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郭超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诞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黄河大合唱》,跨越近80年的历史传唱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赞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掀起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潮。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在这一背景下,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在1939年初的延安诞生了。
音乐在民族危亡关头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子恺在《谈抗战歌曲》一文中说:“抗战以来,文艺中最勇猛前进的要算音乐……只有音乐,普遍于全体民众,像血液周流于全身一样。”郭沫若说:“《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产生的最成功的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
《黄河大合唱》这样一部不朽的音乐作品背后,有着一段激动人心的创作过程。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后来成为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率领抗敌演剧队三队赴吕梁山地区工作,在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黄河的惊涛骇浪和船工们搏风击浪的精神,以及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激起了他的创作灵感和热情。1939年初回到延安不久,他就顺利完成了长诗《黄河吟》的创作。
这部壮美的诗篇深深打动了冼星海,他决定全力为这首长诗配乐,并满怀信心地说:“我有把握把它写好!”由于身体有伤,光未然口授《黄河大合唱》歌词,请抗敌演剧队的队员记录整理。5天后,光未然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歌词。
由于没有目睹船工奋勇渡河的壮观情景,冼星海多次向负责指挥的邬析零询问黄河的情况,并让他模仿哼唱船工号子。在哼唱的同时,邬析零不断进行解释,还时不时用手做动作。这些都给了冼星海极大的创作灵感。在写作时,冼星海试图创作出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旋律和曲调,因此他避免大篇幅地使用西方宗教颂歌的形式,而是运用了一种既包含中国民族风格特点,又表现抗战时期人们情感的颂歌旋律。1939年3月31日,冼星海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交给邬析零。一部壮丽的音乐史诗在延安诞生了。光未然说:“你是广东人,我应该煲汤慰劳你。”可是那时哪有什么东西给他煲汤。于是光未然想办法搞到二斤白糖,又买到一点肉,请他吃了一顿。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抗敌演剧三队演出。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所有队员都深深投入演出中,当他们放声高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的时候,几乎忘了自己是站在舞台上表演。直到演出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队员们才意识到自己在表演。5月11日,《黄河大合唱》的第二次演出举行。这次由作曲家冼星海亲自指挥。冼星海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说,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前来观看了演出。乐曲结束后,毛泽东大喊了三声“好”。
据指挥家严良堃回忆,《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在国外的演出,是1942年在缅甸曼德勒的云南会馆,由缅甸华侨战工队合唱团演出,连演了3天,由赵沨指挥,李凌任艺术指导,仍旧是光未然朗诵。1949年,纽约联合国大会上,由美国人演出了英文版《黄河大合唱》,《黄河颂》一段由著名的黑人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1956年,在莫斯科演出的《黄河大合唱》,由全苏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演出,李德伦指挥,郭淑珍演唱《黄河怨》一段,严良堃担任艺术指导。那次郭淑珍唱中文,合唱团唱俄文。1964年,日本人在神户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是用日文唱的,据说在翻译“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一句时,他们还问“鬼子”是什么意思。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赴美定居的中央歌剧院原指挥姚学言带领一个规模庞大的美国合唱团来北京演出。外国人到中国唱《黄河大合唱》,这是首次。
严良堃在《我与〈黄河〉60年——答黄叶绿同志问》一文中说,《黄河(大合唱)》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的知名度和劳动的价值在于奉献给人民,并留存在人民心中的真正的精神财富。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7日 03版)
奏响大合唱、建设幸福河,需要我们在保障黄河安澜上持续发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线。奏响大合唱、建设幸福河,需要我们在弘扬黄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构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园。
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崔为兵,河南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姚自京,东方今报社社长胡杨,惠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焦健等多位领导莅临现场,并共同开启了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采访团将探访黄河滩公园,见证黄河之美和生态保护成果;参观黄河博物馆,感受黄河文化独有的魅力;
今年,中原文博会正式升级为省级展会,10月16日-19日,共有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的企业齐聚河南鹤壁,整个展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范围之广为历年之最。来自青海、四川、河南等沿黄九省区的26家博物馆带来了各具特色的精美文创,在文博会上一同奏响“黄河大合唱”。
对黄河的治理保护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今天的黄河,岁岁安澜,天高水阔,林草丰茂,沿岸百姓脱贫致富,早已没有昔日“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的景象。
9月25日,顺着九曲黄河一路向南,“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黄河线一行,走到了黄河岸边,近距离感受气势壶口,任浪花飞溅,触及大河之魂。壶口,正是黄河铿锵激越的心脏,是黄河澎湃不休的呼吸,是黄河永恒搏击的脉动。
9月24日,黄河文化高层论坛在郑州举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刘庆柱,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甲骨学家王宇信,分别以《黄河文化与中国不断裂的文明史》《黄河文化与甲骨文》为题作主旨报告。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提炼新时代黄河精神显得尤为迫切。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正能量,如同黄注一样充分爆发,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不可挡之力。
如果用数字表述 如果用歌声表达 也是花儿,是二人台,是船工号子 是豫剧、吕剧
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尤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凝聚各方力量,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千年沉淀的护河治河宝贵经验,千年孕育的博大精深、雄浑厚重的黄河文化,澎湃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凝聚起磅礴的正能量。
9月7日至8日,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黄河论坛在武陟开坛,来自清华大学、沿黄省区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做好黄河文化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特别是早期中国研究、夏文化研究、甲骨文研究,溯源黄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