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新形势下,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对于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首要取向
民营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取向,是县域经济中最有活力、最具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在繁荣城乡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莒南为例,民营企业数量、利税、就业分别占工业企业99%、80%、95%以上,中小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莒南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
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了大量扶持发展政策。民营经济以经营机制灵活见长,凭着企业家能够善抓商机、决策迅速、经营方式灵活等特点,使民营经济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发展之势。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推进企业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更是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以莒南为例,全县民营企业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7000多家,规模以上的有305家,充分激发了全县经济发展活力。
民营经济科技创新步伐加快。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一些民营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牌创造,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瞄准高端市场,推出了很多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服务;不少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技术密集型企业正在大量兴起,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兴领域;民营企业的产品结构正从低档次、松散型逐步向系列化、集群化方向转变。以莒南为例,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域内145家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校企合作,这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
民营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环境有待提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民营经济在思想认识上还存有一些偏见,在参与市场竞争、生产要素供给、项目建设和融资服务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搞区别对待,没有一视同仁。政府政策资源优先支持国有企业,并且国有企业出现问题后政府会感觉是自己的事便倾力解决,招商引资也会感觉招引国有企业更放心;但民营企业遇到问题,就感觉应该更多地用市场的办法去自行解决。“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干部认为民营企业家与人交往都带有目的性,表面上对企业客客气气,内心却有所提防,对企业的诉求和问题,为避责而不作为,怕担当而不敢为,不愿靠上帮助解决。
瓶颈制约问题突出。一是融资瓶颈。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受企业自身实力及资信条件的限制,债券、股权和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在民营企业资金结构中十分薄弱,银行贷款仍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多数民营企业账目不透明,信用等级确定困难,加上民营企业经营的变动性及担保问题,使得民营企业的贷款风险大,金融机构不愿意将资金贷给民营企业,因此导致融资难、融资贵。首先,民营企业议价能力普遍较低,尤其是小微企业相对弱势。银行在办理贷款时利率浮动幅度大,加大了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部分小微企业基准利率上浮超过了100%。其次,担保难、缺乏有效抵押物。民营企业普遍问题是产权不明晰,土地证、房产证手续不齐全,无法办理抵押。再次,企业信用风险较大。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部分民营企业运行困难,信用违约比例上升,不良贷款加速反弹,银行部分信贷业务被上级行限制。二是土地瓶颈。随着用地指标越控越紧,各级将有限土地指标向园区集中或重点保障大项目,在投资强度、亩均投入产出等方面门槛过高,大多数民营企业分布在镇街,投资规模小、用地需求相对较小较分散,申请用地、扩大再生产难度很大。三是人才瓶颈。民营企业,尤其是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普遍存在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问题,缺乏后备劳动力补充,传统工艺后继无人,面临青黄不接的断层问题,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员、高级技工等人才十分缺乏。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很少注重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导致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特别是一些企业的会计,会管财但不会理财,会记账单但不懂经营理念,急得老板团团转,却给不出好建议、好想法。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能同时建立起现代管理体系,有的发展到了相当规模仍沿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样的管理模式会对外来人才产生排挤,导致企业“内讧”事件不断。有的企业本来规模很大,法人治理结构却不健全,甚至是很不健全。有的一家“包打天下”,有的一人“唯我独尊”,还停留在创业的原始阶段,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大相径庭,这种管理体制制约了企业发展。有的企业在掌握世贸规则、国际惯例上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下,民营出口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县域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金融等领域发展不足,上市企业数量较少。以莒南为例,30%以上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磨料磨具、石雕石刻、条柳编、花生加工等传统行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装备工艺落后,创新能力不高,市场拓展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对策
破除民营企业发展瓶颈。一是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产业导向、成长性好、创新性强的企业,降低贷款门槛,鼓励各金融机构“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推出不同的信贷担保品种,比如订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同时,加快过桥资金、政府性担保公司建设步伐,解决中小企业短期信贷需求,切实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加大对土地的配置使用力度,鼓励地方根据工业项目产业类型、生产经营周期等因素,采用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方式使用土地,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三是在开展环境整治、安全生产治理达标工作中,根据民营企业行业特点和发展潜力,区别对待,有所侧重,避免简单一刀切。
解决企业发展内力不足问题。一是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加大中小企业高管人员和职工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管理层和职工队伍素质,打造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能带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企业家队伍。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加全国和地方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活动。二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构建产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成立创新扶持基金,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建立产品研发中心、试制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机构,对有愿望、有需要的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智力支撑。三是各级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支持引导民营企业破除“家族式”观念,积极引进优秀职业经理人、高新技术人才等,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加强服务支撑能力建设。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坚决纠正对国企热、对民企冷,对招商引资前热、对项目落户后冷,对外来客商热、对本地客商冷的现象,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本着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主动为民营企业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积极营造“一次办好”营商环境,打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优化市场经营环境。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治理和规范市场秩序,逐步健全新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诚信经营和依法诚信纳税,规范企业行为。三是突出重点扶持。研究制定出台中小企业评价评估办法,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和有发展优势的成长型企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确保有限的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为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山东省莒南县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事关全局和长远,必须持之以恒抓实抓好。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汪洋指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各级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在党委领导下各司其职、群策群力。
对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调查显示,2019年94.60%的500强企业主动实施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入围门槛新突破的背后是国内民营企业在优化规模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培养一支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队伍,是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为有效回应企业诉求,我省积极搭建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路,实现政企良性高效互动。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激发国有企业活力是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面。这将进一步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给以广大中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带来了资金、人力、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困难。总书记的话,既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鼓励和指引,也是对新时代民营经济奋斗拼搏精神的最好注解。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这种情况下,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需要从要素确权、交易单位、定价机制、交易方式以及市场监管等基本问题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