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地评线】秦平:释放文化消费的“+力量”

2020年04月03日12:34  来源:陕西传媒网

5034

  文化消费是扩内需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艺术品位乃至幸福指数都大有裨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文化形态“疫”中寻机,实现了“线下”到“线上”的升级和蜕变。比如,2月23日,全国8大博物馆集体上淘宝直播间开放“云春游”,一天之内就有近1000万人涌入,相当于接待了接近法国卢浮宫一年的客流量。在生产端、消费端、流通端发力,文化消费的“+力量”将充分释放。

  在生产端发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供需错位”。必须在供给侧发力,找准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程度。比如,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可以挖掘本地戏曲、民乐优势,构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生产端发力,不断丰富文化供给,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同时,也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合强劲“文化动力”。

  在消费端发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生产具有拉动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消费作用,一方面要挖掘城市的创意性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农村的多样性文化需求。近年来,乡村文化旅游、乡土特色文创、农村院线红红火火,都折射出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巨大潜力。当然,不同区域的居民文化需求不同,这也已经决定了绝不能“一刀切”,必须准确挖掘当地居民文化需求,提供相应文化产品或服务。

  在流通端发力。文化生产和消费并不能“直通”,如何在两者中间架好桥梁?这就需要在流通上下功夫,打通有形或无形的“堵点”。比如,政府应主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积极搭建文化消费的场所、平台和载体,努力开拓文化产品的市场出口。另一方面,也应通过政策支持、税收补贴等方式,降低文化产品消费门槛。让文化产品和服务流动起来,生产和消费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潜力。

  “互联网+文化”,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基础上,着力开拓文化产品的新型流通渠道,文化消费的潜力将更加充分地释放。疫情发生以来,诸如数字阅读、文艺展示、线上展览、云上课堂、在线培训、互动活动等各种“云服务”,就都为公众提供了种类丰富、品质优异的在线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推进“互联网+文化”步伐,在惠民生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

  释放文化消费的“+力量”,文化产业从业者应沉下身子,倾听基层民意。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打造乡村主题夜游、民俗活动夜间表演、娱乐夜游、灯会、美食街夜游等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与学习性强的夜间经济业态,就激发了文化消费潜力。可以肯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文化产品的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文化消费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秦平)

文章关键词:文化消费 文化产品 文化需求 发力 消费门槛 文化生产 文化下乡 文化形态 +力量 文化产业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奋力前行,建设文化强国(望海楼)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建设文化强国新征程的响亮号角、前行航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底气十足,必将以更加自信昂扬的姿态,在建设文化强国新征程上奋力前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 2020年夜间文化演艺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消费场景可触可感

    传统剧目实现创新和突破,新晋剧目更加潮流,更加贴近市场,营造出市民和游客可触可感的消费场景。传统剧目实现创新和突破,新晋剧目更加潮流,更加贴近市场,营造出市民和游客可触可感的消费场景。

  • 2020年夜间文化演艺涵盖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消费场景可触可感

    传统剧目实现创新和突破,新晋剧目更加潮流,更加贴近市场,营造出市民和游客可触可感的消费场景。传统剧目实现创新和突破,新晋剧目更加潮流,更加贴近市场,营造出市民和游客可触可感的消费场景。

  • 国庆长假观察 | 文化消费回暖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带来重要助力

    长假期间,前往博物馆、展览馆,古老的文物讲述着几千年中华文明。分析指出,文化演出市场复苏加速,假期文化消费集中释放,文旅融合活力彰显,旅游体验再度升级。文化内涵融入旅游发展,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旅游特色品牌,将有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 1000万元!北京发放“观影券”鼓励看电影

    为推动电影市场复工复产,激发消费者观影热情,提振电影行业信心,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电影局、北京市财政局会同北京市文资中心22日启动“千万文惠·点亮京影”主题惠民观影活动,发放1000万元“观影券”,用于补贴北京市民的电影消费。北京市电影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千万文惠·点亮京影”主题惠民观影活动依托于北京市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项目。

  • 【读懂我们的全面小康】文化富有,全面小康的精神动力

    具体来看,文化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发展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范周:近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文化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政府立足于公共文化需求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维护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 上半年文化企业营业收入降幅明显收窄 新闻信息服务增幅超过两位数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企业复工复产也在扎实推进中。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19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7个百分点。

  • “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继续逆势上行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辛佳表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文化企业复工复产扎实推进。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细分行业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2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

  • 文化产业促进法拟规定: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应合法

    据司法部网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草案送审稿)及其说明近日公布,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草案送审稿共设9章、75条,包括总则、创作生产、文化企业、文化市场、人才保障、科技支撑、金融财税扶持、法律责任、附则。

  • 7.6%:文化产业扮靓多彩生活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53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增长“数量”可圈可点——前三季度我国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长7.6%,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速度增长,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