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7月7日电题:农网改造助力乡村脱贫致富
新华社记者李力可、薛晨
“起飞,向前,向左20度,稳住,抛!”带有白色“小尾巴”的小型无人机慢慢升空,朝山谷对面飞去,将牵引绳准确地抛在指定位置……这是近日在四川南充市苦竹林村,国家电网南充供电公司利用小型无人机展放电力线路的场景。
苦竹林村位于南充市嘉陵区盐溪乡,海拔500多米崎岖不平的丘陵地貌让村里发展受到不小阻碍,全村244户村民中曾有36户贫困户,2019年人均年收入10350元。而用不上放心电,是村民心中最大的“苦”。
苦竹林村原有2台变压器供全村用电,但由于山高林深、住户分散,造成供电半径过长,到户电压低。“只要有一户人家用脱壳机打米,全村人的电都要‘打闪闪’(四川方言,指电压不够),住得最远的那几户电饭煲都没法用。”村委会主任唐长江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眼看着周边村庄逐渐实现产业化发展,苦竹林村却被电力不足束缚了手脚,心里很着急。
2020年,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合计投资逾30亿元在四川开展2177个农网改造项目,其中南充市有364个村(社区)进行农网改造,苦竹林村便是其中之一。
自从6月初施工队伍进村开工,唐长江几乎每天要到施工现场去看,“搞得很快,做得也很好,就盼着通电那一天了!”
国网南充供电公司施工负责人姚洪芳向记者介绍,经过此次改造,苦竹林村将新增变压器2台,组立电杆87基,架设高压线路2700米、低压线路10664米,并根据农村房屋新建情况迁移1台变压器。“改造完成后,村民家里再也不会出现用电‘打闪闪’的情况了。”姚洪芳说。
看着架设好的电线,唐长江脸上笑开了花:“电改好了,我们就可以先开农家乐、养鱼,再请专家来规划一下,苦竹林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甜!”
越来越有盼头的还有同在嘉陵区的双桂镇三龙场村。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蚕桑产业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金扁担”。
“老人家,我们发现你家这片桑茶灭蚊灯接触不好,已经为你修好了,以后不用担心采不到优质桑茶,影响收入了。”6月27日,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来到三龙场村桑茶基地了解用电需求、检查用电设备,在修好灭蚊灯后,队员王建军对70多岁的贫困户谢家孝说道。
“蚕桑产业收效快、收益高、收入稳、期限长,桑叶除用于养蚕外,还能够制作桑茶、桑菜、桑叶粉、桑饲料等。”桑茶基地负责人刘辉介绍,基地采用智能化生产后,用电需求不断增大,过去20千伏安变压器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供电公司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基地更换了400千伏安变压器。
“现在有122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基地长期务工,人均年收入能达到1.5万元,不少村民都通过桑茶脱贫致富。”刘辉介绍,目前还有4000余亩桑茶基地正在开发,“新基地产业更多元化、智能化、现代化,辐射范围可扩大到周边5个村(社区)。供电公司已对基地进行了现场查勘,供电方案正在制定中。”
“农网改造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保障。电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广大农村地区将有更多机会让年轻人留下来。”国网南充供电公司副经理钟涛说。
在昨天(19日)的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在能源规划布局、能源项目建设安排上,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特别是优先安排深度贫困地区的项目。农田机井全部通上了电,农业灌溉成本每年节省100多亿元,脱粒机、粉碎机等大功率用电设备走进千家万户。
“截至6月30日,新疆脱贫攻坚重点电网工程按期投运,为自治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国网力量”02:44 群山 沙漠 戈壁构成了新疆独特的地貌
6月21日,玉树称多110千伏II回供电线路带电投运,标志着2018-2020年“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行动提前10天圆满画上句号。3年累计实施的960个项目共惠及省内48.5万户186.3万贫困人口,实现了青海深度贫困地区由“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意见,明确提出21项具体举措,做好2020年能源安全保障。在能源通道建设方面,增加铁路煤炭运输;提升港口中转能力;统筹推进电网建设,2020年完成“三区三州”农网改造升级攻坚任务;推动油气管道建设;稳定进口油气资源供应。
2018年,制定《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在农网改造、光伏扶贫、驻村帮扶三个方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罗文姬 刘君倩 摄)2018年5月,在甘肃甘南夏河,国网甘南供电公司“一区一州”脱贫攻坚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工作受到当地藏区牧民赞誉(罗文姬 刘君倩 摄)
6月28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綦成元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我国将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任务,比原定计划提前1年。綦成元表示,我国将加大投资力度,今年下达农网改造升级中央投资计划36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40亿元,全部用于贫困地区,同时督促电网企业和地方加大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