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鹤壁:昔日“煤城”变“绿城”

2019年09月12日19:52  来源:映象网

5034

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 文/图)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开放而又包容的城市。9月12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就“富美鹤壁 魅力无限”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建市62年来,鹤壁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心脉相连、同步同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鹤城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

实力由“弱”变“强”  打造乡村振兴“鹤壁模式”

建市之初,鹤壁GDP只有0.51亿元、人均GDP仅为84元,可谓底子薄、基础差。2018年,全市GDP达到861.9亿元、是建市之初的1690倍,人均GDP达到53063元、是建市之初的632倍。

鹤壁虽然耕地面积较少,但土地肥沃,自古就享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近年来,在国家、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带动下,鹤壁农业发展经历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从“弱”到“强”的跨越,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成为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农业现代化指标的省辖市。

省社科院发布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19)》显示,鹤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一。

农作物育种是鹤壁的一张“名片”,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团队培育出的“永优”浚单20玉米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种植面积黄淮海地区第一、全国第二。

鹤壁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重点龙头企业39家,还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1个,这个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七。

产业由“单”变“多” 彻底告别煤炭工业“一支独大”

鹤壁因煤而建,建市之初产业“一煤独大”。2018年,煤炭产业占工业比重下降到10.6%,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39.6%,产业格局由“一煤独大”转变为汽车电子电器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绿色食品、镁精深加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多业并举”。

去年,鹤壁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受到了国务院的督查激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得到国家认可、获省政府批复。

近年来,鹤壁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河南省委对鹤壁提出的转型发展的定位,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城乡转型、农业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着力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积极探索具有鹤壁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特别是在产业转型方面,鹤壁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使鹤壁产业格局焕然一新,告别了煤炭工业“一支独大”的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多个产业协同并进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实现了由“煤城”向“绿城”的华丽嬗变。

城市由“小”变“大” 城镇星罗棋布、城乡相融共生

一座好的城市,不仅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

“一条大街一岗楼,一个警察看两头”,是鹤壁建市初期的真实写照。后来,中心城区经历了三次南迁,城市格局不断优化。现在,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5.9平方公里,已成为交通四通八达、城镇星罗棋布、城乡相融共生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方式方面,鹤壁在全国率先推行“四级路长制”,在全省率先推行“智慧停车”试点建设,实行“城管+公安+律师”联合执法模式,推行网格化精细管理等,以法治思维、匠心精神、绣花功夫,推动城市管理的共治、精治、法治、慧治水平全面提升。

“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建没有规划的房子”,鹤壁市科学合理规划自然生态空间,建立健全用途管制各项制度,圆满完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生态用途管制、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等3项国家试点任务,统筹“多规合一”的《鹤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形成初步成果。

环境由“灰”变“绿” 风景美如画

作为一座“煤城”,“灰蒙蒙、黑乎乎、脏兮兮”,一度是鹤壁的“主色调”。如今的鹤壁,山水交融、蓝绿交织,碧空如洗、淇水如玉,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外地朋友赞叹,鹤壁风景美如画,昔日“煤城”变“绿城”,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鹤壁投资34.1亿元,建成了6大类273个项目和3个配套能力项目,实现了“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福利。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着力写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鹤壁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速、四水同治、生态修复、城区亮化等行动,深入实施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六城联创”活动,统筹新老区建设发展,城市在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公用服务等方面的品质得到全面提升。截至目前,鹤壁共谋划实施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1060个、总投资1056亿元。

鹤壁的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也得到了很多外地朋友的赞赏。

百姓由“穷”变“富” “鹤壁好人”越叫越响

建市之初,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兜里没钱、心里没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热点问题有效缓解,“三甲”医院、本科教育实现“零”的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鹤壁好人”品牌越叫越响,依法治市、社会治理、扫黑除恶、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成效显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映象网记者了解到,鹤壁贫困村由103个降至12个,贫困发生率由5.1%下降到0.99%。2018年,鹤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93元、居全省第5位,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章关键词: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鹤壁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