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荐读】泪奔!一部真实的纪录片:当一家10口人都在盼你死…

2019年01月18日17:40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清晨,一对80岁的夫妻爬着崎岖的山路,来到寺庙。

  他们虔诚地跪拜在寺庙前,为死去的伙伴祈祷……

  这部纪录片叫《牛铃之声》,导演李忠烈耗时三年完成。九年前一上映,立刻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纪录片用最平凡的视角,讲述了一位老人和一头牛的生离死别。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人们世世代代靠农耕为生。但是现在这里的村民,已经不再用传统的农耕工具了,开始了机械化的运作。

  不过,在这片土地之上,一对年近80的夫妻依然采用着最传统的耕作方式。那头老黄牛,就这样陪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老人的腿打小儿就有病,落下了残疾,老黄牛就整日帮着他干农活。

  牛的正常寿命是15年,可这头老黄牛已经40岁了。这40年,无论风吹日晒,一直都是老黄牛陪着他耕地,卖谷物。换了钱供孩子上学,让9个孩子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如今,孩子长大了,都去了更大的城市。只是,他们也很少回家了……

  岁月匆匆流逝,老黄牛蹒跚的步履和老人浑浊的眼睛似乎暗示着老牛行将就木,而老人也将寿终正寝。

  一天,老黄牛突然不吃不喝,老人就赶紧找来了兽医。兽医看了看毛色斑驳、浑身褶皱的老黄牛说,“顶多还能活一年。”老人先是笑着说,“不,这不是真的。”转而,一脸惆怅。

  对于这个结果,老人其实早就预料到了。只不过,他一点也不愿意承认。40年的日日夜夜,老人对牛的情感早已变成了惺惺相惜。他们是主仆,更是知己。老人说:“有一天,我和它会一起死去。”

  为了喂老黄牛,老人坚决不往田里喷杀虫剂。他明知道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收成不好,可是为了老黄牛,他始终坚持。如果遇到别人打农药,他还会马上给牛戴上笼头,怕牛吃坏身体……

  当邻居都开始用现代化的工具耕作时,老人依旧还是用老黄牛耕地。老黄牛走起来一步三摇,似乎随时都会倒下去。

  妻子说,“老牛都走不动路了,没什么用了,不如卖了。”

  可是老人不听,依旧固执地驾着牛车,去地里耕种。

  牛都走不动了,还让它干农活,难道是老人狠心吗?

  并不是。

  到了地里,老牛往往只是在田边吃草、休憩。

  而老人在田地忙碌。

  用镰刀割草。

  在地里耕种。

  他只想在最后一年,让老黄牛和往常一样做事。也许这样,牛就不会死。

  坚持走下去,就是坚持活下去。

  老人的固执和倔强,加上少言寡语,让妻子愈发不满,整天抱怨。妻子总说:“你对一头牛,比对我还好。”“风吹过树林都会吱吱叫,你却什么声音都没有。”

  可是,每当提起老黄牛的时候,老人就一改往常,话立马多了起来。

  “这牛通灵性,会躲车。”

  “有一次我在牛车上睡着了,老黄牛一直把我平安送到家。”

  老人的眼睛已经浑浊不堪,可是每每提起老牛,眼睛里总会发光。就连周围的人都说:“这头牛,比你孩子还好。”老人心酸地笑了笑。老人自己也说:“虽然老黄牛不会说话,但对我来说,它比人好。”

  不过,每日过多的劳作还是压垮了老人,他开始头疼难忍。当他极力闭上眼睛,想要休息一会儿的时候,突然听到了牛铃声。

  每当牛铃声响起,老人就会习惯性地往老黄牛的方向看去。老黄牛似乎也感知到了老人的痛苦,不断用牛铃声来告诉老人:“我陪着你。”

  老人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他不得不去医院。医生说,老人本来就有高血压,如果再继续劳作,有可能中风瘫痪。

  妻子也劝他别再瞎忙活了。

  这是老人的心结,他和老黄牛干了一辈子,怎么说没用就没用了。老人不听,带病劳作,“人只要活着就得干活,除非我死。”他依旧整天拖着老黄牛,证明自己和老黄牛对这个家还是有用的。

  后来,老人的病越来越重了,城里的孩子这才回家看看生病的老父亲。子女们都说,老黄牛没用了,让老人把牛卖掉。

  老人听到孩子这番话,叼起了一根烟,眼神里都是恐惧和不舍。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好像被子女抛弃一样。

  老黄牛,就像另一个自己。

  从小残疾的老人知道,只有不断的干活才能证明自己和老黄牛对这个家有价值,才能不被儿女遗忘。老人每年都会把田里的收成送给子女,可是子女却从未意识到老人的辛苦和付出。

  老牛虽然不能讲话,但是却明白老人的心。老牛之于老人,就如同老人之于子女,从未要求回报。

  最后,面对妻子和子女的催促,老人去了市场,不得不卖掉老黄牛。可是,他却给出了任何人都买不起的天价。所有人都议论纷纷,说老人有毛病,故意找事。

  只有老人自己清楚,他只有这样做,才能既满足家人,又保住老黄牛。

  看着孱弱的黄牛,心头万般惆怅。老黄牛也像感知到了一切,流下了泪水。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寒风料峭的冬季。老黄牛依旧如往常,陪着老人上山搬柴,用以生火过冬。

  夕阳西下,老人没有坐在车上,而是背着柴火。风烛残年的老人和黄牛,骨瘦嶙峋,步履蹒跚,每走一步,都让人担心他们随时会倒下。

  可是,等到柴火搬够的那天,老黄牛再也起不来了。老人拼命地喊:“快起来啊,快起来啊。”老黄牛听到老人的喊声,也拼命试图站起来。

  可是,一切徒劳。老人意识到老黄牛的命数尽了。他割下套在老黄牛身上40年的鼻环、缰绳和铃铛。

  老黄牛万般不舍地看着老人,老人抚着它的头说:“放心地去吧。”老黄牛这才缓缓地闭上眼……

  老黄牛这一生,都在为这个家辛苦卖命。

  虽然一开始医生就宣判它只能活一年,但是它为了两位老人,硬生生活了三年,还为老人运来了足够过冬的柴火。

  老黄牛走了,老人信守诺言,埋了这个朋友,还给它送上了生前最爱喝的米酒。添一抷土,倒一壶酒,这也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唯一能为老黄牛做的了。

  五十多年,他们互相扶持着走过一段难割难舍的岁月。老黄牛走后,老人病情也加重了。

  当牛铃又在风中响起,老人努力睁开了眼睛……

  他以为是牛回来了。恍惚片刻才惊觉,老黄牛早已走了。转眼到了春天,老人呆坐在树下,手中拿着老黄牛生前系在脖子上的铃铛。

  辛苦奉献了一生的老牛,就如默默为这个家付出的老父亲。岁月夺走了他们的青春,把他们慢慢带向死亡。他们不善表达,也毫无怨言。悠悠数十载,只为了这个家。

  每一个为生活奔波的角色,都是平凡而伟大的。就像影片最后说的:

  谨以此片献给所有牛只,和为养育儿女受尽苦难的父亲……

文章关键词:纪录片 老人 老黄牛 牛铃之声 寺庙 病情 头牛 医生 农药 闭上眼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纪录片|走出黄河滩

    历史上黄河大改道数次,在黄淮海平原上完成了由北向南、幅度达25万平方公里的扇形摆动。随着黄河堤防的修建,豫鲁两省数十万人被“圈”进河滩,在频繁的水患中艰难繁衍生息,生活在滩区的群众曾多达186万人。

  • 让历史说话、讲好档案故事 文献纪录片《他们特别能战斗》在郑州开机

    11月26日,由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档案局、河南省档案馆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中州古籍出版社协办的《中福公司档案史料汇编》整理出版、文献纪录片《他们特别能战斗》启动新闻发布暨研讨会在河南省出版产业园隆重举行。

  • 纪录片|西海固之变

    风沙肆虐的日子,结束了。禁锢于土地的日子,结束了。顺从命运的日子,彻底结束了。11月16日,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 7年经济总量翻一番!吹响号角,这座城又要创造新奇迹!再造一个新浦东!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项目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廖玮说:“这是综合验收上一个新的创举。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再造一个新浦东,不仅仅是量的翻番,更是质的提升。

  • 世界观丨10,000,000背后的“完全可控”

    近日,由奥斯卡金像奖得主亚历克斯·吉布尼和另外两名导演共同执导的美国抗“疫”纪录片《完全可控》上线。面对镜头,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前局长里克·布莱特表示:“科学家每天都在敲警钟,但美国政府却什么都没做。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