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河南青台遗址重要发现:九个陶罐摆成了“北斗九星”

2019年06月22日08:26  来源:映象网—猛犸新闻

5034

“北斗九星”航拍图

“北斗九星”航拍图

  位于河南荥阳的青台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一处大型环壕聚落,日前,考古工作者在该遗址内发现了九个陶罐,它们按照“北斗九星”形状摆放,殊为罕见。6月19日至20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郑州市仰韶文化青台遗址天文遗迹”专家鉴定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文、考古学者及相关课题组成员,对这一天文遗迹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一致认为,该遗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对研究早期天文学和中华文明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6月20日上午,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郑州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天文、考古学者及相关课题组成员,实地考察了荥阳青台遗址。

  该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一处大型环壕聚落,发现有三重环壕,总面积约31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与天文相关的遗迹现象,其中有按照北斗九星形状摆放的九个陶罐,斗柄向北,东部发现有黄土圜丘,周边分布有同时期瓮棺以及不同时期的墓葬、臼类遗存及祭祀坑等相关遗迹。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研讨会上,专家们听取了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所作的“郑州仰韶时代中晚期重要考古新发现及天文现象遗存”报告,并围绕着青台遗址天文遗迹重要发现进行了认真讨论。

  专家指出,北斗九星遗迹的发现,表明青台先民已具备了一定的天文知识,对北斗天体的崇拜也可能形成了一套隆重的祭祀仪式,用以观察节气,祈祷丰收等。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有“北斗七星”和“北斗九星”之说,在“北斗七星”的基础上增加两星就形成“北斗九星”。其中斗柄西南的一颗星,也可能同时与黄帝时期景星出于北斗的记载有关,如果此项发现与古文献记载相互验证,将是天文学史和中国史前史的重要发现。青台“北斗九星”祭祀遗迹有明确的考古学文化和地层关系,它的发现说明中国古代对“北斗”天象和“斗柄授时”的观测利用非常早,也非常精确。专家一致认为,该遗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对研究早期天文学和中华文明起源有重要意义。

  首先,青台遗址天文现象弥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科技文明缺失的短板,对于文明起源研究具有独特的创新意义。有关天文历法的起源,陶寺尧都观象台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但陶寺观象台距今约4200年左右,青台遗址将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提前了800—1000年。

  第二,古人的天文观测往往和宗教祭祀活动紧密相联,天文遗迹既具有科学内涵、又具有信仰内涵,这对于精神文明等基础考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第三,在远古时代,科学和宗教尚未分离,一些科学知识通过宗教观念得以体现。先民们掌握了某些自然规律,但他们相信这就是神的意志。在“神性”背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科学知识和进步水平。因此,青台遗址天文遗迹的研究对于探讨认知科学的起源,尤其是天文学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天文学的发达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显著特征,它始终伴随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而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留下了丰富的天文学遗存。郑州天文遗迹的研究对推动中国本土以至世界的考古天文学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以郑州地区为中心发现了大量仰韶中晚期的天文学遗存,对于探讨郑州地区在古代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嵩山文明中心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第六,对大遗址进行保护利用,对于发展文物旅游事业,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对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实施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关键词:北斗 遗迹 陶罐 仰韶时代 北斗九星 北斗七星 遗存 责编:李娅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国航天耕宇牧星耀苍穹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电题:“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国航天耕宇牧星耀苍穹 北京时间12月6日11时5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四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 嫦娥五号彰显中国航天实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嫦娥五号月面“起飞”只是月球上的一小步,但却是中国走向深空探测的重要一步,相信中国航天作为太空探索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在未来的路上将会不断创造新的精彩。

  • 【地评线】中安时评:坚持创新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造福人类

    “科学技术应该造福全人类。”11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首届大会开幕,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彰显了大国风范,让世界吹拂起科技创新、共赢发展的劲风。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技创新大显身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大贡献。

  • 产业化之路前景怎样?听杨长风解密北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杨长风:通俗地讲,北斗卫星导航的原理是基于三球交汇原理,通过测量3颗以上导航卫星与用户接收机的距离,解算用户的三维位置坐标。

  • “好记者”,书写时代“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广电总局、中国记协主办了第七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来自多家媒体的优秀记者讲述他们参加“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舆论监督报道的故事。

  • 聆听“好记者”的“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聆听“好记者”的“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担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才能与受众一起跨越千山万水,触摸时代的脉搏。

  • 聆听“好记者”的“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聆听“好记者”的“好故事”——写在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只有担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才能与受众一起跨越千山万水,触摸时代的脉搏。

  • 人民论坛: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面对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亿万人民所展现出的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激荡人心、振奋人心,给人以无穷的奋进力量。

  • 5G、AR、北斗导航……新技术助力进博会电力保障再升级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行。今年进博保电工作的数据融合能力、智慧辅助指挥水平显著提升。分布于全市的129个抢修基地、173个抢修驻点、5000余名抢修人员、近1000台应急抢修车辆也已全部到位,以最佳状态迎接进博会的到来。

  • 110秒回顾中国北斗20年历程

    2000年10月31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01星,为我国第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责任编辑 李亚琼 杨巧云)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