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芯片、基于北斗三号的卫星天基测控收发信机、“北斗+遥感”全球应用服务平台……8月27日下午,中关村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高峰论坛举行,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多项自主创新成果亮相。
“这颗22纳米工艺芯片尺寸是上一代高精度芯片的1/4,功耗仅是上一代的1/5,能够满足自动驾驶、无人机等市场高端应用的需求,年内将发布上市,2021年上半年实现量产。”在最新技术成果展示环节,北斗星通公司相关负责人指着手里的芯片介绍。
北斗星通2000年9月创立于海淀区,是我国卫星导航领域首家上市企业。2009年正式设立自主芯片研发子公司,从90纳米、55纳米、40纳米、28纳米到目前,已经开发了10多颗芯片。此次亮相的22纳米工艺芯片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颗芯片主要应用于具有定位功能的设备上,包括共享单车、智能手环、无人机等等。它的能耗是上一代的1/5,意味着待机时间更长,对于定位产品来说意义重大。”这位负责人表示。
北斗星通是“中关村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领军企业。2012年10月25日,该基地正式落户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永丰产业基地。
“中关村科学城拥有发展空天产业和空天经济的独特优势和雄厚基础,全国一半以上的航天领域院士及专家,航天科技、科工等国家队领军企业和顶级科研机构在这里聚集。”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科学城北区,以航天城为核心,集聚了航天五院等科研机构和北斗星通、航天恒星、航天宏图、合众思壮、四维图新等导航和位置服务企业,以及银河航天、千乘探索等商业航天创业企业。
今年5月18日,海淀区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展行动计划》以及《关于中关村科学城新时期再创业再出发提升创新能级的若干措施》。在空天产业方面,海淀区将紧抓卫星互联网发展机遇,打造空天产业创新集群,大力发展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的卫星应用及航天器研制优势产业,未来三年内形成500亿元规模的空天产业。
陈高宏还记得,当年在浦东开发办那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就挂着一句话:“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这种重大项目的建设也倒逼政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未来这将是上海浦东新的速度。
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在长沙市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书记深情叮嘱“山河人”:“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深圳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广东之行的重要一站,在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自主创新有着更鲜活的例证。
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建设领域中,使用碳化硅单晶作衬底生产的芯片被广泛应用。走进碳化硅单晶生产车间,一排排生长炉整齐排列,2000多摄氏度高温的炉腔发出柔和的橘红色光亮,一块块碳化硅晶体在静静生长。
”8月3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经济特区40年@治理现代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总结座谈会上表示。图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发言。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上旬举行。据了解,环境服务展览以“绿色技术引领绿色发展、环境服务保障健康家园”为主题,主要展示高精尖能源环境技术应用和城市环境服务智能系统。
7月31日19时12分,120岁的秦皇岛南山头灯塔如约亮起。”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灯器已赶超国外,南山头灯塔目前使用的LED航标旋转灯器集通信终端于一体,最大射程由原来的20海里增至27海里。
7月12日,三峡福建海上风电集控中心工作人员在调试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施工人员在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安装现场忙碌(6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北斗,早已深刻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随着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升空,不仅圆了航天人的北斗梦,更圆了中国人的导航梦。届时,中国科技将更广泛地为世界人民提供服务和方便,与全人类共享科技发展“盛宴”。
编者按:5月10日,2020年“中国品牌日”如期而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打造要综合发力,发挥品牌、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的作用,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打造,需要发挥各行业的力量,各行业也需要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支撑行业整体提质增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新一代数字技术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譬如我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正在飞行的无人机,在这次疫情中展露了“十八般武艺”,不仅能完成大面积、高质量消杀,还能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视和喊话;在火车站、机场等人流聚集区,消毒机器人大显身手,用它进行消杀,既快捷又能避免感染风险;急需的医疗物资、各地援助的生活物资,也可以通过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快速送往医院……而这些 “黑科技”背后,离不开我国自主研发的定位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科技是国家安全保障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