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怀着悬壶济世的心愿
在平凡中不断创造着奇迹
他们救死扶伤
每天都和死神赛跑
不断上演着“生死时速”
他们嘴上总说着“太累了”
但却总在最需要他们的时候
毫不迟疑地挺身而出
他们是生命的“逆行者”
是健康的“守门人”
也是黑暗中的“启明星”
今天
是他们的节日
“中国医师节”
在向每一位医师致敬的同时
你有没有想过
自己真的了解他们吗?
1
“其实,我也怕”
今年6月
四川长宁县发生6级地震
在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
由于余震不断
医院的灯和天花板都掉了下来
楼道里
是一片令人窒息的黑暗
在强烈的余震中
医生们顶住压力
用尽全力为产妇接生
还不停地安慰产妇
“不用害怕
我们不会抛弃你”
但其实
看似外表坚强的他们
也有一颗柔弱的心
孩子才两岁的麻醉师廖玲说:
“当时如果没有病人
没有手术
我可能就跑了”
但是为了病人
他们跨越了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
“治病救人”
这是他们
最朴素的心愿
也是支撑他们
前行的动力
2
“只希望这顿打没有白挨”
今年2月9日
大年初五
在四川乐山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医生邢锐正在值班
一名疑似醉酒的男子
踉跄着走进诊断室
并突然开始打人
视频监控显示
男子先是冲着邢锐的头部
打了两拳
随后又搬起一张椅子
朝邢锐砸去
击中其腰部
后又搬起桌上的显示器砸向邢锐
骂了几句后
又搬起另一张椅子砸过去
(视频监控截图)
挨打后的邢锐一直抱着头部
瘫坐在门口
“我头昏眼花,手脚发抖
鼻子流血了,腰也很痛”
可当邢锐得知
该男子当晚喝酒后摔倒
眉骨处有一道约7厘米长的伤口时
邢锐决定
立即为男子做手术
“当时眼科只有我一名
一线值班医生
虽然我浑身疼痛
但还是决定
给他先把缝针手术做了”
20分钟后
邢锐做完了缝针手术
终于坚持不住
便将剩下的敷药等工作交给同事
自己前往外科进行治疗
经诊断
邢锐头皮下血肿
眼眶裂伤,口唇挫裂,背部青淤
鼻子软骨骨折
牙齿也被打缺了一块
当被问到
为何无故被打
却“以德报怨”时
邢锐说: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
不管什么情况
病人只要来了医院
作为医生必须要为他处理伤口”
邢锐也表示
医生和患者不是对立面
如果此事能引起重视
让医患关系更和谐
他这顿打就没有白挨
面对身体攻击
他选择宽容忍让
面对患者流血
他上前紧急处理
那一刻
他忘了
自己也是伤员
3
只要村民有需要
我就会第一时间赶到
拄着拐杖
步履蹒跚
一瘸一拐地艰难走在马路上
......
如果不是肩膀上挎着的药箱
或许你很难把他
和“医生”联系在一起
他叫徐宏
是重庆垫江永平镇的一名乡村医生
自小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的他
走路十分艰难
虽然腿脚不便
但是不管刮风下雨
还是漆黑的深夜
只要村民有需要
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
从1979年行医开始
四十年间
他拄坏了30多根木拐杖
不知道有多少次重重摔倒在地上
全身都湿透的狼狈经历
但是他无怨无悔
医者
看的是病,救的是心
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4
这个医生,不听“医嘱”
“这位医生真坚强
拖着伤脚上‘火线’
连做9台手术……”
今年7月
西安市第四医院
“坚强医生”张倩
带伤做手术的画面
感动了不少患者和网友
手术之前
张倩外出时
不小心踩空导致右脚骨折
考虑到自己受伤之前
已经约好9名患者的白内障手术
张倩决定不听“医嘱”坚持上班
“最近天气热
患者大多是老年人
而且有的患者住在周边区县
跑一趟不容易
不能因为我一个人
耽误了大家的事”
张倩说
有同事拍下张倩带伤手术的照片
并发到朋友圈
很快照片在网上传播开来
对于网友们的关心
张倩有点不好意思
她说
“不想让患者们等太久
更不想辜负患者的这份信任
我并没有网友们说的
那么高大上
我做的是每位医者
都应该做的事情”
医师
是治病救人的天使
但也是血肉之躯
会遭遇伤痛和疾病
感谢你们
不辜负患者的信任
用生命守护生命
5
这句谎话,他说了14年
他
叫席玮
是江苏省肿瘤医院的一名医生
14年来
他多次对贫困患者施以援手
默默给病人打住院费
多则5000元,少则1000元
当病人问起时
他却说这笔多出来的住院费
是慈善捐助
在席玮眼中
“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
每一分钱对于这些贫困患者来说
都是生的希望
14年来
他帮助了数十位贫困病患
可是他们至今都不知道席玮的善举
直到今年
江苏省肿瘤医院
才发现席玮为病患捐款的事
席玮却说
这些都不值得一提
其实
席玮家并不特别富裕
但是他心存怜悯
看不得病人因无钱看病而饱受痛苦
而席玮的善举
也得到了做护士的妻子的支持
席玮说
身为医护工作者的他们
有一种使命感
认为治病救人
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不矜名
不计利
“医者仁心”
从来就不是说说而已
其实
像这样的例子
还有很多很多
地震来临时,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人民医院的护士把新生儿抱到了室外避震。
每当病人生命垂危时
他们总是拼尽全力挽救
一下、两下、三下......
即便双手按压到失去力气
也从不轻易说放弃
只要一息尚存
定当竭尽全力
然而医生不是神
他们也无法保证
每一次抢救都能成功
”死亡“
成为了每位医务工作者
不得不面对的人生“必修课“
一位急救员
在23岁的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后
手肘无力地靠在墙上
年轻的脸庞扭向一边
留给了我们
一个疲惫、痛惜和不甘的背影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最终逝去
这种切肤之痛
是身为医生
有时会面对的深入骨髓的无力感
有时候
他们不仅要面对病患的死亡
也要痛彻心扉地感受到
身边战友的离去
2018年1月23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一位急诊外科大夫一晚接诊40人猝死,年仅43岁,两个孩子中最小的仅五个月大。
2017年12月29日,山西榆次人民医院43岁医生赵变香在病房查房时突发脑出血,呼吸和心跳骤停,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2017年9月16日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位医生深夜猝死,年仅40岁,孩子还不到1岁。
面对昔日同事的逝去
他们也会痛心
会感到恐惧
或许也会怀疑
意外会不会在某一天
突然降临在自己的身上
但是
只要有病人需要他们救治
他们还是会抛开一切顾虑
义无反顾地
继续和死神搏斗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们还是不忘自己的病人
愿为他们
留下自己最后的馈赠
王辉生前给病人检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王辉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于6月30日不幸离世,年仅32岁。王辉去世后,家人决定捐献他的角膜,为他人送去光明。
在他们的坚守下
无数患者成功逃脱了死神的魔爪
转危为安
在他们的关爱中
多少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患者
得以痊愈康复
他们的爱与真诚
担当得起“医者仁心”这四个字
或许
每位医务工作者的一生
都逃不开的一个问题是:
你当初为什么要学医?
是出于热爱
是为了完成家人的夙愿
是为了那份治病救人的成就感
是感动于生命的力量
......
答案或许千差万别
但不变的
是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对病患的热爱
和与死神对抗的坚定信念
有他们的地方
就有光亮
有他们的地方
就有希望
向可爱的医务人员致敬!
来源:新华网综合央视新闻、钱江晚报、成都商报、西安时报、中新网、龙虎网、澎湃新闻、北京日报、梨视频等
策划:刘洪
监制:周庚虎 陈璟春
作者:赵冰 刘怡然
编辑:蔡梦晓
校对:梁甜甜
致敬!
次“战友重逢”《生命缘》截图,易凡(第一排左四)和王辰院士(第一排右四)“王院士是我的救命恩人。”12月6日,王辰院士(左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詹庆元(左一)和易凡夫妇共同为“易凡号”ECMO揭牌。
奔走在危重病人身边 疫情期间,张定宇带领同事 誓死捍卫有疫情“风暴眼”之称的
12月4日下午3点半,刘某夫妻二人在用过午饭后,陆续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急忙赶赴扬中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如果一旦发生中毒症状,要立即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部进行催吐,并及时到医院救治。
刚刚过去的11月,见证了新冠疫情在加拿大暴发以来,一项又一项令人瞠目的新纪录。其三,安大略省政府采取了控制疫情恶化的措施,但是每日新增病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依然在猛增。
新药专项构建了以综合性大平台为骨干、单元技术平台(包括药物安全评价平台、药物临床研究平台、资源平台等)为支撑的药物研发创新体系。截至2019年底,卫生健康领域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39项,其中特等奖1项;医学科技论文总量居全球第2位,医药类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
清晨,老挝川圹高原上的南汀村,60岁的阿婆索嗯帮12岁的孙子阿东穿戴整齐,目送他和小伙伴们结伴去上学,露出欣慰的微笑。中企还为村里捐建了诊所、捐赠大批日常药品,从普坤县聘请多名医生和老师常驻村寨,为他们发放工资。
从1992年起,卡麦克每年都率团队来到中国,共带领50批、400余人次专家访问中国,并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团队建立起深厚友谊。2018年,卡麦克辞去美国的工作,和家人一起来到南京,全职担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名誉主任。
“生命方舟”的掌舵人,就是守护这座城市的“急”先锋。
地处四川省凉山州的喜德县,曾是深度贫困的彝族山区。佛山“组团式”医疗帮扶集中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五家优质三甲医院,结合喜德县当地的需求,将优势医疗力量和资源投入喜德县人民医院。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多个州报告称,受疫情影响,目前当地医院已人满为患,无力接收新病患。新墨西哥州医生 罗希尼·麦基:我们的医院已经满了,重症监护室和普通病房的床位,都快要用完了,就过去几周的数字来看,这个州的医疗系统濒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