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个丰收之年,但丰收来之不易。面对突袭而至的新冠疫情,我们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推进粮食生产;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涝灾害,我们众志成城全力抗洪,抢种补种打好粮食生产“保卫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14281万吨,比上年增加121万吨,增长0.9%,夏粮“成绩”创历史新高。
秋粮占我国全年粮食比重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粮食生产重中之重。从生产看,秋粮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目前长势总体正常,如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各地加强田间管护,仍将是一个丰收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伴着丰收的喜悦,中国农民正携手走在摆脱贫困的路上,与全国人们一起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这背后,农业科技的进步成为重要支撑力量。
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促进全国水稻单产和总产实现历史性突破;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让马铃薯平均亩产达3200公斤,比普通滴灌亩增产16.36%,化肥施用量减少20%,经济效益增加15%以上;“稻-鳝-蟾复合种养模式”比单一水稻模式增效3倍;耐密高产广适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超1亿亩增收粮食53.1亿公斤,实现抗逆和耐密性的协同改良,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草地贪夜蛾防控科研攻关为“虫口夺粮”提供关键支撑;“优薯计划”可为我国每年节省1000万亩种薯繁育用地;“中麦578”平均亩产841.5公斤创黄淮麦区高产纪录;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播助力产区平均亩产达313.4公斤;小麦-玉米轮作高效施肥技术每亩可节肥40元以上……“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推进“藏粮于技”科研攻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实现丰收。
在这秋分时节,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让我们和广大农民一起,共同庆祝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享喜悦。
出品: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学会 光明网
近年来,从海水稻接连突破亩产6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大关,到“巨人稻”等新品种问世,中国水稻不断带来惊喜。奋进新征程,我们坚信,中国人民有能力把粮食安全紧紧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丰收的硕果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今年7月1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报告,因为疫情引发的粮食出口供应链断裂,饥饿人口比往年新增了1.3亿。据农业农村部评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脱贫户王洪岩在干农活(11月4日摄)。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8日电 题:互助互利,小甘薯带来甜蜜日子——内蒙古奈曼旗互利村闯出产业致富之路 ”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村民安玲玲在直播售卖粉条(11月3日摄)。
题:互助互利,小甘薯带来甜蜜日子——内蒙古奈曼旗互利村闯出产业致富之路 ”付永久兴奋地说,互助互利让一个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未来的甘薯产业肯定越做越大,村民的日子也一定越过越甜蜜。
图为1994年,尼玛扎西在西藏农科院工作时的照片(资料图)。中新网拉萨11月3日电 题:西藏农民眼中的尼玛扎西:他是扎根田间的“青稞博士”西藏农科院 供图 2020年8月30日,尼玛扎西又一次带队前往阿里下乡,参与西藏新一轮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
11月2日,在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衡南试验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将稻谷装袋。在离试验基地200多公里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90岁的袁隆平院士通过视频连线了解现场情况。
【新华社长沙11月2日电】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其中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90岁的袁隆平院士与测产现场进行了5G视频连线。
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突破亩产3000斤,这在普通生态双季稻属于重大突破。
(记者 刘麟 谢瑶)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亩产3061.52斤,再一次刷新杂交水稻亩产纪录。
(记者何勇)11月2日,湖南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传来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测产结果公布,晚稻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