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经济日报:为全球抗疫科研攻关作出中国贡献

2020年05月02日11: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5034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与中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探索实践相互印证,充分表明:人类与病毒较量,必执“科技利器”。中国科技的“硬核”力量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分外耀眼,有力彰显了我国在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储备实力和科技长期积累的深厚底蕴。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面向全国“揭榜”,分阶段推出多种检测试剂产品;迅速筛选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推荐到临床一线救治。就在最近,新冠肺炎国内首批疫苗开启临床试验,我们朝着彻底战胜这一病毒又迈出重要一步。在战“疫”的“主战场”外,从AI测温系统、智能机器人、限流预警平台等新产品助力复工复产,到各种智慧农业的新服务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再到“云签约”等新方式让企业运营从“面对面”转向“屏对屏”……有了科技的全面“护航”,即使面对疫情,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也始终按着“行进键”,且不断积累更好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这就是中国科技迸发出的战“疫”力量。这股力量从何而来?

  力量源自新型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多个领域、多种资源、多方力量的统筹与协调,需要有效组织和有力引导,甚至要以举全国之力推动。为应对此次疫情,全国范围内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迅速组建,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在短期内就取得积极进展,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是我国探索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

  力量源自科技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近年来,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切实发力,一系列夯基础、消梗阻、增活力的真招实招接连落地,使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效率显著提升。这也是科技战线在此次战“疫”中有能力快速响应并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

  力量源自我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庞大国内市场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也是各类科技成果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其释放出的巨大技术需求,可有效降低技术研发成本,为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广泛应用和提质升级的空间。当前,一些传统行业受到疫情冲击,但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等新兴产业却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一大批基于新技术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进入人们视野并开展应用,不但丰富了各领域技术储备,也使我国的科技积淀愈发深厚。

  实践证明,越是面对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越要依靠科技力量的强大支撑。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特别是在推动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需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要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更好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大源头创新供给;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的开放合作,更加广泛汇聚各方面创新资源,当前尤其要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同有关国家分享战“疫”经验,为全球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出中国贡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文章关键词:科研团队 抗病毒药物 疫 举国体制 经济日报 短板 硬核 经济社会 疫情防控 核心技术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双黑洞吞噬恒星罕见天文现象

    记者从安徽师范大学获悉,该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组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

  • 塔克拉玛干沙漠海水稻再获丰收

    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有一片300亩的海水稻田。3年前,袁隆平团队在新疆、黑龙江等试验基地开展海水稻试种试验,新疆的海水稻试验基地就选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巴依阿瓦提乡。

  • 香港各界持续支持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 国安立法显示出国家对香港的爱护和关怀

    连日来,香港各界持续发声全力支持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立法,表达了对恢复社会安定的渴望和对维护国家安全重要意义的高度赞同。”  香港各界表示,当前,香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局面,国家为了维护香港的稳定繁荣,打击分裂国家的少数分子,及时出手立法,具有其重要行和紧迫性。

  • 单思思:分秒必争 科研战“疫”

    单思思是清华大学医学院2015级直博生,疫情暴发后,她104天无休,在科研战“疫”一线争分夺秒、攻坚克难。让单思思倍感振奋的是,3月2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学校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她作为团队代表为总书记做实验演示。

  • 中国各地复工复产加速展开 劳动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劳动之美

    眼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地复工复产、复市复业的工作正在加速展开,许多行业、许多项目正在抢时间、赶进度、补损失。在接收火星探测信号的70米天线现场,科研团队正在“五一”假期加紧进行天线吊装后的调试工作,以确保能够准确接收来自4亿公里之外的微弱信号。

  • 科技部:超10项科研攻关成果被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用于临床救治

    (王国菁)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科研攻关进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孙燕荣介绍,参与科研攻关的科研人员超过3200人,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项目负责人一直奋战在武汉临床救治的一线,这些项目涉及到药品和相应的研发技术共34项。

  •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和对外合作

    “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中,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保持交流合作,深入沟通,并与各国及时共享科学数据、技术成果和防控策略。多米尼加技术专家希德克尔·莫里森近日制作了视频短片,点赞中国使用现代科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 科技部安排3.2亿元科研经费应对疫情 立项当天即拨付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3日透露,疫情爆发后,科技部组织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投入到抗疫一线。一方面,也是不断将阶段性成果推荐给临床救治一线,已经有试剂和药物方面11个阶段性科研成果纳入到《诊疗方案》中。

  • 走近四名抗疫一线的“90后”科研工作者——靠科技和智慧战胜疫情

    2月7日抵达武汉,2月9日进入病区,不到30岁的医学博士董锦沛一边与医院不同科室同事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一边参与临床资料收集及临床试验研究。方丹说,这项成果发表后,关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出现的肝损伤等消化系统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 大熊猫繁育季 疫情期间 国宝大熊猫还好吗?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管部主管 袁博:首先,我们会对每天来上班的所有的饲养员进行严格的体温检测和行程的问询。饲养员在太阳和月亮产房以及运动场安置了大量的“丰容”玩具,陪伴国宝度过这段特殊的日子。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