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
叶柏新依次点开
1个700人
2个500人
1个300余人的
“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医生交流群”
里面弹出近百条来自大洋彼岸的新信息
“医护人员如何自我防护?
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吗?”
“有没有关于新冠病毒儿科病人的文献资料
可以给我们分享?”
“早上正好参加了一个疫苗研发主题的会议
感觉开发真的需要足够的时间”
……
来自全世界的2000多名医生
在群里讨论着新冠肺炎的防控方法
治疗难点和临床治疗方案
叶柏新是一名80后医生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任副主任医师
国内疫情爆发时
他正在美国访问学习
心绪难平的他一边争取尽快回国
一边联系在美国的各个华人团体
把大量医疗和防护物资寄往武汉
3月13日
叶柏新终于回到武汉
入住隔离点后
他决定发动自己在美国的
医生同学、同事
创建一个微信交流群
针对愈发严峻的全球疫情蔓延局势
组织和分享中国医生的抗疫经验
一夜之间
500位中美两国的医生加入
一个群逐渐扩充为两个、三个、四个
分别侧重于医护人员防护、诊疗方案探讨、
学术交流等专业内容
由于人数限制
还有更多来自全世界的医生
无法加入其中
叶柏新联络了微信相关负责人
技术人员专门为他们扩容了群人数上限
从500人升级为2000人
最多可容纳1万人
叶柏新介绍
目前已有2000多名来自全世界的医生加入交流群
已统计的1367名成员中
包括来自美国加州、纽约、
新泽西、华盛顿等地区的621名医生
以及来自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
瑞典、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生
485名中国医生也加入其中
包括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
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武汉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心外科病区主任周宏等
几天前
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教授
通过在线直播带来了首场专题讲座
他分享自己曾感染新冠肺炎后治愈的经验
向全球的医生传递信心与力量
在近一个小时的直播中
张劲农以流利的英文就如何建立特异性免疫
患者抗体、核酸的检测方法及要点、
医护工作者如何防治新冠肺炎
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群友们也就自己关心的防治细节提问
如阿比多尔、祛痰药物的使用
如何治疗轻症病人防止成为重症等
来自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吴医生说
“谢谢张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
我想对一线医生的免疫状况做一个普查
也请武汉的医生提供建议”
“疫情的蔓延
使全球的医生首次聚集在一起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
叶柏新说
武汉的疫情已经趋于平稳
中国的一线医护工作者
向世界传递的不仅是经验
更是信心
记者:喻珮
原标题:这个医生群不简单!微信群专门为他们扩容
次“战友重逢”《生命缘》截图,易凡(第一排左四)和王辰院士(第一排右四)“王院士是我的救命恩人。”12月6日,王辰院士(左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詹庆元(左一)和易凡夫妇共同为“易凡号”ECMO揭牌。
奔走在危重病人身边 疫情期间,张定宇带领同事 誓死捍卫有疫情“风暴眼”之称的
12月4日下午3点半,刘某夫妻二人在用过午饭后,陆续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急忙赶赴扬中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如果一旦发生中毒症状,要立即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部进行催吐,并及时到医院救治。
刚刚过去的11月,见证了新冠疫情在加拿大暴发以来,一项又一项令人瞠目的新纪录。其三,安大略省政府采取了控制疫情恶化的措施,但是每日新增病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依然在猛增。
新药专项构建了以综合性大平台为骨干、单元技术平台(包括药物安全评价平台、药物临床研究平台、资源平台等)为支撑的药物研发创新体系。截至2019年底,卫生健康领域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39项,其中特等奖1项;医学科技论文总量居全球第2位,医药类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首位。
清晨,老挝川圹高原上的南汀村,60岁的阿婆索嗯帮12岁的孙子阿东穿戴整齐,目送他和小伙伴们结伴去上学,露出欣慰的微笑。中企还为村里捐建了诊所、捐赠大批日常药品,从普坤县聘请多名医生和老师常驻村寨,为他们发放工资。
从1992年起,卡麦克每年都率团队来到中国,共带领50批、400余人次专家访问中国,并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团队建立起深厚友谊。2018年,卡麦克辞去美国的工作,和家人一起来到南京,全职担任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名誉主任。
“生命方舟”的掌舵人,就是守护这座城市的“急”先锋。
地处四川省凉山州的喜德县,曾是深度贫困的彝族山区。佛山“组团式”医疗帮扶集中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五家优质三甲医院,结合喜德县当地的需求,将优势医疗力量和资源投入喜德县人民医院。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多个州报告称,受疫情影响,目前当地医院已人满为患,无力接收新病患。新墨西哥州医生 罗希尼·麦基:我们的医院已经满了,重症监护室和普通病房的床位,都快要用完了,就过去几周的数字来看,这个州的医疗系统濒临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