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9月14日电 今年7月,红旗渠全面建成通水50周年。50年前,这里万人空巷、欢庆渠成。50年后,这里依然渠水奔流、激励人心。人们更多是在寻找那股永不枯竭的精神之源。
20世纪60年代,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候,林县人民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将一面“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巅。
山河为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怎能忘记山中春秋、洞中岁月,忘记那些修渠的人,那是太行精神最厚重的积淀。
人心即名。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怎能忘记一个民族曾经历的苦难辉煌,忘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那是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所在。
山魂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文化从未中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中华民族每到危亡关头都可以绝地反击、生生不息?
太行绝壁上“抠”出来的红旗渠或许可以给出答案。攀上缠绕在太行腰间的红旗渠,人们会无比震撼,仿佛感受到山的魂魄。
这魂魄就是中华民族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1960年,红旗渠开挖不到4个月,就遇到了大麻烦。炸过的悬崖,山石松动,不时掉下的石头造成人员死伤,有人提议渠不修了。
以任羊成为首的凌空除险队站了出来。“除险英雄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一次,吊在半空的他被飞石砸到门牙,他掏出手钳一把拔掉,继续除险。
十万个像任羊成一样的开山者,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双手刨出的太行山石,可以修一条高3米、宽2米的“长城”,连接哈尔滨和广州。
林州人都说,红旗渠里流淌的是精神。这条精神之渠,来自饱含中华民族气质的太行山脉。
红旗渠,让磨砺千年的民族精神化为有形的“人工天河”,奔流至今。
张益智出生第二年,1500多公里的红旗渠全面建成。那是1969年7月,刚结束十年奋战的林州人豪气干云,“引水如牵牛,劈山如切菜”。
耳濡目染下,张益智继承了太行山石般坚硬的个性。
由于家贫,张益智16岁就外出打工,连双鞋都没有。光着脚干了71天活,脚底的皮磨得比皮鞋底都硬,母亲心疼得很,他却只顾着为71元钱的工资高兴。
他不甘心做小工,想当更有含金量的瓦工。管事的不让学,他趁着休息时间偷偷学。19岁,他如愿成了瓦工班长;21岁,当上管理工人的工长;26岁,他就成立建筑公司独当一面了。
2012年,在当地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号召下,张益智接手家乡几乎废弃的万泉湖景区。投入5000多万元后,道路、植被等初见成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却冲毁了这一切。
“丢了钱不能再把名字丢了,继续干吧!”张益智二话不说,更多钱投进来,全国各地2000多名员工调回来,附近老百姓蹚着水来捐款。大战一百天后,景区焕然一新。
目前,景区累计投入5亿多元,修了30多公里山路,绿化2万亩荒山,还建有高标准民宿,一片光秃秃的石头荒山真正变成了湖清林秀的风景区,每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
这种逆流而上啃下硬骨头的滋味,45岁的王付银深有共鸣。
他有一支300多人的建筑队伍,号称“老虎营”,专接别人干不下来的高难度活儿。汉十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崔家营汉江特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连续刚构拱桥,300米跨度没有一根柱子,王付银团队24小时施工,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还抢出了70天工期。
这是精神的传承。20世纪80年代,十万修渠大军出太行搞建筑,凭着吃苦耐劳的品性,林州建筑闯出了名气和口碑。如今,仅在当地注册的建筑公司就达860家,撑起了林州经济的半壁江山。
渠心
“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70余年前,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中国的惊雷》一书中的感言,用来解释红旗渠的修建同样贴切。
缺水是千百年来林州最深、最痛的记忆。从明朝建县起,林州县志上就频现“大旱、连旱、凶旱、亢旱”等字眼,多次发生人相食的惨剧。
对水的渴望有多迫切,林州对开渠人的感念就有多深挚。明初知县谢思聪开凿不足十公里的洪山渠,受益百姓筹资建“谢公祠”,并将“洪山渠”改名为“谢公渠”。
但苦难的缺水历史并没有终结,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人因打翻水桶而自责上吊。31岁的县委书记杨贵站出来了,多方考察后,县委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
这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决策。杨贵不仅面临工程技术上的风险,还面临政治前途上的风险。红旗渠开建没多久,就有人攻击他劳民伤财。
多年后,杨贵回忆当时的心境:“我们可以坐着等老天爷的恩赐,这样我们的乌纱帽肯定保住了,却战胜不了灾害,遭殃的是人民群众。”
群众的渴望就是最大的动力。县委征求意见时,林县百姓说:“国家没钱,我们自带干粮也要修成,这是祖祖辈辈的大事。”
“抢晴天,战阴天,小风小雪是好天,汽灯底下是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为着千年的盼望,在山中风餐露宿的林县百姓化苦为乐:“撕片云彩,擦擦汗;凑近太阳,点支烟。”
悲壮又浪漫。在6800多万元的红旗渠总投资中,国家投资1025.98万元,仅占比14.94%,超过85%的投资来自地方和群众自筹。
红旗渠是一个写满初心的地方。
2013年,55岁的王生有同样面临一个选择。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的大哥王自有,在为村里修路奔波的途中突发心梗病逝,盘龙山村的“天”塌了。
王生有常年在外做生意,因车祸失去一条手臂。乡亲们想让事业有成的他回村接任支书。回,还是不回?对兼具党员和亲人双重身份的王生有来说,根本不是个问题。
盘龙山村海拔1300米,山高沟深,修一条下山的路是全村人的期盼。王自有带领村民奋斗多年终于打通一条9公里的土路,准备水泥硬化时,他却壮志未酬身先死。
王生有承接哥哥的遗愿,也扛起了全村人的期盼。多方奔走,他终于将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路通了,致富就有了希望。他又带领村民绿化荒山3000多亩,种植花椒、核桃、中药材1000多亩,不仅卖土特产有收入,也为旅游打下基础。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大哥生前的愿望,也是我奋斗的目标。”王生有说。
从空中看,盘龙山村蜿蜒的山路如一条长龙,与远山间缓缓流淌的红旗渠遥相呼应。这是跨越半个世纪的心灵感应,是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所在。
红旗渠畔还传颂着一位女支书郁林英的故事。在她带领下,昔日坡多地少、偏僻荒凉的庙荒村摘掉了贫困帽,实现了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红火的华丽转身,成为太行山侧的一颗明珠。
他们是林州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共产党人,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多年来彼此接力,活跃在带领老百姓战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最前线。
路标
李广元,从农村铁匠铺起家的林州钢铁大王,大半辈子没离开过钢铁,却在年过六旬之后,闯进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电子级玻璃纤维制造。
生于1948年的李广元虽只参加过红旗渠收尾工程,却是个典型的具有红旗渠脾气的人。
当年修渠,有一首为小推车所作的歌:“山里人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车,歇脚时,走在后面的一定要把车放到前面才停下来。
“干就干世界最先进的、最好的,要跑到国家和世界的前列。”即便是从未涉足过、比绣花还要精细许多倍的电子玻纤领域,这个钢铁汉子也绝不甘居人后。
9微米、7微米、4微米,仅用4年时间,李广元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赶上,不是李广元的目标,他还要超过。来自国内外的20多人研发团队正在红旗渠畔以当年“劈山挖渠”的精神攻克科技难关。
李广元的脾性,恰似中国人的典型品格。
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传颂千年的名句彰显了中华儿女敢为人先、永不服输的气节。
李广元的选择,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继承,也是红旗渠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1966年4月,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前,特等劳模张买江的母亲赵翠花坐在渠边整整守了一夜——她想先打第一桶水。丈夫修渠牺牲后,她又把儿子送到渠上,这位倔强而坚毅的女人把水视作了亲人。
13岁的张买江上了工地,成为最小的修渠者。山路坎坷,几天就磨破一双鞋。他把废旧轮胎制成鞋的模样,穿久了,脚底板磨出又厚又硬的茧。直到今天,这些老茧还要隔段时间就用刀片刮一遍,不然疼得走不成路。
红旗渠修了10年,张买江干了9年,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是在修渠中度过的。几十年后,他又从事了更有价值的事业——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师,向全世界讲述红旗渠的故事。
从修渠到讲渠,半个世纪以来,他的生命与红旗渠紧紧连在一起。
即使讲过无数遍,可每次上台重温当年修渠的故事,张买江都忍不住动情,听者往往也感同身受、泪光闪烁。
自开建起,红旗渠就是一条闪耀着奋斗和梦想之光的河流。作为中国精神的象征之一,它的纪实电影登上过联合国的舞台,也吸引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前来参观。
如今,每年有超过20万人到红旗渠进行红色教育和培训,其中,不少是来自国外党政机构的学员。他们希望来此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为什么行的秘诀。
日本访客深谷克海自1976年至1995年,先后12次造访红旗渠。他认为,红旗渠精神加上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就是世界发展的方向。
他领会了一个民族的特质,只是还没有触摸到这个民族的灵魂。
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红旗渠时时叩问的是: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凭什么走到今天,又凭什么去开创未来?
红旗渠,既是历史答案,也是时代考题。这里,不仅有中国的过去,更有中国的未来。(记者王丁、李亚楠、双瑞)
12月4日,2020年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进会在洛阳召开,省长尹弘出席并讲话。尹弘说,水利关乎国家民族永续发展,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再到河南的红旗渠,中华民族历史上治水佳话不断,积累了宝贵经验。
“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总书记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眼下的林石公路好像一条彩带,穿梭于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太行山脉之间,车行其中仿佛置身于百里画廊。10月30日上午,“我家门口那条路”河南展示周活动在安阳林州市启动,交通运输部为林州市林石公路颁发2019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公路”荣誉证书。
近日,家住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的市民张燕明像往常一样去附近紫荆山公园跑步时,看到公园北门志愿服务站悬挂着一面五星红旗,电子屏幕上显示一行大字——“我和国旗合个影”。据了解,“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与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倡导国庆新民俗、打造爱国活动周”实践探索相结合,覆盖面广。
作者:王瑞芳(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近代中国研究所特聘教授) 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历史上属于严重干旱地区。在红旗渠的故乡河南林州市,任村镇盘龙山村“独臂村支书”王生有(右)在新建的观景台上查看树木生长情况。
7月24日上午,由河南省委网信办、河南省扶贫办等主办的“决胜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省人民会堂隆重启动。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李迎伟、河南省扶贫办副主任方国根在启动仪式上分别作了发言,并从全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
20世纪林县人耗时10年修建成功的红旗渠造福了当地万千百姓,然而渠水并未经过吕淑玲所在的山坡。” 吕淑玲心怀梦想,艰苦创业,续写了新时代林州红旗渠的新华章,她在红旗渠畔种下的“绿丝带”会永远飘扬在太行山上。
6月14日,省政府与西安交大在郑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郑州市政府与西安交大签署了共建产业创新研究院合作协议、洛阳市政府与西安交大签署了共建西安交大洛阳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合作意向协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西安交大签署了共建博士工作站协议。
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9月28日,省委书记王国生赴新乡市走访慰问老模范老党员,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在卫辉市汲水镇石庄村,王国生看望了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张海明,王国生握着老人的手,关切询问她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新中国即将迎来70华诞,9月28日,省委书记王国生赴新乡市走访慰问老模范老党员,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在卫辉市汲水镇石庄村,王国生看望了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张海明,王国生握着老人的手,关切询问她的生活和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