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出版暨河南经济形势分析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我省宏观经济预计仍将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继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全省经济在量的稳定增长中实现质的大幅提升,为转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省统计局副局长赵德友说。
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显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来自于五个方面:供需结构更加匹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效率与公平兼顾;经济循环渠道更加通畅。
赵德友分析认为,近年来我省供给规模稳定扩大,发展的稳定性显著增强,GDP增速年度之间回落的幅度总体呈收窄态势,由2008年的2.6个百分点逐渐缩小到2018年的0.2个百分点。
同时,供给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领跑”全省经济增长;供给体系质量得到提升;消费水平逐步升级等共同发力,使全省供需结构更加匹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水平升级方面,全省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2017年达59.8%,比2012年提高10.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和出口协同拉动转变。2015年至2018年,全省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41.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个百分点。共享经济广泛渗透,跨境电商、智能家庭、在线医疗等新服务和消费模式逐步深入发展。
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和人力资本不断积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9年《河南经济蓝皮书》显示,2017年,全省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是2012年的1.87倍,占GDP比重1.31%,比2012年提高0.26个百分点;随着企业家和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数量和素质不断提升,全省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66037元/人·年,是2012年的1.39倍,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由于企业持续加大产品节能改造和技术装备升级力度,降低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全省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2017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7.9%。
经济的循环由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主要环节组成。畅通经济循环,有利于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动,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近年来我省经济循环渠道更加通畅,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加有效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更加稳定。
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我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是2012年年末的2.0倍、2.4倍;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793.6亿元,稳居中部地区首位,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0%。同时,住建部门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商品住宅去化周期总体保持稳定。(河南日报记者樊霞)
7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国资委获悉,6月份37户省管企业盈利22.6亿元,继上月扭亏为盈后环比增利11.4亿元,增长101.6%。省管企业作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坚持内外并重多措并举,一方面抢抓国内消费回暖和进口替代机遇,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另一方面狠抓内部管理,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减亏控亏等专项工作,千方百计克服困难。
▲6月5日晚,游客在夜幕下欣赏如梦似幻的洛阳龙门石窟。黄政伟摄 本报讯(记者宋敏田宜龙李宗宽)龙门石窟夜游、老城十字街撸串、隋唐洛阳城看灯……河南旅客可以坐着高铁去洛阳等地逛夜市了。
自6月12日起,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开多趟管内往返郑州、洛阳、三门峡等城市的“中原快车-古都夜八点”号高速动车组列车,满足广大旅客出行和消费需求,助力河南经济发展。
3月下旬,随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及郑州城市建设三年计划的相继出台,河南在打造郑州、洛阳“双引擎”的城市布局上摁下快进键。而在河南省社科院院长谷建全看来,目前河南打造的郑洛“双引擎”战略对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更有时代意义。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河南下调疫情风险等级,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今天播出《河南: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南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抢抓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
2月16日上午,伴随着汽笛声,中欧班列(郑州)春节后第一趟出口中亚班列从郑州中心站发车。”赵文明说,这段时间,他们主要是对接河南本地的制造业,依托中欧班列(郑州)让这些产品走出去。
具体来看,处在河南最北部的安阳市、濮阳市和鹤壁市排名垫底,处在河南最南部的驻马店市和信阳市也排名靠后,而排名前5位的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焦作市和三门峡市,则处在河南版图中的中间位置。
具体来看,处在河南最北部的安阳市、濮阳市和鹤壁市排名垫底,处在河南最南部的驻马店市和信阳市也排名靠后,而排名前5位的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焦作市和三门峡市,则处在河南版图中的中间位置。
2020年开端,“营商环境”成了多地聚焦的重中之重,位居中部、发展态势很好的河南,也不例外。产业集聚区不断转型升级的背后,其实正是信阳以产业集聚区招商、管理等改革,引领带动整个信阳市营商环境优化和升级。
“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工业对支撑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顶梁柱、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数据显示,1—11月,我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增加值同比增长18.2%、13.7%、13.7%高于全省10.3、5.8、5.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