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乘地铁回母校捐了1个亿,这对夫妻真帅!

2019年12月06日16:23  来源:新浪财经

5034

  近日

  复旦大学1973级化学系的同班校友

  陈晓明、何佩鑫夫妇

  回母校捐赠一个亿一事

  在老师和同学中间广为流传

  更难能可贵的是

  夫妇二人十分低调

  回母校乘坐的还是地铁……

  据复旦大学官网报道,12月2日上午,“复旦大学陈晓明何佩鑫校友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光华楼西主楼30楼思源厅举行,1973级化学系何佩鑫陈晓明校友伉俪捐赠壹亿元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校党委书记焦扬、副书记许征,相关部处负责人及捐赠人亲友等出席签约仪式。

  老人回母校时乘坐地铁

  复旦老师介绍,两位老人回母校时乘坐地铁,捐赠结束后搭乘经济舱离沪。

  据报道,1973年,何佩鑫、陈晓明进入复旦大学化学系。1977年,两人一同毕业于稀有元素化学专业。

  之后,他们跟随化学系邓家祺教授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0年,何佩鑫作为复旦派出的访问学者赴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进修,1982年回国,在复旦工作一年后再赴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就读并获博士学位。

  1985年5月,何佩鑫博士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香槟分校和普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陈晓明亦到美国进修,夫妻二人于1997年初回复旦工作。

  在复旦大学工作了3年后,2000年,夫妻二人再次赴美工作生活至今。

  1994年,两位校友在美国孟菲斯市创办了CH仪器公司,从事电化学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不让贫困绊倒优秀学子”

  追忆自己与爱人陈晓明在复旦度过的青春岁月,何佩鑫在仪式上讲述了夫妻二人回馈母校、捐资助学的缘由。30多年来,他们始终关注参与母校的建设发展。

  何佩鑫说,作为一名曾经下乡插队的知青,在复旦度过的日子是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乃至留校任教、出国进修等长达十余年的岁月中,他得到了母校一贯的支持和帮助。

  “没有这段经历就不可能有如今的发展,所以希望能给复旦做点事情。” 何佩鑫深情地说。他希望,任何一位优秀学子不会因贫困而失去机会。

  这次捐赠并非两位老人首次回馈母校,他们曾于2012年1月捐赠100万美元支持复旦书院建设。

  复旦大学表示,将切实用好这笔基金,尊重校友意愿,从学生基本需求出发,精心设计好分类分级的资助项目,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监督和反馈机制,不负校友的厚爱和信任。

  两位老人的善举感动了不少网友,有人直言,乘地铁回母校捐一亿,简直太帅了:

  @陆颖丰:大爱无疆,暖人至深,向他们致敬!

  @肖太师:老一辈的精神,很感人!

  @DNRCW:一生朴素却拿出积蓄回报社会,再帅不过了…

  @阿晶:希望不负二老心血,用于学子。

  @JuniorWu:穿着好朴素。

  @努力吧少年:当自己有能力时,回馈社会和母校,点赞。

  @Belief:老一辈人的高贵品质,值得当下青年人学习,致敬这对夫妇,也希望高校利用好这笔钱,不辜负捐赠人的期望。

文章关键词:母校 何佩鑫 1980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夫妻 乘地铁 校友 本科教育 学子 化学系 责编:杨薇薇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张定宇现身母校开学典礼,一句话让许多网友泪奔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张定宇回母校作抗疫精神宣讲报告。谈抗疫,位卑未敢忘忧国  回忆疫情初期,张定宇说:“我们要保卫武汉、保卫武汉人民,我是作为一个普通医院的院长喊出这个口号,这是任何人都要做的事情,位卑未敢忘忧国。

  • 菅义伟是首位出生于秋田县的日本首相 家乡火速推出“菅酱”酸奶

    共同社9月16日消息,就任新首相的菅义伟是从日本开始内阁制的1885年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算起的第63位首相;从战后算起,则是第34位。从吉田茂到安倍晋三按选区算、吉田之前按出生地算,历数历代首相的“出身地”,涌现了伊藤、岸信介等8人的山口县最多。

  • 习近平和他的老师

    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强调“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当天,习近平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当年教过他的老师见面。陈秋影说,在她看来,习近平在回信中使用的“尊师敬教”这个词,一个“敬”字道出了学生对老师的情谊。

  • 这个毕业“寄”,不简单!

    今年毕业季,受疫情影响,不少学生不能返校,那些装载四年大学记忆的行囊,没来得及打包带走。”……  连日来,在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宿舍里,453名教职员工正忙碌着为3687名毕业生分批次进行行李打包、邮寄和留置物品存放工作。

  • 原来,不说再见,才是和母校最好的告别

    四年前拉着行李箱走进校门,我想象过,四年后我会用怎样的方式和这里告别。摄影:沈伯韩、燕雁、罗晓光、任正来、申宏、张端、鞠焕宗、方喆、姜克红、彭昭之、鲁鹏、季春鹏、秦廷富、刘积舜、刘念海、俞方平、张国俊、张振祥、张文魁、孙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