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大幅下放用地审批权限 释放出什么信号?

2020年03月16日19:5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5034

  土地资源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要素保障。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大幅下放用地审批权,赋予了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的用地自主权,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那么具体哪些土地的审批权被下放,落地过程又该注意什么?央视记者独家专访了自然资源部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李炜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朱道林。

  《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

  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

  一、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试点期限1年。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朱道林表示,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前这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尤其放管服这些方面的要求,然后将一些用地审批下放到省级,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总体规模控制下去进行审批,那么这是一种改革的措施。

  《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还特别强调,各省级单位政府要严格审查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等特殊用地的占用,要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土地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朱道林

  朱道林认为这一次是通过将审批权力下放,然后将监管权力收上来,这样的话来解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整个在用地管理,乃至在用地支撑经济发展方面能够起到一种合力的作用。

  “增效”而非“增量”

  专家表示,这次土地新政的亮点是下放用地审批权,但是下放的核心在于 “增效”而非“增量”。《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对相关审批权下放旨在“增效”。通过下放相关建设用地审批权,给省级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使其能够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破解项目用地“落地难”和“落地慢”问题,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权利自主调整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让项目落地速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朱道林对记者表示,它实际上就是来提高各种建设用地,尤其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这些审批的一种效率,或者说过去需要到国务院审批的,这些环节,现在授权由省级政府去进行审批。

  然而,“增效”并非“增量”,《决定》并未对建设用地规模“松绑”。对建设用地审批权的下放,是由于地区发展较快对土地审批速度要求提升,因而建设用地审批放权重在“布局”调整,目的是提高“效率”,而非建设用地规模“增量”。实际上,未来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供应计划、空间用途管制的约束下,建设用地供应的关注重点仍然是挖“存量”,控“增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部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李炜告诉记者,就是要逐步从增量发展要逐步走向存量发展。比如说中央批准的北京市的总体规划,明确北京市的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总量,不但不能增加,还要减少,要一个减量化的发展。

   “放权”而非“放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次土地新政这次放权力度确实较大,但是对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三条红线”的保护丝毫没有放松。

  专家表示,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本质上还是要让地尽其用、地尽其利,促进最为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服务最为迫切、最为需要和最为有效的土地利用诉求,例如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公共卫生应急等公共事业用地需求。

  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的要求没有放松。按照持续加强改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牢固树立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理念,建立耕地保护监督机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此外对于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用途管制的未来执行并没有放松。首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这三条红线没有放松。它仍然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三条红线。

  △自然资源部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 李炜

  自然资源部法律事务中心副主任李炜对记者表示,以后省级政府来批地的话,他也要依照这些要求这些标准来进行。我们原来对于建设用地的规划的管控,计划的调控,包括我们建设用地的审查的标准,包括建设用地、使用的标准都没有变化。(总台央视记者 谭振华)

  (编辑 赵英芝)

文章关键词:增量 建设用地 增效 审批事项 用地审批 朱道林 耕地保护 效率 存量 放管服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财政部: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12月2日,国新办举行财税支持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发布会上介绍,财政部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扶贫资金监管取得显著成效,扶贫资金的安全性稳步提高。

  •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减贫人数超5000万 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力度空前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减贫人数超过5000万,这离不开财政投入的支持和保障。最新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投入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2016—2020年中央补助资金规模达到5305亿元,连续五年每年增加200亿元。

  • 新基建带来巨大赛道升维增量机会

    近日,金融资本研究平台如是金融研究院发布了一份题为《新基建、新动能、新征程》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相关企业已经站在新基建的风口上,将有赛道升维带来的增量机会,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 【地评线】华声网评:用好“互联网”大增量 增添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与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遥相呼应的“互联网岳麓峰会”,终于来临。事实上,已经步入第7个年头,一年比一年受关注的互联网岳麓峰会,只是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进步的一个具体缩影。

  • 河北推动中欧班列提速增量 保障进出口物资运输发挥重要作用

    速度快、稳定性高是中欧班列的运输优势。今年以来,中欧班列以其速度快、稳定性高等多重特点,成为保障进出口物资运输、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物流通道。截至目前,石家庄海关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51列,集装箱4880标箱,总货值9.3亿元。

  • 放宽涨跌幅 扎根版块定位: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鸣锣在即

    (记者李彤)2020年8月24日,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将正式上市。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将“增量+存量”改革同步推进,涉及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

  • 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记者姚进报道:中国人民银行7月31日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2%。

  • 面对挑战,你不孤单

    今年的就业是难关,但是面对挑战,你不孤单,我们一起冲刺“最难就业季”!

  • 澎湃社论丨外贸回暖向好 为世界注入信心

    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上跨国货物联运,今年开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仅仅在6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169列,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进出口数据回暖向好,不仅利好中国经济,更能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注入信心。

  • 河南:21条举措支持“创客”返乡下乡造“饭碗”

    在财税支持方面,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推动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市场化运作,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小微企业。据悉,截至2019年,河南省返乡创业农民工累计达到149.79万人,带动就业人数已突破900万人,1名返乡创业人员可带动约6名人员就地就近就业。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