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大别山的春天⑤:从花木之乡到中国虾都 潢川乡村振兴的产业培植新格局

2019年05月27日09:09  来源:映象网

5034

编者按: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叮嘱河南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河南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人间五月天,春满大别山。映象网推出“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大别山的春天”,聚焦信阳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红色摇篮的追梦样本。

今日推出第五篇:从花木之乡到中国虾都 潢川乡村振兴的产业培植新格局

映象网记者 郑北周 陈伟然 吴彦飞/文 段晋哲/图

春节后,你不用回杭州上班了。

有两秒钟,正在老家享受最后一天春节假期的王新义,在电话里听到这句话,即刻如五雷轰顶。

三秒钟后,就在王新义被“五雷轰顶”得一片空白时,老总在电话里咳嗽着边笑边说:

别懵,总公司决定在你们老家潢川县,投资开设子公司,你来全权负责。

王新义后来还心有余悸地问记者:你知道什么叫冰火两重天吗?

也就是说,王新义以后就可以在家门口工作了。

作为从潢川农村底层考进浙江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材生,王新义毕业数十年来,只能坚守杭州——这座被誉为电子商务龙兴之地的城市。王新义一直想回家乡工作,可潢川有什么电商产业呢?空有一腔反哺情怀,奈何无处落地生根。

这次有了。杭州总公司在潢川县筹备一座供应华北地区的小龙虾交易中心。

王新义被委派为总经理。

小龙虾交易市场内的王新义总经理

小龙虾催生潢川大产业,形成小龙虾基地“南潜江、东盱眙、北潢川”的新格局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提起夏天,不止是啤酒、肉串,一道或麻辣或五香的小龙虾,已经成为夏日标配。对于热爱美食的人来说,小龙虾是夏日消暑纳凉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正如网友戏称那般:没有小龙虾的夏天,只能叫热天。

而对于潢川县而言,小龙虾的意义远不止这些。

鲜活的小龙虾

早上6点,潢川县一望无际的虾稻田上,薄雾缭绕,一片和谐静美。而此时此刻,在潢川县小龙虾交易中心,却是一番人头攒动的光景,处处人声鼎沸,商贩客户络绎不绝,整车的小龙虾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再被运往天南海北。

刚刚成立、运营仅100天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量已达到20万斤。

虽然交易量如此惊人,王新义却一点也不意外,“我们交易中心里,一个普通的商户,一早上就能收购7000斤左右的小龙虾,通过我们的冷链发货,就算是北京、上海的客商,第二天凌晨就能收到鲜活的小龙虾。”

“潢川水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商贩收购野生小龙虾。光水产龙头企业,潢川县就有两家。”

2016年,通过调研、考察、论证,技术人员认为潢川具有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符合渔业发展规划和生产实际,于是,潢川县确定了因地制宜发展小龙虾养殖,推广“虾稻共作”模式。

2016年年初,潢川仅有小龙虾养殖面积7000余亩。2017年8月,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稻渔综合种养分中心在潢川揭牌,中科院院士桂建芳为该中心授牌。当年年底,潢川小龙虾养殖面积达7万余亩。

2018年7月,河南省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议在潢川召开,小龙虾产业发展成为重点扶贫产业被推广介绍。此时,潢川全县小龙虾综合种养面积已达15万亩,其中“虾稻共作”面积12.4万亩。

在强大的数据“加持”下,王新义说,他们公司要在潢川投资10个亿,分三期重点打造生态小龙虾产业园,“目前一期已经投产,已成功打造集检疫、信息、溯源、冷链物流、金融和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小龙虾交易平台。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交易额破100亿元,将带领5万户通过小龙虾脱贫的贫困户,在小龙虾产业的布局下,步入小康快车道。”

工人正在分拣小龙虾 

付店镇骆店村农民胡明记每天早上都要去小龙虾交易中心打听当日行情。

因为骆店村东依小寨河、西靠王洼水库,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潢川县大力推广的“虾稻共作”发展模式。

胡明记去年流转了本村30余亩稻田发展“稻虾共养”,之前已经卖了七八万块钱了。“现在天已经热了,小龙虾的旺季又要来了,如今行情看涨,今天六七钱的虾已经卖到20多元一斤了,我想等虾长大些再捞,那时能卖个好价钱。”

不仅养小龙虾不愁销路,不愁价格,胡明记说,县里还会安排他们这些养殖户定期培训,“专家来讲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时候,不仅本村,周围几个村都有村民赶来,村部会议室挤得满满的,廊檐下还有听课的村民。”

除此之外,潢川还在县水产局设立了小龙虾产业党建办公室,在各乡镇下设合作社(企业)党支部,依托党建网络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咨询等系列服务,2016年以来,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达200余场,今年针对各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力争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以前开展一期培训只要半天,专家讲完就走,现在了不得,讲完不算,还要被村民围着加微信,还要被请到田间地头做现场指导,常常一培训就是一天。”胡明记说。

“你看我们骆店村,现在绿树成荫,水泥硬化道路直通每个村组,太阳能路灯覆盖了每一条街道,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种类齐全。”胡明记说,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四年前的骆店村,竟然是一个十分守旧落伍的贫困村。

“群众忙时扛锄头、闲时摸砖头(麻将)”“村里没有桥、泥巴路,一下雨,愁上头。”胡明记说,不止村民们没干劲,连村两委十年都没有换届,全村各项工作停滞不前,“多亏县里的稻虾共养政策,和委派过来的第一书记的帮助,我们村才有今天。”

标准的稻虾共养田

2014年之前,没有技术和缺乏产业的胡明记只能靠着打零工谋生,艰难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被列为贫困户后,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他的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一家人从破落低矮的瓦房里搬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但是他认为,不能光等着政府扶持,自己也要主动去想办法发展产业,过上好日子。

于是,他积极响应村里大力推广的“虾稻共作”发展模式,发展小龙虾养殖。说干就干,他不仅承包了35亩虾稻田,而且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一季下来,养殖收入是传统农业种植的好几倍,胡明记说,他现在成立了家庭农场,每年收入10多万元。

现在的骆店村,新的党支部于2018年4月换届选举成功,实现了从十年无支部、无阵地向强支部、好阵地的蝶变。新村部“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的标语格外耀眼。“没组织,你自己干哪能成事啊?还得是组织带领才有奔头。”

在小龙虾产业的刺激下,越来越多像胡明记这样的农民投入到迅猛发展的小龙虾产业中来,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如今,潢川全县2740户贫困户养殖小龙虾面积达3.3万亩,亩均增收2500元以上。

潢川县大力培育小龙虾种苗繁育、养殖基地,培养龙头企业,多个乡镇已建起了千亩标准种虾塘,建设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引领周边群众发展“虾稻共作”。目前该县已经成功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示范区1个,省级稻渔综合示范区3个。

为拓宽流通渠道,该县建起了规模化小龙虾交易市场20多个,全县小龙虾年交易量达2.5万吨。仅东区交易市场,就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和固始、淮滨、商城等周边县的小龙虾销售。

截至目前,潢川县从事养殖加工的人员已达1.83万人,可年加工成品虾2万余吨,成长为全省最大的小龙虾养殖、加工基地县。

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小龙虾市场,王新义向记者介绍他下一步的打算,“明年,我们准备在潢川举办一场大型的国际小龙虾美食文化节,打开潢川小龙虾的知名度。”

潢川花农吴耀明

小盆栽里的“大世界”,花木产业繁荣引领生态致富路

在潢川,与小龙虾产业齐名的还有潢川的花木。

“天地大盆景,盆景小天地”。潢川花农吴耀明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走在吴耀明的盆景园内,步步皆景,处处奇观,清流蜿蜒之畔,松、柏、紫薇、对节白蜡等树根花草经他满是皲裂的大手整理雕琢,方寸之间可观茂林修竹、群山叠翠,间或有鲜果累累、嫩蕊婀娜,顺乎自然、巧夺天工,“盆景是花木产业的金字塔产品,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审美。”吴耀明骄傲地告诉记者,他培育的盆景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国内、国际大展,屡获殊荣,价值十几万、几十万一盆的盆景在他看来,亦是平常。

别具一格的盆景

潢川县是河南六大花卉产业核心区之一。从唐代至今,潢川种植花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美誉。如今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潢川县现有花木园林公司160多家,花木专业合作社74家,其中国家园林绿化一级资质企业19家,二级资质企业30余家。众多一流的资质园林企业,在全国各地承揽各类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今年承揽的大型绿化工程总金额已达60亿元。

从小就开始在农村跟着父母种植花木的吴耀明,在十八岁那年,开始正式考虑如何发展已经做了多年的花木种植。经过考察,他拜师学艺开始栽培盆景。

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吴耀明的手艺劲儿在业内是被公认的,在他的盆景园内,经过修剪的盆景最便宜的市价也要上百块钱,名贵些的价值几万甚至更贵,“这棵对接白蜡的盆景,再培育两年,经过艺术加工处理,这个盆景就可以买到十五万元左右。”

如今的吴耀明不再是过去拜师学盆景的小学徒,他自己开起了公司,家里盖起了小洋楼,光私家车就有好几辆。

像吴耀明这样因花木产业发展而受益的,在潢川县数不胜数,陈新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潢川县一家园林公司的负责人,这几年让陈新感触最深的,就是供需关系的改变,“以往我们处在产业链的最末端,都是承包商接了工程来找我们买花木,如今我们直接坐到甲方的谈判桌前,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而潢川花木产业的繁荣,也并非一蹴而就。

蝴蝶兰种苗培养温室

走进陈新所在公司的苗木园,纤尘不染的无菌组培实验室,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将蝴蝶兰母本分株、装瓶、放到培养基上,“近年来,我们公司在引进火鸟、红太阳等优质兰花品种的基础上,坚持技术创新,投巨资建起了蝴蝶兰组培繁育研究中心,培育新型蝴蝶兰品种,不断增加品种数量和规模。”

“我们现在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完全控制蝴蝶兰开花时间,以及成苗后花的颜色、形状,每年至少可培育200多万株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陈新说,“除供应市场需要的种苗外,我们还在温室培育成品蝴蝶兰,形成了从种苗销售到鲜切花供应的全产业链条,全过程全部实现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种植需要的土地,也增加了产业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获得了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蝴蝶兰现象,只是潢川县花木产业依靠科技创新、突破传统生产方式、激发企业内生动力、积极抢占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

花棚的里的工人在照看苗木

为了促进花木产业提质升级,近年来,潢川县启动了“万亩花木精品博览园”重点工程,吸引了盛世、开元、春泉、国伟等众多园林企业入驻。以白店乡312国道沿线为发展轴,“十里花廊、百家企业、千优品种、万亩精品”的现代化花木产业集群成为潢川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潢川县也因此被列为“河南省观赏苗木核心区”,盛世莱新花木产业集群已经获得了省级认定。

潢川众多花木企业在依靠科技创新生产方式、拓展销售模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也在厚植根基,寻找提质增效的突破口。

潢川花木在迎来春天的同时,也为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提供了持续动力。该县应势而为,整合财政、农开、水利等项目资金7000多万元,聚力将花木优势产业做成带动农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拉动社会投资2亿多元,发展起了卜塔集镇、白店乡、魏岗乡、仁和镇、传流店乡五大连片大型花木种植基地,带动13个村整体脱贫,2026户9400余名贫困人口因此受益。

娇艳欲滴的鲜花

从县城小作坊到国家糯米粉的“潢川标准”

在潢川县这个并不算大的县里,却成长起这样一家企业:把糯米粉做到了全国第一,还荣获了2012年度“河南省省长质量奖”。这就是潢川的黄国粮业。

糯米粉产业是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速冻汤圆产业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当初潢川的糯米粉加工多为小作坊,没有规范的技术标准,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黄国粮业的董事长周兴伍说,为此,2006年他决定与河南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编制出《白糯米粉河南省地方标准》,填补了糯米粉省级标准的空白;2008年,编制《汤圆用水磨白糯米粉》标准,目前已由国家粮食局审定发布,成为全国糯米粉行业统一适用的行业标准。

“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想发展,必须根据市场需要,通过科技手段进行产品创新。”周兴伍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黄国粮业与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除此之外,他每年都会搜集我国乃至亚洲的糯米样本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不同客户需求调整糯米粉配方。

制定糯米粉“潢川标准”的周兴伍

目前黄国粮业年销售收入达6.6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拥有国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一流的生产工艺,具有日产糯米粉500吨、精制大米300吨、汤圆100吨、粽子100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具规模、技术装备最先进的糯米粉生产领军企业。黄国粮业以领先同行业的规模、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赢得了思念、三全、科迪、湾仔码头、龙凤等国内知名速冻食品企业的青睐。目前,在10个思念牌的汤圆中,有8个就是用黄国牌糯米粉原料做成的,黄国糯米粉占思念使用量的88%,成为其糯米粉最大供应商。

“在种植方面,潢川县历史上虽有较长的糯稻种植历史。但目前种植技术仍然较为薄弱,一部分生产所需的糯米还依赖进口。”周兴伍说,未来,黄国粮业将向两端不断延伸产业链,重视对糯米农业种植的发展,采取订单农业模式,推动全市农民培育优质糯稻种植基地;还将着手进行土地流转,计划未来将逐步建成20万亩的规模化、标准化糯稻种植基地,并建立农业科技园;下游将不断开发出更多的糯米休闲食品,让糯米水稻种植造福更多农民。

一花一鸭一龙虾,潢川乡村振兴的产业培植新格局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早已声名远播的“世界鸭王”华英鸭、潢川花木、黄国糯米粉,加上新兴的以小龙虾为代表的水产业,与潢川传统产业集群并驾齐驱,正在跑出一条潢川产业振兴的金光大道。

作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县”的潢川,在保障粮食稳定大局的基础上,目前业已形成“鳖鸭花猪粉菌茶,外加一只小龙虾”的八大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在潢川,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上市公司5家。

近年来,得益于小龙虾、华英鸭、苗木花卉基地等特色产业的系统化培植,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到潢川观光旅游。潢川县通过“花样”培植第一产业,不仅直接带动以粮食、养殖的深加工第二产业崛起,更加速推进了以观光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兴起。

在盆景花卉养殖基地里,人与自然和谐完美融合

系统的产业振兴,带动了人才的回归。如从前在家乡找不到“用武之地”的王新义,因为潢川小龙虾产业发展,终于完成了自己“在家门口上班”的梦想。

系统的产业振兴,也带动了生态的振兴。花木产业的发展,让潢川获得“中国花木之乡”的美名,“十里花廊、百家企业、千优品种、万亩精品”的现代化花木产业集群成为潢川县的一张靓丽生态名片。

系统的产业振兴,同时带动了组织的振兴。因为“稻虾共养”让胡明记这样的“贫困户”得以“奔小康”,让“停转”多年的骆店村两委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之中,组织村民学习养殖技术。

系统的产业振兴,还推动了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挖掘。如豫东南五县特委、团中央“五七”干校、潢川中心县委等红色纪念地旧址,分类分批打造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特色教学体验区,让红色文化在党员干部中永续相承。把组织振兴与文化振兴相融合,以文化振兴守住乡村的精神之魂,“党建+文化”不仅成为潢川县乡村振兴的主动力,更使得潢川乡村振兴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近年来,在红色文化引领下,“潢川好人”已成为大别山老区人民的一张精神名片,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久生、中国好人胡阳海等“潢川好人”群体不断涌现,诞生全国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9人、“河南好人”3人。

至此,潢川县以产业振兴的多元化培植为楔子,使产业振兴的新格局在生态、人才、文化、组织等方面实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互为表里,不但增色了潢川系统产业致富的“面子”,更丰沛了潢川文化内涵赋能的“里子”,开辟了潢川独有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更多新闻:

大别山的春天①:从返乡村委到返聘“名誉村长” 商城“乡村振兴”的组织引领新实践

大别山的春天②:从司马光砸缸到七姓村同心 光山“乡村振兴”的文化滋育新样板

大别山的春天③:从好山好水郝堂到北国江南风光 平桥乡村振兴的生态文章新手笔

大别山的春天④:从民间土艺人到回巢金凤凰 固始乡村振兴的人才驱动新引擎

文章关键词:大别山的春天 乡村振兴 潢川 产业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