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宋敏
2019年,对家住南阳、在郑州工作的秦涛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南阳终于盼来了高铁开通,到郑州只要1个多小时,周末回家陪娃轻轻松松。”12月18日,秦涛高兴地说。
这一年,可不仅是南阳人秦涛切身感受到便利。郑渝高铁郑襄段、郑阜、京港高铁商合段三条高铁同日开通,郑州至平顶山最快47分钟可达,周口境内高铁站实现“从0到5”的突破;今年全省通车高速公路项目5个共367公里,是多年来我省当年建成通车里程最多的一年……
这一年,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原大地留下了一路的浓墨与重彩。新修的每一条路,新开通的每一条航线,新搭建的每一个5G基站,新实施的每一项水利工程……河南不断强健基础设施网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以奔跑的加速度不断迈向新的跨越。
●“铁公机”齐发力畅通“通道”
12月17日下午5点,记者在郑州见到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简称“还贷中心”)副主任吕小武,他刚从驻马店的项目工地上赶来。
“今年是我省‘双千工程’(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总里程超1000公里)的开局之年,15个项目要全部开工,是我省近年来高速项目开工数量最多、投资额度最大的一年。”吕小武说,还贷中心负责的“双千工程”就有11个,此外还有6个续建项目。
到今年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6967公里,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而三条高铁的开通,标志着我省米字形高铁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一个以郑州为中心的2小时高铁经济圈初具雏形;“三箭齐发”在全国高铁通车历史上属首次,我省高铁总里程达到1728公里,跃居全国前列。
航空枢纽网络日趋完善。目前,分别有55家客运航空公司和21家货运航空公司在郑州机场运营,开通客货运航线分别达到208条和34条,分别通达116个和40个国内外大中型城市。其中,货运已构建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基本形成“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今年前11个月,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达到2673万人次,同比增长6.9%。
如今,河南的交通大枢纽地位日渐巩固,铁路、公路、航空设施和运载能力居全国前列,“通道”不断畅通,加速省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集。
●从“特高压”到“四水同治”
从去年11月开工动员大会,到今年3月浇筑首基基础正式开始现场施工,到7月底线路工程组立首基铁塔,目前,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河南段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施工。
“当前驻马店换流站工程正处于土建工程与电气施工交叉作业阶段,土建工程完成75%,电气工程完成10%;直流线路工程已完成总量的72%,正式转入架线阶段。”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特高压部建设处处长王毅说。
“青豫直流”工程是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该工程达产后,每年输送清洁电量约400亿千瓦时,将有效缓解我省供电紧张局面,有效促进大气污染防治。
建设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特高压解决“能源”问题,“四水同治”解决“水利”问题。
许昌市鄢陵县南水北调蓄水供水工程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引水,一部分引入城市供水厂,另一部分引入调蓄湖。“去年以来实现了供水和补源双重效益。”鄢陵县县长李东岭说。
从“平地行舟”“赤地千里”到丰枯调剂、沃野千里,我省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实施引江济淮、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卫河共产主义渠治理等十大重点水利工程,着力构建循环畅通、多源互补、清水绿岸的河南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今年年底部分地区有望初步实现“河畅、水清、湖净、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多式联运写好“合力”文章
近日,全国首个普通公路5G基站在国道310中牟段搭建完成,可以为过往车辆、行人提供5G应用服务。这是河南加快5G网络建设、深化5G网络应用示范的一个缩影。目前,河南铁塔已在全省建成5G基站9377个,做到5G需求100%高效满足;郑州、南阳率先开展5G商用。同时,持续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
今年以来,我省不断强化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物流强省,变枢纽为枢纽经济,带动全省跑出开放的加速度。
依托河南自贸试验区,我省从政策引领、通道建设、规则探索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全省多式联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物流成本不断下降,多式联运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初步形成。
郑欧国际货运班列“一干三支”铁海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郑州机场打造高效的“空空中转”模式,构建形成国际、国内,全货机、客机腹舱,航空、公路运输衔接互转、无缝对接的货物综合运输体系;建立便捷的空地联运网络,目前已有30余家卡车运输企业航空货运,年卡车航班量达到3.5万班,通达全国70余座大中城市……当前,往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欧班列(郑州)和越飞越广的“空中丝绸之路”,已经成为河南多式联运发展的最好代言。
基础能力建设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更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发动机”。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做好“合力”文章,通过夯实硬基础提升软支撑,推动局部优势、单一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使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再上新台阶。
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原大地留下了浓墨与重彩
“铁公机”
到今年年底,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6967公里,继续保
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三箭齐发”在全国高铁通车历史上属首次,我省高铁总里程达到1728公里,跃居全国前列
郑州机场开通客货运航线分别达到208条和34条,分别通达116个和40个国内外大中型城市
特高压
“青豫直流”工程是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
该工程达产后,每年输送清洁电量约400亿千瓦时
多式联运
郑欧国际货运班列“一干三支”铁海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郑州机场打造高效的“空空中转”模式,构建货物综合运输体系
建立便捷的空地联运网络,通达全国70余座大中城市
12月6日,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尹弘、省政协主席刘伟等省领导在郑州市与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了乡村振兴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并提出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等多项重要任务。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有助于夯实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作为新疆10个未脱贫的深度贫困县之一,策勒却呈现出产业发展热土的新形象:一批工业项目破土动工、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一批产业援疆项目落地生根......
9月15日上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中国网及黄河流域九省区网信办承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协办、映象网执行承办的“中国梦•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在河南郑州正式启动。河南省委网信办主任郭岩松主持启动仪式,并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官方网站正式上线。
9月7日,全市招商引资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招商引资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抓住关键时间、关键节点,以更多精力、更有力举措抓招商、抓项目,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出席会议并讲话。
河南提出提升集群产业链水平,编制重点集群培育方案,到2022年,形成20个左右千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形成4个万亿级、6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侯彦全建议,下一步需进一步丰富包含产业、财政、金融、区域和公共服务等政策在内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政策工具箱,提升政策的普惠性、功能性。
李渊说,创新驱动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和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抓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关于体系建设,《条例》明确,省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显了创新在引领河南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