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今日(17日)对外公布,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9.08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
△制图 | 李婷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此前,全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体总人口近15亿。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相当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世界人口翻了一番。
△制图 | 李婷婷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经济规模的提升,意味着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加殷实,更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进步。
△资料图
自2006年以来,我国稳居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5%,比1978年提高24.4个百分点。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意味着我们的经济规模更大,塑造更有利于我们的国际发展环境的能力增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更加巩固。约14亿人口的巨大国内市场,也为世界各国拓展商机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伟说。
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继续扩大 经济社会发展韧性十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王远鸿分析,人均GDP增加,代表可支配收入也在增加。收入决定消费,这就意味着中国消费规模还将持续整体扩大,消费升级也可以持续推进。
△资料图
王远鸿表示,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从长期看,这也为我们跨越小康,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
不过,按照联合国目前的划分标准,中国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水平,只是中国人均GDP离世界平均水平更近了。1980年,我国人均GDP约30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3%;2019年,按照现价美元估算,我国人均GDP大致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0%。
△资料图
“用人均水平考察,我国发展中国家特征没有根本改变。”王远鸿介绍,从投资水平看,目前我国基础设施人均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30%。西部省份和贫困地区交通、通信、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仍很薄弱。从消费水平来看,2016年我国人均居民消费为2506美元,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从消费结构看,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28.4%,仍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说明中国百姓还需要用较大比重的支出来满足吃饭穿衣等基本需要。
许伟也表示,按照世行标准,中国离高收入门槛还有差距,需要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质量的追赶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综合人民日报
表明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三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即2050年前后——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从国际社会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个新奇的经济社会现象,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较典型的有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
在一片农田上建成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彭博新闻社的报道注意到,相比发展速度,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更关注发展的质量。在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瑞银分析师团队认为,公报对科技和创新的强调意味着中国将会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未来将在研发和教育方面加强投入。
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 马吉特·莫尔纳:首先你看这个图表示服务业和人均GDP的关系,(横轴)表示的是人均GDP,(纵轴)表示的是服务业在人均GDP的比重。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 马吉特·莫尔纳:特别是在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对抗疫情,复工复产也是很难。
30年前,党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面向太平洋打出一张王牌,一下子吸引到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9年,我国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进程中又前进了一大步,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成为市场信心稳、底气足的重要基础。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毛同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
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为啥说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