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往洞镇信地村群众为庭院种植的菌棒浇水(5月18日摄)。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是贵州省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之一,食用菌是当地今年大力发展的扶贫产业。在贵阳农投集团等龙头企业帮扶带动下,这一“短平快”产业正迅速通过林下种植、社区工厂、庭院种植等模式发展起来,帮助解决当地近千名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脱贫攻坚、乡村发展脱贫攻坚、乡村发展是一种长途跋涉是一种长途跋涉唯有坚持,方能出成果唯有坚持,方能出成果唯有坚持唯有坚持才能让我们的家乡永远年轻才能让我们的家乡永远年轻
孙守刚、李亚、甘荣坤、孔昌生、穆为民、徐立毅、徐元鸿、赵素萍、王保存、张维宁、乔新江、戴柏华、王新伟、刘玉江、王战营、钱国玉、龚立群、高体健、谢玉安、顾雪飞、岳中明、习晓军等在郑州或当地参加了植树活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2月6日发布,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面积目前已达6亿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3400万。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
“在我们贫困山区,父母都希望孩子走得越远越好,回来就等于贫困。16岁那年,姚有志走出安徽省岳西县毛畈村的大山,到江苏无锡打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姚有志选择回到了家乡,这个他从小长大的大山深处的小村庄。
2017年,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郝永红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申请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在家里老房子的基础上,建起3个大棚,发展蘑菇产业。” 图为左家湾村村民在郝永红的大棚内务工,制作菌棒,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河南淅川县老城镇下湾村村民 张银花:可以住宿,吃饭,吃农家饭,一年收入个三四万块钱没问题,这也是个长期的收入。河南淅川老城镇下湾村村民 石记英:收入现在是一年比一年好了,以前没有存过钱,现在一年多少能存个几万块钱。
河南淅川曾是河南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同时,它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趁着农闲,淅川县下湾村的张银花正忙着把自家民房改造成农家乐,不久就能开门营业。
题:“在脱贫攻坚这件事上,我们是敢死拼命的”——甘肃脱贫攻坚进程回顾 在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养殖小区,村民李应川给羊喂水(3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脱贫户石玉明曾经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的油茶加工户,靠加工油茶成为当地比较富裕的农户。” 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许多贫困山区正是依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发扶贫产业,取得了非常好的脱贫成效。
(记者刘桢珂)迎着初冬的暖阳,“决胜2020”看四川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凉山,来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中国网记者 刘桢珂 摄 三河村立足资源禀赋,把旧址、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开发彝族文化扶贫主题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