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的大阅兵
让人心潮澎湃
在广场上亮相的导弹武器装备是守卫和平、守护国家安全的国之重器它们凝结了科研设计人员的无数智慧和心血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阅兵装备的缔造者了解钟山院士的初心故事——
钟山,我国红旗七号导弹的总设计师,现任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80年代,他曾主导了我国第二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他的故事,要从一件风衣说起。
“穿上这件风衣,就一定能成功” 在北京西郊的一间办公室里,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拿出了一件“身经百弹”的“成功服”。这件看似普通的风衣,凝结了钟山老人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回忆:衣襟上是他亲手描绘的五角星,每一次导弹打中了,他就会画上一颗五角星。
钟山院士:“我有一件米白色风衣,1982年开始穿的,本来只是一件普通的微波试验工作服,有一点屏蔽功能,因为见证了很多次不同凡响的试验打靶经历,大家就给它起了个外号叫“成功服”。每一次试验前,我都穿着这件风衣到各个系统、各个战车上做最后检查,直到下达发射命令。每一次试验成功后,我都会在风衣上留下一颗五角星。所以大家说,只要看见我穿上这件风衣,就知道一定能成功。”
弃笔从戎,“就算穷光蛋,也要拼命干” 时光回溯到70年前,18岁的钟山从重庆大学数学系弃笔从戎,加入了向往已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军政大学的一名学员。那时候,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一穷二白,但就是在建国初期落后的工业基础上,中国导弹的研制依旧在艰难中起步。 1958年,以军事院校优等生身份毕业的钟山,被选调到新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工作,开始了研制导弹的人生历程。
1957年年底,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神秘专列抵达北京,车上除了102名苏联专家,还有一份苏联“送给”中国的厚礼——两发近程地地导弹。中国导弹的研发就这样从仿制起步开始了最初的摸索,钟山和其他学员一起,如饥似渴地进行着学习。 1960年11月5日,中国航天人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地对地战略导弹“东风一号”在酒泉发射基地一飞冲天,在飞行了7分37秒之后,准确击中了554公里外的目标,这个纪录,比它所仿制的导弹还要远。
随后,“东风二号”连续三发都取得了成功,东风二号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从此真正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盾牌。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以“东风”命名的导弹,组成了我国近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完整序列,为共和国构筑起了一套坚强的安全屏障。 钟山院士:“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就是我们这一辈子,要搞好我们的导弹,日以继夜的,所以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
按照“先仿制,后改进,再自行设计”的思路,钟山所在的团队在1964年成功生产出以仿制苏联导弹为主的“红旗-1”防空导弹,两年多后又自行研制出了“红旗-2”防空导弹。就是这些“红旗”系列导弹,在1965年到1967年间,多次将侵犯我领空的高空侦察机成功击落,成就了一段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 1980年,钟山和同事们又一次接到一个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研制“红旗-7”导弹,“红旗-7”当时被看作是我国填补空白的第二代防空导弹,钟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该系统导弹的总设计师。
“红旗-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武器系统,仅全系统的电子元器件数量就多达数万件。为实现国产化,钟山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荒漠中动辄几个月的靶场试验,一干就是8年。 钟山院士:“跟着钟山干,都成穷光蛋,就算穷光蛋,也要拼命干。因为那时候说做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就算不如卖茶叶蛋,我都要坚决干,因为日以继夜,天字第一号,要完成从身心到这一辈子想干的事情。” 1988年,钟山率领团队终于在西北大漠完成了“红旗-7”的一系列研制实验。怀揣着成功后的喜悦,钟山写下了这样饱含激情的浪漫诗句:“超低靶快地连天,影伴头摇众心悬,骄子不负万夫愿,洞穿长空超精尖。”
钟山院士:“总的来说,航天事业能够成功应该归结为一个道路,一个精神。道路就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即航天精神,爱国、永不服输、无私奉献。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体现出了一股精气神,这种精神力量,是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根基。”
骄子不负万夫愿洞穿长空超精尖这一个道路,一个精神就是航天人最诚挚的初心 致敬!大国重器背后的铸剑英雄!
9月1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中国网及黄河流域九省区网信办承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协办、映象网执行承办的“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走进郑州煤矿机械集团、中铁隧道机械装备剧团,探访黄河边大国重器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天津)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东疆成立,覆盖了东北、华北的新机制造及国内的再制造业务,依托东疆港口优越的海运条件,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成为集团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亚以及欧洲各国的“桥头堡”,加速推进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步伐。
7月30日,晴空之下的淇河倒虹吸工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迎来了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的参观人员。
袁剑敏与车海霞的关系确实不太一般,华盛昌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了披露。在华盛昌2018年10月24日报送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对于袁剑敏、车海霞关联关系的表述为:袁剑敏与车海霞生有一儿一女。
“XGC88000”创造并保持着“高118米,重2155吨”的吊装纪录,展示了中国吊装、中国制造的傲人实力,这就是“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与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相比,山东舰不仅体现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更彰显出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今天是11月8日,对于有一群人来说这个日期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就是记者节。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13位优秀新闻记者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为,讲好河南故事,助力中原出彩。我们用十八般武艺拥抱新时代,描绘梦想。
新中国走过70年岁月,本溪讲给世界的故事远远不只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遥不可及的医药产业如今在这里形成产业聚集;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成为靓丽的文化名片;如丹似火的绚丽“枫”景,让“枫叶之都”的美誉传遍四海;从“卫星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城市”,展示出凤凰涅槃式的华丽转身。
“我们端的这个饭碗,一定是我们生产的粮食,自力更生的精神什么时候也不能少”,走进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展示厅,墙上一行大字格外醒目。近日,记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路回访,深切感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江城涌动着澎湃的创新动能,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青岛8月30日电(记者李紫恒)“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全国演讲大赛“大国重器”主题演讲赛决赛,30日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复兴号”组装车间举行。从全国各地层层选拔的12名优胜选手进入了当天的决赛。
5月21日至22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举办了“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掘进地下城”活动,来自全国的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知名大V等20余人,走进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的隧道掘进机领军企业——中铁装备,近距离了解大国重器和掘进机前沿技术,进行了一场科幻灵感和国之重器的激情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