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兔儿爷"的前世今生

2019年09月11日10:3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5034

  最早听说“兔儿爷”,是看电视剧《四世同堂》,剧中祁老爷子从小摊儿上买了一个“兔儿爷”哄孩子。可能因为“兔儿爷”是老北京独有的风物,镜头给出它不少特写,看上去模样怪怪的,至于为何呼“兔”为“爷”却并不得而知。于是,后来读小说时,便对有关“兔儿爷”的描写格外经心。老舍先生说那“兔儿爷”——“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战乱时期在重庆创作完成的,这些津津乐道故土风物的精致文字,包含着多么浓郁的乡愁啊。

  祭月图

  旧时过中秋,祭月是主要的活动。到了八月十五傍晚,家家户户的庭院里,都要面向东南方摆设一张八仙桌,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鸡冠花、藕、西瓜等。桌前铺有一块红毡供人们祭拜之用,布置停当后,只见月亮渐渐由东南升起,家中的女子(京城习俗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说)依长幼顺序,一一叩拜月亮。供毕,全家团坐,饮酒赏月,分享瓜果、月饼等祭品。故民间又称中秋节为“团圆节”。桌上的毛豆枝,是专门为“兔儿爷”准备的。

  爷,是封建时代对地位尊贵者的敬称。每逢中秋,“请”一尊泥塑的“兔儿”且称之为“爷”恭而敬之地“供”起来……这种风俗源自一段民间传说: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消灾治病。于是,玉兔变成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直到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才又回到月宫中去了。

  为了纪念玉兔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人们便用泥塑造了它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高的有三、四尺,小的只有两、三寸……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它,酬谢它。

  常见的“兔儿爷”,一般都是金盔金甲的武士模样。而且,插在头盔上的野鸡翎只有一根,老北京有句歇后语:“兔儿爷”的翎子——独挑。后来,“兔儿爷”又由单个武士,发展成整出武戏的“兔儿爷”,如《长板坡》、《天水关》、《战马超》等,其服装、道具,无一不和舞台上相似。再后来,又有了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兔儿爷”,如剃头的“兔儿爷”,推车、挑担的“兔儿爷”等等。甚至人们还把“兔奶奶”也请到了供桌上,让他们夫唱妇随,二者衣着打扮,也随时代变迁而变化。

  不过,“兔儿爷”再神气,被“请”回家也只能风光一天,第二天就成了孩子们的玩物。关于“兔儿爷”的歇后语还有:“兔儿爷”出水——两脚泥;“兔儿爷”洗澡——一滩泥;“兔儿爷”掏耳朵——崴泥……总之不是这泥就是那泥。其实,无论“兔儿爷”作为一方神灵还是民间工艺品,它本质上不就是一团可爱的泥吗?(李立华)

文章关键词:玉兔 四世同堂 病人 团圆节 长板坡 请 瓜果 毛豆 老北京 泥塑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月亮上没有嫦娥和玉兔,中国的“探月之路”也从未停歇→

    “嫦娥四号”是一位“护士”,它给月球“测量体温”,帮助人类绘制出第一份完整的月球全天温度曲线图。“嫦娥四号”还是一位“观测员”,它承担了人类在月球背面的首次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倾听“来自宇宙的声音”。

  • “月球探测,我们有自己的节奏”

    在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收官之际,让我们回顾一下“嫦娥”的探月之旅:  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千年奔月梦想成真。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玉兔”漫步月球——这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标志着“绕、落、回”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实现。

  • 嫦娥四号迎来第24月昼 月球最大撞击坑被解密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1月10日3时12分和11月9日10时17分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第24月昼。在接近月午时,“玉兔二号”月球车计划进行至少1次全景相机环拍,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测月雷达开展同步探测。

  •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自主唤醒 进入第22月昼工作期

    基于全景相机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数据情况,“玉兔二号”月球车在第22月昼期间将向玄武岩或反射率较高的撞击坑区域行驶。“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本月昼期间将对这两个撞击坑开展科学探测。

  • 中国第一代电视人、配音演员陈阿喜去世,代表作《西游记》

    8月27日,据@电影守望者余泳消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西游记》和《红楼梦》的配音演员陈阿喜去世,享年79岁。陈阿喜原籍辽宁大连,是中国第一批直播电视剧演员、话剧演员、中国第一代电视播音员、资深配音演员,1981年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1987年被文化部评定为“尖子演员”,1989年载入“古今中外女名人辞典。

  • 风云会神舟 鸿雁问北斗——中国航天那串“浪漫”名字背后有故事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一号完成了绕月探测的目标,嫦娥三号实现了落月与巡视勘察。

  • “玉兔二号”科学载荷获得大量科学探测数据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6月28日1时00分和27日16时23分结束第19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玉兔二号”月球车利用红外成像光谱仪,先后两次对第17月昼期间发现的小坑展开探测,并同步展开巡视探测。

  • 人民论坛网评 | 读懂“100%”背后的梦想与精气神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许,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拼搏,勇攀科技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突破了一批又一批“牵鼻子”“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 第一动力:以创新引领发展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在三亚交付海军……  “中国智造”服务人民,每每令世界惊叹:2019年末全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5万公里,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全国已修建特大桥梁5716座,大跨径桥梁技术领先世界;清华大学研发的新型人工智能芯片“天机芯”成为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

  •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结束休眠,已奋战500天

    伴随着月球背面新一轮的曙光,在月球“沉睡”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5月17日3时25分和16日11时53分,结束了寒冷且漫长的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了第18月昼工作期。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