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地评线】京彩好评: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要“内外兼修”

2020年08月08日15:56  来源:京报网

5034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有时日,但媒体调查发现,现实阻力仍然不少:守桶员在时,居民能做到规范投放,没人监督就容易随意乱扔;说好的厨余垃圾要破袋,但嫌脏怕味儿的不在少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说明想把垃圾分类这件好事办好并不容易。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垃圾分类涉及生活习惯养成、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诸多方面。如果说其中有些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工作迅速匹配到位,生活习惯的重塑则远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研究表明,行为习惯深植个体的潜意识,悄然决定着一个人90%的日常言行。引导人们跳出熟悉的行为框架,需要“内在暗示-惯常行为-外部引导”三个要素共同作用。以此对应垃圾分类,从长久以来的“囫囵一扔”,到如今的“两桶一袋”,新习惯的培养同样可以参考上述规律来发力。

  所谓“内在暗示”,其实就是个体的内在动力。这源于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依靠长期的宣传引导。就垃圾分类而言,就是要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其中的意愿。绿色环保的道理人尽皆知,但宏大命题并不足以驱动每一个普通市民,必须要和个体生活有效对接。

  在这方面,抗疫动员宣教其实很有启示意义,通过宣传“戴口罩、勤洗手能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率”,生动展示“飞沫在不同距离的表现”,让市民广泛知晓认真防护和个人安危密切相关。垃圾分类的宣教同样应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精准讲清是非利弊,比如此举可以改善蚊虫滋生率、病毒传播率乃至小区空气质量等等。当每一个人真切感受到垃圾分类就是爱护自己,自然会有更主动的参与意愿。

  再看“惯常行为”,意即简单明了的操作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习惯不能被抹掉,只能被替换。如果新路径不够清晰,人的惰性就会萌生,旧习惯便始终占据主导。具体到垃圾分类上,一些人不配合的一大症结正在于操作环节的困扰——“不知道怎么扔好,干脆还按原来的”。这就要求,坚决除旧的同时必须明确布新,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展示“标准流程”,大家才能真正作出改变。

  在日本、德国等国,很多商品在包装上直接标明垃圾所属类别,这就极大降低了分类操作门槛。我们目前的分类指南有没有再简化的空间,小区内分类工作比如桶怎么放、何时收、怎么破袋等细节能不能再优化,都值得进一步考量。

  从“想做”到“会做”,再到“坚持做”“下意识做”,还离不开“外部引导”。这有两大关键,一是用严格的制度法规对乱扔乱丢者予以惩戒;二是用即时的奖励强化人们的新习惯。

  从实践经验看,后者的操作性更强、群众认可度更高、实际效果也更好。在北京一些小区,收集厨余垃圾可以兑换绿色积分在线购物,坚持分类若干天就能领取米面粮油……这些奖励看似不起眼,却给予了参与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更能激发市民坚持下去的积极性,促成“主动分类—获得激励—强化分类”的良性循环。

  关键小事也是治理大事。应当看到,旧有生活方式不可能“一键更新”,新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过程,等不得,也急不得。多点发力、持之以恒,新习惯将一点点建立起来,最终推动北京城市文明再上新台阶。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有时日,但媒体调查发现,现实阻力仍然不少:守桶员在时,居民能做到规范投放,没人监督就容易随意乱扔;说好的厨余垃圾要破袋,但嫌脏怕味儿的不在少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说明想把垃圾分类这件好事办好并不容易。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垃圾分类涉及生活习惯养成、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诸多方面。如果说其中有些能通过政府部门的工作迅速匹配到位,生活习惯的重塑则远非短时间可以完成。研究表明,行为习惯深植个体的潜意识,悄然决定着一个人90%的日常言行。引导人们跳出熟悉的行为框架,需要“内在暗示-惯常行为-外部引导”三个要素共同作用。以此对应垃圾分类,从长久以来的“囫囵一扔”,到如今的“两桶一袋”,新习惯的培养同样可以参考上述规律来发力。

  所谓“内在暗示”,其实就是个体的内在动力。这源于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依靠长期的宣传引导。就垃圾分类而言,就是要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其中的意愿。绿色环保的道理人尽皆知,但宏大命题并不足以驱动每一个普通市民,必须要和个体生活有效对接。

  在这方面,抗疫动员宣教其实很有启示意义,通过宣传“戴口罩、勤洗手能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率”,生动展示“飞沫在不同距离的表现”,让市民广泛知晓认真防护和个人安危密切相关。垃圾分类的宣教同样应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精准讲清是非利弊,比如此举可以改善蚊虫滋生率、病毒传播率乃至小区空气质量等等。当每一个人真切感受到垃圾分类就是爱护自己,自然会有更主动的参与意愿。

  再看“惯常行为”,意即简单明了的操作方法。心理学研究认为,习惯不能被抹掉,只能被替换。如果新路径不够清晰,人的惰性就会萌生,旧习惯便始终占据主导。具体到垃圾分类上,一些人不配合的一大症结正在于操作环节的困扰——“不知道怎么扔好,干脆还按原来的”。这就要求,坚决除旧的同时必须明确布新,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展示“标准流程”,大家才能真正作出改变。

  在日本、德国等国,很多商品在包装上直接标明垃圾所属类别,这就极大降低了分类操作门槛。我们目前的分类指南有没有再简化的空间,小区内分类工作比如桶怎么放、何时收、怎么破袋等细节能不能再优化,都值得进一步考量。

  从“想做”到“会做”,再到“坚持做”“下意识做”,还离不开“外部引导”。这有两大关键,一是用严格的制度法规对乱扔乱丢者予以惩戒;二是用即时的奖励强化人们的新习惯。

  从实践经验看,后者的操作性更强、群众认可度更高、实际效果也更好。在北京一些小区,收集厨余垃圾可以兑换绿色积分在线购物,坚持分类若干天就能领取米面粮油……这些奖励看似不起眼,却给予了参与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更能激发市民坚持下去的积极性,促成“主动分类—获得激励—强化分类”的良性循环。

  关键小事也是治理大事。应当看到,旧有生活方式不可能“一键更新”,新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过程,等不得,也急不得。多点发力、持之以恒,新习惯将一点点建立起来,最终推动北京城市文明再上新台阶。责任编辑:李慧英(QZ0017)

文章关键词:垃圾分类 内外兼修 习惯养成 京彩 破袋 下意识做 坚持做 会做 外部引导 惯常行为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地评线】大洋网评:涵养家国情怀的“山海”之约

    珠江水畔,山海之约。正是家乡日渐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现状、家乡人千里驰援的善举,让孩子们由衷而发这份乡梓情怀和城市认同。2020-12-08 14:25男子私刻公章倒卖公司货物,非法获利80万被刑拘近日,广州增城警方在开展“飓风2020”专项行动中,将李某抓获归案。

  • 生活垃圾分类进展如何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生活垃圾分类列出了时间表:上海、厦门、宁波等46个重点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基本全覆盖,分类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分类处理能力明显增强。

  • 北京垃圾分类实施7个月 立案查处违法行为28840起

    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举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介绍说,截至11月底,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52.74万家次,共发现问题1.79万家次,存在问题率为3.40%;立案查处涉及生活垃圾的违法行为28840起。

  •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江苏扬中:“城管经验+农村自治”开启乡镇治理新模式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乡镇在日趋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乱堆放、乱停车等“城市病”,仅靠镇村两级自治,显得力不从心。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扬中全市城管各派驻中队共巡查上报乡镇市容环境类、违法建设类案件1800余宗,结案率达到95%。

  • 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河南省郑州市陇海北三街118号院建成33年,头顶电线杂乱似蛛网,院里杂物落满灰,下水道一个月堵两三回。陇海北三街片区改造项目成立临时党委,下设5个党组织,分别对应陇三社区、共建单位、职能部门、施工单位、监督单位,逐户上门,多方协同。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