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 4月16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药品集中采购试点、短缺药供应保障及医疗救助相关情况。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目前药品集中采购11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动。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在吹风会上作介绍。
今年年初,《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公布,计划在11个城市开展试点,通过“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大幅降低药品价格,解决药价虚高问题。
陈金甫今天公布了最新进展,目前药品集中采购11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动,截至4月14日24点,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达到了4.38亿片支,总金额达5.33亿,完成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这个数字应该说超出了预期,也消除了以往大家的担心,就是医院采不采、用不用?”陈金甫表示。
从试点效果来看,试点地区肿瘤、乙肝、高血压、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获得了质优价廉的药品,医疗费用显著下降。试点地区用的中标药品总体平均降幅52%,单个药品有些降幅达到96%。
短缺药供应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介绍,去年我国重点解决了一批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品供应问题,药监局将临床急需、市场短缺药品的注册申请纳入优先审评审批范围,推动建立药品停产报告制度。工信部牵头组织认定三个联合体作为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可保障大约60种易短缺药品的稳定供应,持续推进中央和地方两级常态短缺药品储备。
总体来看,与2017年情况相比,去年以来绝对性短缺的药品数量少。
曾益新说,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提高短缺药品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用药管理、清单管理和停产报告制度,增加药用原料有效供给,推进市场撮合和小品种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加大药品价格监测和监管力度,完善药品采购政策和储备机制等,保障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
记者从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获悉,重庆、贵州、云南、湖南、广西五省区市日前组成采购联盟,在重庆市开展第一批常用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共中选15个品种、187个品规,药品最高降价幅度达83.54%。以抗微生物药注射用替加环素药品为例,患者使用一支注射用替加环素药品,可节省约113元。
记者从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获悉,重庆、贵州、云南、湖南、广西五省区市日前组成采购联盟,在重庆市开展第一批常用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共中选15个品种、187个品规,药品最高降价幅度达83.54%。以抗微生物药注射用替加环素药品为例,患者使用一支注射用替加环素药品,可节省约113元。
11月19日,记者从河南省医保局获悉,国家第三批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于11月20日起在我省全面落地实施。我省对第三批国家集采同通用名未中选药品开展了梯度降价工作,未中选药品的价格也将平均下降30%以上。
“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34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了10.8%。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药房内,药师在给患者发放带量采购药品。” 数据显示,从“4+7”试点地区情况看,群众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占比从50%左右大幅度提高到90%以上,患者用药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昨天(20日),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本次采购194家企业参加,共纳入56个品种,品种数量接近前两批之和,涉及了老百姓常用的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以及多种抗癌药。
5月9日上午,安徽省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安徽省推进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落地实施进行动员部署。批药品共有32个,该批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53%,最高降幅达到93%。
当前,武汉市正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疫情期间,武汉市在相关医保定点药店建立监测点,密切关注新型肺炎相关药品及防控用品价格波动和供应情况,每日逐级上报。据介绍,目前该市110家门诊重症慢性疾病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山西省清徐县大北村村民岳乐保和老伴,都是多年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常年服药。根据2019年9月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带量采购药品名单,涉及25个药物品种,与联盟地区2018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药价平均降幅为59%。
12月19日,记者从全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上获悉,河南省将于12月31日前全面启动实施试点扩围工作,此前由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确定的25种药品将执行最新的中选价格,平均降幅达到59%,预计2020年全省可节约药费2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