见证着这条货值最高的“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远。
11月15日至23日,“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第五批6部作品陆续推出。我叫翟文杰,是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的第三代护林人。2015年8月,全球第一台自动驾驶大客车出现在河南的郑开大道上,那是中国客车的里程碑事件。
32年钟情于一棵树。杜红岩,河南中牟人,著名的杜仲研究专家。大学毕业偶然与杜仲结缘,32年来初心不变,终日奔波在杜仲科研第一线,潜心研究杜仲的长期育种、高效栽培与综合利用,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站在国际杜仲研究前沿。
老郑大南门旁,城市之光书店已经安静地陪伴了郑州人12个年头。一批批来这里读书的人,从耄耋老人到总角小童,他们怀揣梦想来,带着收获走。
而位于河南郑州的中铁装备集团,从零起步,于2008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打破了70多年来只有发达国家才能设计生产盾构机的神话。
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驯服“地下蛟龙”,“河南造”盾构机跻身大国重器行列。
张博士是江苏人,2015年他在国外看到全球第一台自动驾驶客车行驶在河南郑开大道的消息时,惊讶地说:“酷”!如今,张博士在河南宇通每天都进行着“很酷”的工作——制造“聪明的客车”。
“河南制造”正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慧、便捷。
在广袤的豫东平原上,有一片深深的绿色海洋。68年来,三代人历经艰辛,在“风吹黄土遮天蔽日,盐碱遍地寸草不生”的黄河故道上,培育
建功新时代,河南更出彩。河南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将面向社会持续征集,只要您创意无限,愿意用镜头和笔触记录河南发展变迁,均可参与活动。
国庆假期中长途旅行将是主流,省内热点景区、近郊风景区、重点旅游区周围道路交通压力将明显增加,郑州、洛阳、开封等重点省辖市周边高速公路将迎来车流高峰,集中表现为私家车自驾出行增多,景区交通流量骤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