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抓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把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
加快解决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各类”断头路”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三角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这个更高质量,要求长三角地区做全国经济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在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生态体系和治理体系进程中,长三角地区要啃最难啃的骨头,直面地方行政壁垒、行政分割这一难题,以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加快解决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各类”断头路”,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引领区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这个更高质量,要坚持对标各个世界级城市群,充分借鉴它们在区域一体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力有效地推进更加协调的区域发展;要在规划、项目、载体、制度四个路径上,加快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刚刚正式揭牌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标志着一场重大改革实践的全面起航。这个示范区首期启动的空间只有600多平方公里,但跨越了三个省级行政区。这里将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还将在一些重点领域推进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如统一规划管理、统筹土地管理、建立要素自由流动制度、创新财税分享机制、加强公共服务政策协同等。在这些领域,各个行政区之间都存在着标准不统一、规则不一致、平台不衔接的问题。示范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不改变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个行政区隶属关系的前提下,通过综合配套改革,在生态建设、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公共方面等重点领域,努力实现标准统一、规则一致、市场一体。这个示范区意义重大,今后它所取得的改革开放成果,复制到长三角全区域、复制到全国各地,将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
长三角地区要率先实践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我们不仅要在更大区域积极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精神,而且还要针对生态绿色的流域性特征,更加有力地推进区域一体化治理保护,并以此为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和路径。
如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可充分发挥这一区域河网纵横、江南水乡特质显著的优势,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做标杆,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上做示范。可按照区域最高标准、国际先进标准的要求,启动三个示范:一是一体化规划示范。在统一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基础上,统一编制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突出四个统一,即污染防治标准统一、垃圾分类处置标准统一、生态景观建设标准统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统一。二是一体化治理示范。重点围绕淀山湖和黄浦江上游流域的治理,加强一体化整治,进一步推进工厂进园区、农药化肥减量化,坚决淘汰有污染且治理能力弱的项目。高标准推进村庄综合环境整治,建设一批最美村庄。三是一体化保护示范。主要围绕淀山湖、黄浦江上游河道、基本农田保护区、湿地等,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做到统一巡查,共享环境监测数据,对企业排污、生活排污、农药化肥使用、废弃物处置,实行最严格的监控和统一标准的处置。
“生态绿色”是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底色。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如何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这是一篇大文章。
作者:王振(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编辑:施薇
在赴上海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沿着长江一路向西,先后到江苏南通、扬州考察调研。长江岸线生态、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江都水利枢纽运行……考察行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13日在扬州考察,走进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和呼声。(文字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摄影:鞠鹏、谢环驰、燕雁)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12日上午在上海市举行。在中国开放发展的战略版图上,上海一端连接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面向内陆;另一端则紧邻太平洋,沟通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就多次提及推进浦东高水平开放,足见中央对其龙头、带动作用的高度重视。
昨天(9日),位于上海青浦的东航路—江苏吴江的康力大道项目正式贯通通车,该项目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后打通的首条省际断头路。9日上午9时,记者在上海市青浦区东航路看到,示范区1路公交车首次在这里途经刚刚贯通的东航路—康力大道项目前往江苏吴江。
2018年12月19日,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数据与应用中心芜湖中心(以下简称“高分芜湖中心”)批复成立。2020年10月,为统筹芜湖市高分、北斗等卫星应用工作,进一步从体制机制创新上引领全省空间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芜湖市人民政府批复成立了芜湖市空间信息与卫星应用中心。
今年9月2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首批5项人才创新成果在长三角联盟城市间率先复制推广。在上海松江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国际一流、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超算枢纽。
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部部长王勤芳向记者介绍,作为浙江率先创建的三大人才服务综合体之一,今年5月,浙江长三角人才大厦启用。为了给人才一体化发展“松绑”,嘉兴市努力破除制度壁垒,发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作用,率先探索实施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
为做好长江大保护工作,江苏不仅协同长三角兄弟城市在河道治理上下气力,还不断推进科技在水生态保护领域的转化和应用。江苏,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实干的精神,勇立潮头,与上海、浙江、安徽三个兄弟省市一道,共同唱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协奏曲。
央视网9月24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24日主持召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进展,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张丽玮)昨天,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明确,根据一体化示范区和协调区的范围,共47个河湖纳入重点跨界水体范围,包括青浦、嘉善、吴江三地交界河湖1个,青浦、嘉善交界河湖20个,青浦、吴江交界河11个,嘉善、吴江交界河湖14个,青浦、昆山交界湖泊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