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中国气象事业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从依赖国外到服务全球

2019年12月09日15:4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在回顾和书写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70年的澎湃历程中,风云气象卫星是其中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华章。

  1988年9月,我国首次成功发射气象卫星,第一次有“中国摄影”卫星云图回传地球,表明我国跨入了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自己研制、发射和运行气象卫星的国家行列,有了同时从地面和太空两方面观测大气的能力。

  观众在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观看“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模型。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到今天,我国风云气象卫星为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还建立了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可以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防灾减灾需求,为其启动应急加密观测,并能以良好的观测视角和定制化的高频次区域观测,提供台风、暴雨、沙尘暴等灾害监测预报,服务世界各国的防灾减灾救灾。

  17年摆脱气象卫星数据依赖国外的历史

  从1988年发射成功中国的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到1997年中国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成功发射,我国用了10年时间。

  不但要发射成功,还要让国内外用户愿意用、用得好才行,风云二号前两颗卫星上天后,我国的卫星云图暴露出了地球圆盘图不够圆、动画晃动等问题。时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风云二号地面系统副总设计师的张青山通过各种计算,提出了一个补偿方案,最终使得卫星所观测到的图像很接近实际地球影像。

  中国工程院院士、风云二号地面系统总设计师许健民带领科研团队,花了3年时间最终拿下了高精度图像定位技术。

  从航天领域到气象领域,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打磨”过程后,2005年1月1日,中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第一颗业务卫星风云二号C星云图正式亮相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并开始正式向国内外用户发送卫星数据图像,我国摆脱了气象卫星数据依赖国外的历史。

  最快1分钟可生成一次区域观测图像

  2005年后,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台站开始接收并使用风云卫星云图。2006年到2007年,我国成功开发FENGYUNCast接收系统,分别向亚太地区17个国家赠送了该接收设备,风云卫星数据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对高质量卫星云图追求的脚步在不断前进。2008年,在原单星云图的基础上,风云二号通过多星组网加密观测,开始提供双星云图,将云图的更新时间缩短了一半。

  2008年,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可每日无缝隙获取全球250米分辨率真彩色云图。

  2016年,中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卫星云图最高分辨率达500米,可最快1分钟生成一次区域观测图像。

  “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后,很多发达国家气象部门都主动与我们联系,希望共享资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介绍,在第五届风云卫星国际发展咨询会上,拥有全新仪器的风云四号卫星,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亚洲大洋洲气象卫星用户大会候任主席Allen Huang点名,希望分享资料。

  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气象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气象卫星、雷达等监测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台风路径预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球气候模式性能跻身国际前列,智能网格预报提高了预报的精细化水平,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

  2017年5月17日,中国气象局被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这标志着我国气象业务服务的整体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世界气象中心是世界气象组织(WMO)认定的全球核心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机构,全球目前只有8个。

  如今,除了提供卫星云图以外,中国气象卫星还可定量反演云、气溶胶、海洋水色,获取三维大气结构、“抓”闪电等,实现了更多更强大的功能。中国气象局还建立了风云卫星国际用户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一旦遭受台风、暴雨、强对流、森林草原火灾、沙尘暴等灾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只要申请启动该机制,将第一时间获得“风云”卫星高频次云图及相关定量产品,服务世界。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09日 08版)

文章关键词:风云 FENGYUNCast 全球气候模式 观测 气象业务 气象部门 责编:杨薇薇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精测风云变幻 服务生产生活

    2008年和2010年,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A、B试验星,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升级换代,技术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我国气象卫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2016年12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东半球成像时间由30分钟提高到15分钟,对中国区域可实现每5分钟一次的观测覆盖,最高分辨率从1.25公里提高到500米。

  • 我国风云卫星气象事业开展50周年 在探索中起步发展迅速

    今年是我国风云卫星气象事业开展50周年。据了解,到2025年,我国将继续发展第二代风云卫星星座,计划发射7颗卫星;2025年到2035年,我国将完善第二代并同步发展第三代风云卫星综合观测体系,计划发射14颗卫星。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 风云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杨军:卫星上去了之后工作不长,寿命问题。

  • 从成昆线走出的不仅是中国速度 更有中国温度

    10月1日至8日, 央视新闻 新媒体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坐着高铁看中国》,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 感谢您乘坐 央视新闻 国庆专列,和我们一起感受成昆铁路的前世今生。

  • 猛犸现场丨四大流量齐聚郑州?记者实地探访

    9月19日,网络消息称易烊千玺、周冬雨、吴京、刘昊然、关晓彤、阚清子来到郑州,为金鸡百花电影节拍摄短片,猛犸新闻记者立即出发前往位于郑州中牟的电影小镇探访。据悉,杜少杰曾先后出演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贾樟柯导演的《笑里藏刀》、谢洪导演的《古镇风云》等,其参演的电影《燕振昌》获第三届德国电影节特别奖,电影《柴生芳》获第16届平壤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奖。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那些清华学子过的怎么样啦?

    川西大凉山腹地,有一个举世瞩目的地方——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日前,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跟踪调研学生成才情况,见证了这群有志青年在西昌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上开启新的人生。

  • 风云会神舟 鸿雁问北斗——中国航天那串“浪漫”名字背后有故事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一号完成了绕月探测的目标,嫦娥三号实现了落月与巡视勘察。

  • 荥阳:点亮“夜经济” 释放新活力

    激扬动听的音乐,激情四射的舞蹈,香气四溢的美食……6月20日晚,荥阳市光明荟广场集市上人山人海,“星光夜巷·光明街区”正式启动,慕名前来拍照打卡、品尝美食、挑选礼品的市民络绎不绝。

  • 疫情之下,法律如何应对“不测风云”

    早在非典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就于2003年6月11日发布通知,认定非典疫情及其防控,属于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王轶:不可抗力条款并非基于法律规定产生,而是基于当事人的约定出现,属于合同条款。

  • 中宣部、广电总局紧急协调向湖北、武汉电视台捐赠电视剧版权

    因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多项春节期间文化活动临时取消。为丰富湖北省武汉市等地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作用,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紧急行动,精选《外交风云》《外科风云》《急诊科医生》《在远方》《那座城这家人》《大江大河》《最美的青春》《精英律师》《破冰行动》《飞行少年》等10部优秀电视剧,分别协调这些电视剧的版权拥有方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得闲影业(北京)有限公司、东阳市乐视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杭州佳平影业有限公司、湖南天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北京完美建信影视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曾庆存:与“风云变幻”打交道 攀登气象科学高峰

    央视网消息: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星光璀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