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独家 > 正文

9岁哥哥患病 3岁女孩陪奶奶每天骑行40里摆摊卖红薯筹钱

2019年10月10日19:26  来源:东方今报

5034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朱久阳 萌友 孙鹏辉/文视频 夏雨/剪辑

  “自家种的红薯、不甜不要钱,8毛钱一斤……”近日,在河南郏县城郊乡一集贸市场内,一位老太太骑着一辆装满红薯的脚蹬三轮车、车上坐着一个小女孩,早上7点半左右准时出现在集贸市场上。

  老太太由于骑行太久,体力显得有些不支,她吃力地把小女孩从三轮车上抱下,又熟练地把一小车红薯掀开摆好摊位,一切就绪后开始她一天忙碌的叫卖工作,嘴里不停吆喝着。

  2019年7月16日,老太太的大孙子蔡煜涵治疗了4年的白血病复发了,目前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等待配型结果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为了能给孙子多凑点医药费,老太太才带着3岁的小孙女卖起了红薯,担起了家里的一份责任。“红薯装多了我骑不动,生意好的时候卖完都会回家再拉一趟,这样来回跑一天有40里路,一天下来能卖180元左右,晚上还要去地里刨第二天卖的红薯”。老太太介绍说。

  今年66岁的老太太叫蒋青敏来自郏县王集乡一农村家庭,家人世代务农。丈夫在儿子蔡延旭一岁的时候不幸因车祸去世,蒋青敏含辛茹苦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没有父爱的儿子从小便很独立、学习勤奋,顺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通过努力找了份工作娶了媳妇。2009年4月29日大孙子蔡煜涵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诸多欢笑,也让儿子工作更加勤奋,一家人更有了生活的方向和动力,日子虽苦却也过得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生活并未长久,病魔便向她6岁的孙子蔡煜涵袭来,2015年7月26日,孙子突然不明原因高烧不退、脸色苍白、食欲不振,在郏县人民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纸锥心的诊断书把蒋青敏一家人平静的生活彻底打乱。“天塌了呀!咋会可能患个这病呀?我这把年纪了都很少听说这个病,一定不是真的!”蒋青敏一天到晚像丢了魂一样念叨着。

  经过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再次确诊后,医生根据孩子病情很快制定出治疗方案,26个疗程为期3年。让他们家人准备40万左右的化疗费和抗感染费用。为了救孙子,蒋青敏一家人发动所有亲戚朋友借钱,几乎把家里的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变卖。由于当时儿媳怀着二胎无法奔波劳累,在医院照顾孙子的重担全落在儿子蔡延旭一个人身上,就这样儿子陪孙子把医院当家打起了持久战。

  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快让孙子身体虚弱起来、消瘦、感染、溃疡、掉发等等,几度因为肺部严重感染从死亡边缘擦肩而过。终于1095天化疗结束了,巨额的医疗费用把这个家彻底掏空。化疗结束后,本以为孙子经过三年化疗病就彻底好了,可天总不遂人愿,2019年7月16日,孙子体检身体时显示白血病全面复发,病魔如恶浪般再次把全家人拍入谷底。

  7月18日,由于孙子病情紧迫,不得不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穿、腰穿、活检等项目让蔡煜涵尝尽了病痛的折磨,当再次确定病情复发时,蔡煜涵必须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费用大概80万左右加后期5年的抗排异治疗费。旧债未还清,又要筑新债台,谁还借钱给她们呀?一家人经常翻起手机不知该打给谁,借钱之路彻底无望。

  想起被病痛折磨的孙子,蒋青敏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瞬间泪流满面。医生称蔡煜涵的这种情况通过骨髓移植治愈率还是很高的,希望很大。“我要努力赚钱给孙子看病!”蒋青敏决定给孙子凑救命钱。家当变卖之后,眼下正好自家种的3亩早红薯成熟,蒋青敏带着3岁孙女每天早早起床,骑着家里的三轮车载着红薯到处叫卖。

  “能给我扫微信吗?谢谢!”这是蒋青敏卖红薯时常说的一句话。这样卖来的钱就直接进儿子蔡延旭的账户了。在医院的陪护的蔡延旭手机里每天都会传来收钱的信息,蔡延旭恨自己不孝、恨自己无能、心疼老母亲受的苦、担心老母亲和小女儿的安全问题……

  “娘啊,红薯你就别再卖了!你再有个什么事,这个家就没了!你卖的的这些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每次电话里谈到母亲卖红薯,蔡延旭几乎都是哭着在劝说母亲。

  眼下,蔡延旭再三阻止也未能让母亲停下来卖红薯。蒋青敏卖红薯时吃的饭很是简单,给孙女买些好吃的,自己吃点家里带的馒头和水就是一顿饭。因为她知道省下的就是孙子的救命钱。虽说靠卖红薯的钱救孙子等同于杯水车薪,但她还是努力去做,担起这份责任。


文章关键词:红薯 患病 化疗 骑行 孙子 病情 手术 2019年 医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决胜2020丨心有所“薯”,甜蜜的事业

    2020年11月,记者来到陕西西乡白龙塘镇。这亲切而熟悉的味道,开启了我们寻访甜蜜事业的一天……

  • 【中国的脱贫智慧】奋斗的青春 脱贫路上杜鹃红

    为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肖馨绞尽脑汁,甚至自掏腰包为贫困户买大米、买油、买牛奶、买电风扇、买电饭煲、买取暖器,却从不在贫困户家吃一顿饭,不增加群众一分钱负担。看着肖馨连走路都不那么利索,还经常在山里走访贫困户,村民们都有些不忍。

  • 产品有出路 脱贫有底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一包米、一桶油、一斤水果……每一份扶贫产品的消费背后都连着一个产业,支撑起贫困地区脱贫的希望。北京市丰台区岳各庄批发市场总经理戴树森说,在新民村建立蔬菜种植基地,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专业种植户来此兴业,培育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

  • 洛阳一位七旬老人落井10米红薯窑 被救时仍不忘带着装土豆的桶

    9月29日晚上六点,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南寨村,一名村民在下红薯窑过程中,不慎坠入10米红薯窖的底部,情况十分危及,当地消防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救援。经现场查看,在一个直径1米左右、深10米的红薯窖底部,一位老人不安的坐在窖底,意识清醒但失去行动能力。

  • “高标准农田+”的新模式

    9月7日,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周口市召开,这是机构改革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农田建设会议,来自全国的代表观摩了商水县和郸城县高标准农田“升级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

  • 高校宿舍生出的“奇珍异宝”:蘑菇鸟窝辣椒红薯,下一个是啥?

    先是大连一高校辅导员隔空告知同学床板长了蘑菇,随后广州一大学生发现晾衣架上出现一个鸟窝,再后来辣椒树,红薯藤相继被发现。这些发现无不让网友惊叹,同时又好奇:接下来还会出现什么?

  • 贵州思南:小红薯带来红火好日子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思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红薯是当地村民的主要食材,但受制于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附加值低,农户往往只能自给自足。近年来,思南县把红薯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引导农户发展“红薯经济”。

  • 绿色农牧业助力河北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过去打零工,干完这个活儿,还不知道下个活儿在哪里。新硕农业种植基地有1300多亩地,建有59座蔬菜大棚,生产黄瓜、西红柿等近10种蔬菜,不少品种来自国外,150多名村民在这里打工。

  • 河南7人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记者从省科协获悉:河南省共有7名科技工作者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张金良,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国家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 【小康成色⑪】王自然:产业拔穷根 从离了红薯不能活到年入百万粉丝厂

    今年53岁的王自然是河南省夏邑县太平镇孟李庄村土生土长的一员,当了12年村支部书记的他,虽然家境贫寒却仍然有着一颗向上之心。随着村里扶贫工作力度逐渐升级,他承包了村里的扶贫就业车间,现如今的他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小康生活。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