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一名推童车的女子经过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游客入口处。新华社记者王建刚摄
回忆起今年3月那段时日,脑海里浮现的是一段“被压缩、被快进”的光影。美国政府突然大规模变相驱逐美国境内的中国记者,我在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的驻外工作也被迫“非正常”提前结束。
美方给出的期限太苛刻,短短十来天间,我除了收拾行囊,还忙于联络物业、银行、电力、网络公司等紧急处理各种事务。在与常驻联合国的媒体同行话别时,大家都感慨道,联合国总部位于纽约,但联合国又不是美国开的,美国对联合国总部东道国地位的滥用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再次折射出其对国际多边机制的藐视。
这是2020年8月9日在美国纽约东河边拍摄的曼哈顿建筑群,其中包括联合国总部秘书处大楼。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时针拨回到3月2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要求中国驻美媒体裁减中方员工。消息传来时,我正准备参加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记者会。中国作为3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代表团将介绍当月议程。
2020年3月2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安理会3月轮值主席张军(中)在吹风会上向记者讲话。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按照美方公布的期限,我知道,自己可能在10天后就将提前结束任期回国。也许是因为这太有戏剧性而显得有些不真实,我的内心很平静,在会议室认真地听会做记录。
记得当天会议中宣布的一项重要安排,就是举行维护多边主义的公开辩论会。回顾我在联合国跑新闻的两年,多次见证美国与多边主义的决裂。
2018年10月16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一名古巴代表在会议上呼喊口号。美国发起的指责古巴违反人权的一场会议当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遭到数国外交官强烈抗议。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美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近些年却成为了联合国中的“非主流”。在巴以问题、气候变化、伊核问题上,美国的立场与大多数国家相左。
“失道寡助”的美国屡屡在联合国大会上被“打脸”。针对美国搬迁驻以色列使馆,联大通过决议,认定任何宣称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和行动“无效”;联大还连续28年敦促美国终止对古巴数十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
这是2017年12月21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拍摄的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现场。联合国大会当天通过一项决议,认定任何宣称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和行动“无效”。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在多边主义的“圆桌”上不能“美国优先”,特朗普政府则选择“一言不合就退群”。近年来,美国退出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及《移民问题全球契约》的制订进程。近期,由于应对国内新冠疫情不力,意欲向外甩锅的美国政府还宣布要退出世卫组织……
2019年9月24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言。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一名常驻联合国的法国记者在得知美国政府的“驱逐令”后,专程到我们办公室声援说,美国政府不能这么打压记者,这难道符合他们标榜的“言论自由”吗?她还建议,中国媒体驻联合国的记者或许可以请“联合国媒体认证和联络办公室”以及“联合国记者协会”出面交涉,毕竟“你们报道的是联合国而非美国新闻”。
然而,就美国滥用权力,联合国方面与美方有过沟通却也无可奈何。1947年生效的《联合国和美国关于联合国总部的协定》规定,美国应当免费并尽快向会员国有关公务人员发放签证,但美国一再无视其国际责任和义务,反复将签证问题“武器化”。
此前,美国政府已将多名俄罗斯、伊朗等赴美出席第74届联大的外国代表团成员拒之门外;美国政府还对古巴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所有成员活动范围进行限制,禁止伊朗外长在联合国与会期间探视生病住院的本国外交官……
2019年9月25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伊朗外长扎里夫(中)准备出席会议。新华社/路透
我后来了解到,新华社也曾与美国国务院据理力争,从法理上讲,中国公民在联合国工作有别于在美国工作,新华社驻联合国记者也并不报道美国新闻,美国无权对我们实施“驱逐令”。
然而,美方却宣称,“减员令”所涉及中国媒体的记者在美国“境内”工作,就都在美国政令管辖范围之内。更令人愤怒的是,美方还全然不顾新冠疫情下旅行时所面临的困难和健康风险,要求“驱逐令”生效时记者必须立即离境。
2020年3月17日,一名戴着口罩和手套的乘客在美国纽约乘坐地铁。新华社发(郭克摄)
重压之下,我只能拜托同事帮忙抢购机票,还从朋友那里拿到了几个市场上已经买不到的N95口罩。为了降低风险,我在行前谢绝了同行和友人的饯行邀约,只通过电话与他们作别。
经过13个小时飞行,又花了12个小时出舱、流调登记、过关、分流隔离,我们筋疲力尽地抵达隔离酒店。因同机乘客中有人确诊感染新冠,我们作为密接者被安排优先做核酸检测,我还因为喉咙不适在小汤山医院做全面排查。所幸,检测结果为阴性。
这张摄于2020年3月的照片显示的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专门为入境乘客开辟的行李提取大厅。
回想过去几年间,美国政府不断升级对中国媒体的打压,从强迫登记为“外国代理人”,到作为“外国使团”列管;从拒发20多位中国记者赴美签证,再到变相驱逐中国媒体驻美记者。
在我回国之后,美国仍然变本加厉。今年5月,美方宣布将所有中国驻美记者工作签证的停留期限缩短为90天,让中国记者在美国的工作面临极大不确定性。
回国后这半年,我时常回想起在联合国的工作和在纽约的生活,我发现这其中存在的奇妙反差:一院之隔,仿若两个美国。在纽约,我看到的是一个多元包容的美国城市;在联合国,我看到的美国却一意孤行,藐视多边主义,对看不顺眼的国家动辄“极限施压”。
这是2020年7月8日在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前拍摄的“戴”口罩的石狮子。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我接触过很多善良可亲的“纽约客”,比如,不计酬劳为我安装沙发的修理工威利斯,认得公寓楼里每张住户面孔并主动提醒大家收取快递的前台值班员威尔莫思,为我减免医药费并耐心向我解释病情的马丁大夫……
很多美国人也像他们一样,包容、尊重他人,乐于助人。他们并不敌视中国和中国人,很多人还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中美关系、中美贸易的发展,他们关心的是过上更好的日子和实现自我价值,对一些美方政客鼓吹的“新冷战”毫不感冒。
这届美国政府一直鼓吹所谓“美国优先”政策,号称要让美国“重新伟大”。然而,当美国一次次背弃多边主义的时候,一次次从国际责任和义务抽身的时候,一次次大搞意识形态对抗的时候,一次次将国内问题“甩锅”国外的时候,所谓的“美国优先”之路只会越走越窄,所谓的“伟大”只会变得越来越小。
(本文作者系前新华社驻联合国分社记者)
策划:陈贽
监制:周效政
统筹:闫珺岩
在坚不可摧的和平正义力量面前、在真相面前、在光明面前,任何嗜好零和博弈、痴迷穷兵黩武者都是没有出路的 美国是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的国家,又是最卖力气夸大渲染所谓他国军事与安全威胁的国家,实乃咄咄怪事。
8月25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耶路撒冷通过视频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作为美国头号外交官,蓬佩奥个人政治形象的失格,也是过去三年多时间里美国外交形象垮塌的缩影。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在“美国优先”和单边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外交早已沦为“制裁外交”“霸凌外交”。
伊朗外交部10月18日发表声明,宣布联合国对伊朗的武器禁运即日起无条件自动终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接受环球资讯广播专访时表示,这意味着联合国成员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明显否定,美国已经陷入孤立。
9月24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大校答记者问。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加强沟通了解,管控风险分歧,在合作问题上展现善意、言行一致,共同努力推动两国两军关系稳定发展。
格林尼治时间9月20日零时,是美国政府宣称“恢复联合国对伊朗制裁”的“正日子”。”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指出,美国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企图不会得逞,但此举充分暴露了美国蛮横霸凌的作派。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9日在一份声明中称,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中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2015年伊朗核协议达成前联合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已于美国东部时间19日晚8时起恢复生效。
说到底,“美国优先”就是私利优先,是与维持公平正义的国际规则相抵触甚至相对抗的政策取向。企图用种种逆动推翻现有规则体系的美国一些政客终不能得逞,任何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之上的行径终将失败。
“迈克·蓬佩奥是史上最糟糕的国务卿”——《华盛顿邮报》近日发文,通过分析蓬佩奥上任以来的外交表现得出这样的结论。蓬佩奥之流在国际事务中大搞单边主义,推行强权政治,肆意“退群毁约”,正在成为当代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
8月27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8月26日,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就机构对伊保障监督问题达成共识,伊朗自愿向机构提供两处地点准入。赵立坚强调,事实一再证明,单边霸凌只会加剧对抗,只有平等对话才可能弥合分歧。
美方2018年5月已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制裁措施,早已丧失要求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资格。国际社会公认,美方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并对伊朗极限施压,是当前伊核局势紧张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