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人才强国:不拒众流 方为沧海

2019年09月20日16:56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作者: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科研产出国,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循因溯源,在于中国人才事业的兴旺发展,在于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力推进。

  银川市某大型人才交流会现场。新华社发

  1.诚邀留学人才回国

  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人才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就非常清楚地看到,知识分子不仅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更重要的是在未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大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1949年12月6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便成立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分别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设立留学生回国招待所,办理留学生及学者回国事宜。同年12月18日,周恩来在京通过广播电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诚恳邀请在海外的留学生及学者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7月5日,第二十届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在辽宁大连开幕。图为观众在体验一款VR产品。新华社发

  风雨如晦,爱国之心不改;家国多难,报国之志弥坚。面对祖国的召唤,钱学森、朱光亚、李四光、华罗庚、叶笃正、程开甲、谢希德等一批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返回祖国参加建设。至1953年,约2000名海外优秀的中华儿女自欧美陆续回国,其中许多人成为我国科技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95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同志在会议上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明确提出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面对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困难局面,广大归国知识分子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顽强拼搏,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1978年3月,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迎来了知识分子的春天。

  1978年5月,“真理标准大讨论”在全国展开,破除了长期以来的思想禁锢。1978年6月,邓小平视察清华大学时,作出了扩大派遣出国留学生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响亮地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口号。广大知识分子焕发出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走上了共和国经济社会建设的第一线。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1984年1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由此打开了自费留学之门。据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规模持续增长,从1978年的860人增加到2018年的66.21万人,总共有585.71万人出国留学,学成归国365.14万人。

  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广大留学人员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抽样调查显示,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海归,84%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5%的中国工程院院士、80%的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77%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都有过出国留学或海外工作经历。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002年年底,中央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党管人才”,一曲人才强国的时代乐章开始响彻华夏大地。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在会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好、吸引好、使用好各类人才,迅速成为各地各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2006年3月,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同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201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

  解放思想、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的足音铿锵,人才工作加快发展、加力创新,从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已成为时代强音。

   3.着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人才事业和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指导和推动人才工作驶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2018年6月起,“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各地普遍制定了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多地省委书记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党管人才原则为核心,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初具雏形。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近年来,党和政府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际人才流动规律,不断改革和完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制度。2017年,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的通知》,实现了对外国人来华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分类管理。2018年,出台人才签证制度,为高层次人才来华开辟“绿色通道”。包容开放的政策和海纳百川的气概,引燃了全球英才来华创新创业的持续热情。

  源泉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75亿人,人才资源规模、科技人力资源以及研发人员数量等指标居全球首位。人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研水平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创新成果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涌现出量子调控、中微子振荡、人造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等一大批基础研究重大原创性成果,我国在全球人才和创新版图中的位势大大提升。

  回顾既往,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的指示精神,让洪流奔腾的人才大军驱动中国巨轮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破浪前行。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0日 07版)

文章关键词:人才工作 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发展 中微子振荡 人才创新 人才交流会 人才政策 沧海 党管人才 党管人才原则 责编:张亚普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用好人才第一资源 深圳如何先行示范

    在深圳,这种事业单位去编制化管理的探索,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以政策手段对以往的制度加以衔接,确保人才来到深圳没有后顾之忧。“深圳有一个特别好的创新做法,就是设立人才研修院,将学术界、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的资本机构纳入进来,举办研修课程。

  • 河南省林州市吸引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红旗渠畔聚贤才

    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红旗渠精神赓续传承。完善政策,提升服务,优化环境,林州人才兴市打出“组合拳”,成立高规格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人才兴市战略的若干规定等政策、规范。

  • 经济特区应当成为科技人才的“集散地”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王夙认为,在人才的“集聚”方面,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好自身优势。经济特区作为探索先进发展模式路径的“尖子生”,不能只是单向吸引人才,更要做人才“集散地”,有“集聚”更要有“散发”。

  • “3.0版”郑州人才新政惊艳亮相 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建设人才强市

    人才评价机制方面将有所创新,发挥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市场导向、科学精准的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任期评估、管理考核和退出机制,高层次人才一般任期3年,期满后符合相关规定可继续享受服务保障。

  • 出彩河南 圆梦小康 | 脱贫攻坚 人才制胜

    从广袤农村到繁华城市、从豫西深山到豫东平原,中原儿女助力脱贫攻坚的热情已成燎原之势。在南阳,粮食、中药材等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团聚焦产业需要,服务农村合作组织100余个,培训贫困群众3万余人,引进新品种50余个、新技术80余项。

  • 功以才成 业由才广 牢记习近平对人才的关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以人才强国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各类人才在中华大地上各得其所、大展其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 【每日一习话】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流动

    习近平: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这些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人民观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充分发挥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离不开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 蓝领,撑起一片蓝天(第一落点·关注高技能人才(下))

    日前公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年共有1075.9万人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861.9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28.4万人次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举措,技术工人的工资收入、社会认可度提升,大批技能人才受到表彰奖励,令杨金龙倍感振奋。

  • 【地评线】映象网评:善择“千里马”,共创“大事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工作,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构成了习近平新时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