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濮阳段两岸植被青翠,“绿色长廊”正不断延伸。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本报记者李运海本报通讯员翟道峰
秋风送爽,记者沿着濮阳境内的黄河大堤驾车东行,两侧树木葱郁,绿草青青,成群的牛羊或在吃草,或在休息,一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翻阅历史,濮阳曾经远离黄河700多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今兰考县境)铜瓦厢决口,改道向北,经濮阳境内进山东流入渤海。从此,濮阳又与黄河紧紧联系在一起。濮阳人民谱写了一个个改天换地的黄河故事。
雄安清水黄河来
9月25日,濮阳县海通乡甘称湾村。
这里是占地2600多亩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沉沙池。滚滚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正源源不断地流入沉沙池,沉淀后的清水则奔向千里之外的雄安新区,缓解白洋淀的干渴。
千年大计,生态优先。前些年,“华北明珠”白洋淀水面持续下降,部分湖泊缺水严重。
从哪里引水为白洋淀“解渴”?经多方考察论证,2015年,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后,于当年10月正式开工。濮阳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相朝说:“为了这一工程早日竣工,濮阳以9150亩永久征地、4824亩临时用地支持工程建设,229户村民举家搬迁。”该工程自2017年11月试通水之后,濮阳市已经向河北送水超过5亿立方米。
为确保引黄入冀干渠良好的生态环境,濮阳市在域内84公里干渠两岸分别建设100米至300米宽的生态林带。濮阳县林业局局长徐伟说,这些生态林带使用国家开发银行的低息贷款兴建,土地是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流转的。既要保证能够按时偿还贷款和支付土地流转费,又要呵护一渠清水到雄安,林业部门责任重大。
送走了清水,但每年200多万立方米的泥沙却留在了濮阳。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调研员穆伟说,濮阳市正在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科学处理泥沙,确保不出现生态问题。
脱贫攻坚的“黄河故事”
濮阳市在黄河滩区共有居民33万多人,他们与黄河为邻。
因为黄河河道滚动,上世纪40年代末,范县辛庄镇苏庄村与河南分离,成为黄河南岸山东省境内的一个“飞地”小村庄。5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史机海说:“因为黄河的阻隔,苏庄村村民生活非常不便,村民在河南上的医保,在山东看病报销不了。”范县一方面帮助村民解决水、电、医保等问题,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了新小区,将苏庄村整体搬迁到黄河北岸。
刘训江今年75岁,曾担任范县辛庄镇毛楼村党支部书记20年。他说:“要想长期与黄河为邻,就得保护好黄河的生态环境,靠生态生存,靠生态致富。”
毛楼村是个落河村,1962年河道滚动,村庄大部分落入黄河中,耕地被一分为二在黄河两岸,在东岸山东境内有1000多亩地。每到种收季节,村民需要坐船横渡黄河,生产、生活艰难。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范县当县令,毛楼村曾建有郑板桥生祠。依托这一古迹,范县在这里兴建了郑板桥纪念馆,建了黄河生态旅游区。每逢节假日,每天来毛楼村的游客达上万人次。毛楼村因生态游脱贫致富。
台前县夹河乡姜庄村也是因为河道滚动塌陷于河,村民陆续搬迁,老村大量夯土房子闲置,成为当地保存完好的黄河古村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谋划建设姜庄黄河古村落民宿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展现原生态黄河风景和古村落,还吸纳了30多名贫困群众在此打工。
为彻底改变黄河滩区贫困面貌,我省实施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将部分滩区居民迁到黄河大堤外。如今,濮阳市已经完成了2.9万人的搬迁任务。
湿地激活河南东北角
沿黄河大堤过台前县吴坝镇张庄入黄闸继续东行,记者看到大堤旁立一块巨石,上面刻着“河南东北角”5个红色大字。
站在这里北望,只见水面开阔,水中的沙洲上栖息着许多白鹭。同行的吴坝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王振说,这里是金堤河入黄口的河面,如今建成了台前金水国家湿地公园。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鸟也越来越多。
1999年国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资2亿多元,对金堤河进行全面治理。这次治理也得到了山东省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通过治理,金堤河的防洪能力提高了,山东省莘县和冠县的引黄灌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2018年,台前县投资兴建的金堤河大桥顺利通车,进一步拉近了台前县与山东省聊城市等地之间的距离,金堤河成了友谊河。
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说,台前县将加大对黄河生态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的生态保护必将掀开新的一页,演绎出更多、更精彩的“黄河故事”。
滩地岸边,一花一草,一木一叶都是风景,黄河生态廊道的幽静展露无遗。” 贵州日报记者周雅萌,第一次来到郑州惠济区登高远眺黄河,“尽览了黄河之美、黄河之雄、黄河之奇,这一切都让我震撼。
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龙腰”在河南,而封丘是河南沿黄战略的“龙头”,封丘在河南沿黄战略落地中,处于非常关键的节点位置。当下,河南正在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文旅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等方式,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生态。
河南广电全媒体“飞阅三山一滩”系列报道,今天播出《山药铺就致富路》,为您讲述发生在黄河滩区的脱贫致富故事。温县张羌办事处马庄村 村民 马红峰:种植的积极性很强,种植在温县的垆土地山药,每年在三万亩左右,带动农户将近有两万人。
河南广电全媒体“飞阅三山一滩”系列报道,今天播出《山药铺就致富路》,为您讲述发生在黄河滩区的脱贫致富故事。温县张羌办事处马庄村 村民 马红峰:种植的积极性很强,种植在温县的垆土地山药,每年在三万亩左右,带动农户将近有两万人。
追忆往昔,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另一方面是为了坚定继续奋斗的步履。滩区的居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对于城里老百姓来说,身边变化也不小。追忆往昔,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另一方面是为了坚定继续奋斗的步履。
产业挑大梁,脱贫奔小康。河南广电全媒体“飞阅三山一滩”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五集:《黄河滩里的赤脚大嫂和90后鹅倌》,为您讲述发生在黄河滩区的脱贫致富故事。
中牟县狼城岗镇北堤村 村民 申好妮:“我们家的苹果,一共十四亩,晌午一热我就把鞋脱了,脱了鞋干,朗利、得劲。” 中牟县狼城岗镇北堤村 村民 申好妮:“王书记你好,又过来帮俺销水果了吧。
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和黄河滩区“三山一滩”地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河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信阳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调研河南时的第一站,也是我省“三山一滩”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
集中了河南70%的贫困人口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的黄河,自西向东流经中国九省,翻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由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滋养中华大地,哺育华夏儿女。若尔盖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沙化治理,对保护当地草原植被,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