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
“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郑州工作站揭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12月3日,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郑州工作站在荥阳青台遗址揭牌,双方今后将以工作站为平台,加强考古单位与科研基地的协作,为郑州地区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事业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为探寻丝绸起源探索新的方法。
郑州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表示,郑州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城市,该科研基地为今后中国丝绸之源研究搭建了新的平台,标志着郑州地区纺织品文物保护研究事业迈上新台阶,也为郑州市、河南省乃至全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构建了重要平台。
据了解,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郑州工作站是继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俄罗斯工作站之后,中国丝绸博物馆建立的第六个工作站。中国丝绸博物馆设立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开展纺织品相关文物分析检测鉴定、传统工艺与价值挖掘,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等工作。这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带印痕的陶片最早是在河南渑池境内的仰韶文化遗址丁村遗址发现的。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已签署“仰韶时代纺织技术与服饰”研究合作项目,就相关课题开展深入研究。
3月12日,郑州市经济开发区尚岗杨公园内多个雕塑疑似多日前丢失。该遗址1987年3月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岗杨公园是在遗址保护、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建设的。
3月12日,郑州市经济开发区尚岗杨公园内多个雕塑疑似多日前丢失。3月13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尚岗杨公园所在辖区郑州市经开区明湖街道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将告知雕塑的管辖单位,对此事进行核实”。
“丝绸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特质,我们常说,亚麻源自古埃及,羊毛源自古巴比伦,棉花源自印度,丝绸源自中国。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告诉记者,结合仰韶时代的最新考古发现,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丝绸的起源时间很可能在黄帝时代,丝绸之源在郑州。
渑池县发现的仰韶先民完整清晰指纹 考古探秘 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指纹”,近日被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实验室列为重点研究项目。经分析鉴定,以刘少聪为首的专家团队一致认为,这枚鋬耳上的指纹是一名20—30岁古代男性右手大拇指按压的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