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12日电(记者周润健)1月25日,将迎来2020年春节。“今年过年真是早啊!”翻着日历牌,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天文专家告诉记者,2020年春节确实来得比较早,但还不是最早的。出现这种“早春节”现象是阳历和农历转换所致。
春节固定在农历的正月初一,但它在阳历中的日期却“飘忽不定”。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个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有366天。而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306天,积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已超过一个月。
若是任由农历和阳历间的天数如此相差下去,那就必然会出现春节在夏天过的现象。为使得春节在阳历的时间能保持相对稳定,调节的方法是在有的年份安排13个月,有两个一样的月份,需要“置闰”。“置闰”的规则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定。
如果上一个农历年没有闰月,那么下一年的春节就会“提前”到来,反之则春节就要“迟到”。由于即将过去的农历己亥猪年是个平年,因此2020年春节就会“提前”。同样道理,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有个“闰月”,那么接下来的2021年春节就会“迟到”。
记者翻阅天文年历发现,2020年春节还不是最早的。最近的2012年春节落在阳历的1月23日,而再早一些的2004年春节则落在阳历的1月22日。
天文专家提醒,尽管春节在阳历日期中的早晚仅是阳历和农历转换带来的正常历法现象,但是公众还是要根据时间变化尽量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西部西北风,其它地区偏北风,全省风力2级逐渐加大到3到4级。夜里到8日白天,西部、南部阴天有小雨或雨夹雪,高海拔山区有小雪;北部多云转阴天;其它地区阴天有零星小雪或雨夹雪。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李梅丛介绍说,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开始。为避免聚集性和输入性疫情等各类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全国多地发出通告,暂停现场祭扫和祭祀。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 2020年2月19日 12时57分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是由冬寒向春暖过渡的时节,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常有流行性感冒发生,公众要格外注意。
天文专家表示,出现这种“早春节”现象是阳历和农历转换所致。为使春节在阳历的时间能保持相对稳定,调节方法是在有的年份安排13个月,有两个一样的月份,需要“置闰”。
“暑退秋澄转爽凉,日光夜色两均长。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公众要注意添秋衣,以防着凉感冒。
当晚风轻轻拂去夏天的燥热,当梧桐叶悄然变了颜色,袅袅凉风,吹来了飒爽的秋天。“处”,是“去”的意思,“处暑”,暑气至此而止,夏天的热烈正式落幕,秋日的美景铺陈开来,“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秋色宜人,秋云飘逸,秋水潋滟,秋日的美景在广袤的大地上如水墨画般铺陈开来,五彩斑斓,令人遐想,让人沉醉。
[唐]王建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曝旧芳茵。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宋]刘翰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宋]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立秋后,不要着凉,多晒太阳,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如果已有“湿邪”侵入,在日常饮食中,还可增加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如玉米、茯苓、冬瓜、薏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