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平顶山:城市转型“突围” 让生态包袱成为生态资源

2019年09月16日14:08  来源:映象网

5034

 映象网快讯(记者 阮海峰 /图)916日,伴随着编钟悠扬的音律,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就书写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时代答卷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是壮丽70·奋斗新时代河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国家勘探发现了大煤田,拉开了平顶山矿区开发建设的序幕。然而,资源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成就了平顶山昔日的辉煌,也造成了沉重的生态包袱,导致了长远的转型之痛。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顶山弃旧择新、向绿而行,通过补短板、还欠账、育动能,黑色煤城实现“绿色转身”,高质量绿色发展起势发力、迈上新台阶。

 改造升级原子号、发展壮大“新字号” 平顶山实现城市转型突围

平顶山从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创新决定未来、民生决定目的多维角度,唤起广大干部群众绿色觉醒,摆脱传统“资源依赖”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周斌表示,我们对标成功转型的徐州,厘清产业、城市、生态、文化、社会“五大转型”发展路径,着力建设国家“两区”。

一方面,突出调优存量,着力改造升级“原子号”。对传统产业实施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延链补链强链,促其“脱胎换骨”,构建了5条清晰产业链。

另一方面,突出培育增量,着力发展壮大“新字号”。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高端装备制造、储能、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平顶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推动产业转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

 

文旅融合 打造海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春天登山赏杜鹃、夏天漂流玩碧水、秋天观光赏红叶、冬天滑雪浴温泉。

平顶山从供给侧发力,不断把产业结构“调高、调轻、调强、调绿”,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依托“山、佛、汤、寺、衙、湖”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成为转型发展新支撑。

周斌介绍,平顶山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5000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镇)7处、国家级传统村落33处、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

马街书会至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读万卷书”是对它的生动描绘。

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平顶山规划建设大香山文化园、汝窑博物馆、汝窑遗址展示馆等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汝瓷小镇、花瓷小镇以及民间艺术演艺产业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传承。

打造北方湖滨新城 让生态包袱成为生态资源

过去的平顶山,城市面貌带有典型的工矿城市特征,城区基本都是工矿区、棚户区,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薄弱、环境面貌较差。

周斌介绍,我们坚持规划引领、民生优先、片区带动、品质提升,创新治理、融合发展,建设绿色城市、水韵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

做活水文章,建好绿屏障,治理塌陷地……近年来,平顶山编制全域生态水系规划,实施河湖水系连通、水景观塑造、北部山区引水等10大母工程30多项子工程,推进“四水同治”,打造全域生态水网,构建蓄泄兼筹、丰枯调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生态水系。

据悉,城市新区依70平方公里的白龟湖而建,是北方少有的现代湖滨新城。

中心城区规划打通“断头路”72条,城市环线全面启动,郑万高铁年底开通,沙河复航后通江达海,鲁山机场正在推进,城市能级不断跃升,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第一仗,开展清路、清河、清田“三清行动”,整出发展新空间、治出文明新风尚,让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治理塌陷地方面,平顶山启动37家露天矿山和113处废弃矿山及沉陷区生态治理,增加绿化面积和生态湿地,实现绿色矿山建设、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变生态包袱为生态资源,努力绘就“三山秀美河湖清,百川碧水润鹰城”的壮美画卷。

文章关键词:壮丽70年 新时代 平顶山 城市转型 生态 生态资源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