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经济新方位·下半年工作怎么干)

2020年08月04日10:23  来源:人民日报

5034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指出“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一方面,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专家们认为,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政策实效性,就是要求将已出台的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实施到位、充分发挥功效。

  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实效,就是要进一步凸显‘提质增效’的要求。”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重大项目建设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启动或启动慢了,或者资金使用效率低,补短板、惠民生、稳投资、促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不仅会浪费有限的资金,也有可能贻误宝贵时机。“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优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投向,并重申坚持不安排土地储备项目、产业项目以及房地产相关项目,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指引,能够进一步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就是把财政政策‘注重实效’制度化。”杨志勇说。

  “上半年,累计约41亿元的各类财政资金为深圳市做好防疫抗疫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63亿元专项债资金和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已经到账,用作医疗卫生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为我们强化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深圳市卫健委副主任吴兵说。

  数据显示,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已于7月30日全部发行完毕。截至7月29日,抗疫特别国债资金中已有5105亿元落实到24199个项目,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此外,截至7月中旬,经全国人大批准的3.75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已发行2.24万亿元、支出1.9万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1.86万亿元。

  截至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超过90%,对应对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认为,财政政策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放眼长远,强化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作用,做中长期战略谋划,有针对性地支持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同时,要继续在“精准”上下功夫。今年财政预算收入下降,必须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方面,做好“补短板”,以抓“六稳”、促“六保”,稳住经济大盘;另一方面,要盯住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锻长板”,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以更好应对新挑战、迎接新机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跟踪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等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问绩、更要问责。”白景明说。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新增融资重点支持实体经济

  这几天,在杭州衡利称重设备公司厂区,高科技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年初受疫情影响,年前销售资金没能正常回笼,采购原材料需要支付的货款没了着落。”公司负责人陈建康说。

  一筹莫展之际,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找上门,介绍了支持复工复产的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无需任何抵质押物,全线上办理,还支持随借随还,信用贷款金额可达100万元。陈建康立即线上申请贷款,很快贷款就到账了。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截至5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28万亿,同比增长19.6%,增速创2011年2月以来新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40.9%,延续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是指货币政策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实际需要,灵活、适度调整。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扩大内需提供合适的货币政策环境,满足实体经济需要,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也要考虑物价等因素,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未来货币政策在流动性总量灵活适度的基调下,将实施更多定向性组合政策。预计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将更加倾向于非金融企业,尤其是要保证制造业、中小微、“三农”等信贷资源增速逐步提升。直接融资方面,预计也将对企业发债、上市等提供便利性。

  “应加快落实前期各种政策措施,确保中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明显增强,首贷率、续贷率显著提高。”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还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促进形成集成效应

  “税务部门帮忙联系贷款银行,线上提交申请,10分钟后就收到了预审批通过短信。”湖北乐金电气公司财务人员张克兰说,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度遇到严重资金困难。为帮助更多中小微企业引来金融活水,武汉市税务局5月20日联合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工商业联合会以及6家银行机构,开展银税互动助力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活动,现场为签约贷款企业授信2.8亿元。

  上半年,武汉税务携手17家银行通过银税互动服务,授信87.7亿元,8174户企业获得贷款81.8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53.4亿元,占比68.28%。

  围绕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集成效应”。

  对此,曾刚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要更具系统性,要和就业、产业、区域等具体的、结构性的政策协同配合,让宏观经济政策更具实效,落地见效,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般情况下,不同政策出自不同部门。如果这些部门只是各自独立决策而不能协调配合,宏观经济政策就不能实现最佳政策目标。”董希淼说。

  “形成合力,可以产生1+1>2的效果。相反,有些政策如果单兵作战,效果可能会小于1甚至为零。”杨志勇说,比如财政贴息贷款,对重点行业和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机协调配合,有效解决资金供应问题。这两项政策与就业、产业政策等配合,则能更好实现各类公共政策目标。

  白景明认为,财政政策要通过转移支付、调整支出结构等手段,为产业布局、区域战略等提供资金保障。此外,财政赤字、发债等手段的应用,也要和货币政策协调,考虑货币供给量、资金利率等因素。

  《 人民日报 》( 2020年08月04日 02 版)

文章关键词: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政策 白景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 新网 政策措施 政策目标 实体经济 三农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数字货币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可以预见,数字货币必将高效地满足公众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对法定货币的需求,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信用背书不同,央行数字人民币的背书主体是国家信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的背书主体是互联网企业或商业银行。

  • 前三季度保险业赔付9989亿元 为实体经济增加了风险抵御能力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6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各项措施和落实进展。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3万亿元,同比多增2.6万亿元;保险业赔付9989亿元,为实体经济增加了风险抵御能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中国可以在多方面推进全球贸易增长

    杰弗里·冈本表示,中国采取的大规模防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中国的金融和货币政策也为经济复苏奠定了良好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 杰弗里·冈本: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减缓了疫情危机的冲击,也帮助中国经济快速恢复。

  • 经济复苏强劲 宏观杠杆率增速趋缓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中国杠杆率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宏观杠杆率增幅为27.7个百分点,由上年末的245.4%上升到270.1%。2009年至2017年,宏观杠杆率年均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2017年到2020年,年均宏观杠杆率增幅是8.1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表外融资增长明显放缓,宏观杠杆率保持了基本稳定。

  • 央行又出手!调控汇率预期,意欲何为?

    6月份以来,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升值,市场逐渐形成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并引发了一定的投机行为,加剧了人民币即期汇率下跌,同时也为远期汇率大幅攀升埋下了隐患。可见,当前外汇市场供过于求,如何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下的稳定,如何实现双向波动,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 北美观察丨疫情下的美国经济:美联储孤掌难鸣 频喊国会帮忙

    △《华尔街日报》称,最新研究显示,支出而非低利率,更有助于防止新冠疫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害 《华尔街日报》也指出,最新研究显示,支出而非低利率,更有助于防止新冠疫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害。

  • 北美观察丨疫情下的美国经济:美联储孤掌难鸣 频喊国会帮忙

    △《华尔街日报》称,最新研究显示,支出而非低利率,更有助于防止新冠疫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害 《华尔街日报》也指出,最新研究显示,支出而非低利率,更有助于防止新冠疫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害。

  • 8月份社融数据亮眼 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央行日前公布了8月份金融数据,社融表外格外亮眼。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8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7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79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252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6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74亿元。

  • 8月金融统计数据出炉 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央行9月11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M2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社融规模新增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

  • 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持续改善

    中国人民银行9月11日发布的8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9万亿元;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多增694亿元。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融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M2增速仍然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