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家挺困难的,现在开了农家乐饭店,一天最多的时候能接待一百多人,一年收入是20万左右。”家住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浩日彦艾勒嘎查的村民白秀花告诉记者。
花吐古拉镇浩日彦艾勒嘎查是科尔沁左翼中旗西部地区较为贫困的乡镇,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04户,2810人。
白秀花的儿子正在厨房做饭。齐浩男 摄
“因为我们附近有旅游景点,今年国庆节期间来吃饭的游客也非常多,农家乐里都坐满了。”白秀花的儿子儿媳也在这里一同经营农家乐,店里的服务员也都是嘎查的村民,干一月的活儿也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白秀花口中的旅游景点,就是浩日彦艾勒嘎查20公里外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孝庄园文化旅游区。花吐古拉镇党委书记石斌告诉记者,依托孝庄园文化旅游区,浩日彦艾勒嘎查这些年积极发展以农家饭菜和蒙古族食品为主的 “农家乐”,每户年盈利均在50万元以上。
白秀花接受采访。齐浩男 摄
在经营农家乐的同时,白秀花也会种一些玉米,今年也有8万斤的粮食收成,加上农家乐的20多万收入,一家人的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白秀花高兴地说:“现在我的日子过得好了,家里不忙的时候我也会到附近的广场和大家一起跳舞,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花吐古拉镇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重点推进落实节水农业、肉牛养殖、庭院经济、生态产业、光伏发电等五大方面的产业扶贫,尤其是发展庭院经济助推脱贫方面,花吐古拉镇结合本地区农牧户居住分散、庭院闲置土地面积大的实际,旗委政府统筹研究,提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提升效益、改善环境”的目标,全面推行“小果园、小田园、小菜园”的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真正把农家“小庭院”建成了致富增收的“小产业”。
目前,花吐古拉镇904户贫困户“庭院经济”实现了全覆盖,并且在浩日彦艾勒、柏林艾勒、韩家窝堡等嘎查村打造了“一村一品”的产业链模式。截至2020年10月,花吐古拉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群山环绕,林茂泉清,河南省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就是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河南省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村风光(中国日报网 吕佳珊摄)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里罗城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挖掘乡村红色文化,发展旅游业,建设美丽乡村道路48公里,不仅实现村村通,还连接了山外的世界。
一个秋日的清晨,记者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城出发,翻越连绵陡峻的高黎贡山,中午时分,抵达“原始秘境”——独龙江乡。2018年,独龙江乡建成了400千瓦柴油发电及200千瓦储能系统,实现水电、柴发、储能多能互补的微型智能电网,为独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今年34岁的武磊是民权县绿洲街道办任庄村的村民,2017年,在外务工的他返乡创业,也见证了这几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民权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黄河故道生态走廊”保护性建设规划,使民权黄河故道走上生态环境优化、提升之路,这也给任庄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临河区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7.16万元,为84户2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增基础母羊408只、基础母牛8头、猪26口、鸡177只进行奖补,户均年增收1500元。联丰村三组村民张慧琴利用自己院落里的2亩果园办起了农家乐,农家乐年纯收入7万元,果蔬采摘收入1.4万元,再加上20多亩土地流转收入,年收入超过10万元。
东闹峪村党支部书记韩成伟介绍,受益于短线产业,2019年,东闹峪村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获得淡水养殖分红2000元,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获得光伏发电分红3000元;当年就有103户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51%。
铸魂路、红军食堂、红军阅兵台、红军后方医院……从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中心出发,经过7公里的车程,盘山而上,引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画在白墙上的红色图画,这里是平均海拔900多米的吴地村。
“进了徐州府,先喝二两土”,作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徐州一度靠牺牲环境发展经济。5年来,我国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李映民 吉秋霞)正值秋收时节,新疆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尔旺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喜获丰收,500只羊陆续出栏,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这一次集中出栏将收入65万元。
沙赫布兹来到安徽省霍山县 巍巍大别山 主峰在霍山
骆驼之于沙漠,向来都是一道独特风景。在科尔沁沙地东南边缘的草甘沙漠,每到旅游季,常英、李顺和他们的骆驼就会特别忙。“现在天冷,旅游的人不多,我们就没把所有骆驼都牵到景区来。这三头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