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演变

2020年10月25日14:34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5034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黄辉

  重阳佳节来临,极目皆美景,不妨登高而饮,赏黄花,享糕饼。古往今来,我们在这熟悉的情景中感受先民的悲欢,也融入自己对美好情感、幸福生活的寄托,最终汇聚成河,形成了延续千年且内涵丰富的重阳习俗。

  重阳最初得名,与日期相关。古人认为“九”为阳数,根据《易经》“以阳爻为九”的说法,夏历九月九日包含了两个“九”,所以叫“重阳”或“重九”。而且,登高、赏菊、佩茱萸是具有标志性的民俗活动,重阳又被称为“登高节”“菊花节”或“茱萸节”。近代以来,我们国家将重阳传统的祭祖与祈寿文化延展,与孝亲尊老的社会需求建立连接,赋予其“老年节”的新标签。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流传最广、接受度最高的是源自辟邪消灾的传说。南朝《续齐谐记》中,记载了东汉人恒景向仙人费长房学道的故事。“长房跟他说九月九日会有大灾厄,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可消此祸。恒景一家按此法平安地躲过了灾祸,而家里的鸡狗牛羊却无一幸免。”由此,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的习俗就广为流传,并在不同地域的沿袭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

  另一种观点认为,重阳源自“吉日”的欢庆。魏晋时期,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提及,“‘九’‘久’谐音,九月九日便是‘久久’,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民间认为是良辰佳日,往往摆宴会友共祝健康长寿”。还有人,对此持模糊态度。例如,汉代《西京杂记》曰:“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相传自古,莫知其由。”虽然重阳起源于“吉日”或“厄日”的真实性不可考,但其习俗并无太大差异,都是登高聚会、佩戴茱萸、饮菊花酒,都体现了先民避祸趋吉、追求幸福生活的理念。

  辟邪禳灾的功利观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传统社会,古人通常采用巫术的方式来认知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关系。除了恒景学道驱邪的传说,晋代周处《风土记》也记载:“九月九日……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除恶气而御初寒。”又曰:“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祓除不祥。”至宋代,《梦梁录》依然记载了以菊花和茱萸“消阳九之厄”。在以上习俗中,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都是辟邪禳灾的手段。所谓巫医同源,我们也可以从中一窥古人的中医智慧。茱萸香味浓烈,中医认为它具有驱虫去湿、治寒祛毒的功效,在重阳冷暖交替之际,无疑对预防疾病有积极作用。而菊花酒,自古就被视为养生的吉祥酒。明代《遵生八笺》记载,菊花酒是当时盛行的健康饮品。所以,无论是神秘的巫术辟邪,还是药食同源的中医养生,都是先民辟邪趋吉的观念表达。

  祈寿纳吉的美好愿景。追求长生、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梦想,这在我国的民俗、艺术中有着充分体现。在具体表现上,通常采用谐音或观物比德的方法进行创作。例如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阐明了“九九”与“久久”的谐音关系,并将百花萧瑟、菊花独荣的自然现象与长寿建立对应联想,由此赋予重阳和菊花长寿延年的功利色彩。同时,登高活动也具有“步步高升”的寓意,象征着摆脱人生厄运与低谷,从此获得顺利的发展。此外,宋时重阳还有吃菊花糕的风尚,“糕”与“高”谐音,寓意“万事皆高”,通过糕饼的分享和食用,来寄托人生万事顺遂的美好愿景。

  敦亲睦友的民情风俗。汉唐之后,重阳节的巫术色彩日益淡化,世俗化、娱乐化的属性得以凸显,基于血缘、姻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的互动日益丰富,成为调节、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节点。因此,重阳在敦亲睦友、和谐社会的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寻常家庭通过共同登高、宴饮来增进成员之间的情感;亲友之间也有互赠糕饼的传统,相互表达“高升”“顺遂”的祝福。明代《宛署杂记》,则记载了重阳节新嫁女回娘家的习俗,必“以面为糕……共食之”,以此来强化家族的凝聚力。此外,不同地域的社会互动也有差异。比如河南、山东等地将重阳视为拜师和看望师傅的节日,有“隆师”的习俗。其他地区也有相互宴请、访友送礼、吟诗雅会、祭祖祀神等区别。总之,这些活动已经超越了传统巫术信仰的层次,成为维系社会良好关系的重要纽带。

  敬老孝亲的时代内涵。虽然传统重阳并未明确提出“敬老孝亲”的口号,但不可否认,祭祖、祈寿等习俗都含有尊老的文化基因。只是随着“西学东渐”,以及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变革,重阳节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传统文化复兴,重阳节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2006年,重阳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时至当下,爱老、敬老、助老的新民俗正在形成,接续了传统重阳的内在精神,并有了新的内涵。

  今年以来,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健康与平安的可贵,感受到社会互助的温情与力量,认识到陪伴和理解对亲情的价值所在。而这,恰好是重阳节“敬畏生命”“和谐社会”“敬老孝亲”的文化内核。(黄辉)

文章关键词:重阳节 登高 菊花酒 茱萸 祓除 文化基因 吉日 文化内涵 辟邪 和谐社会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2020全国“敬老月”《快乐之约》公益晚会隆重举行

    10月25日不仅是重阳佳节,也是一年一度的老年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树立和培育积极老龄观,全方位展现新时代老年人健康、活力、昂扬的精神风貌,2020全国“敬老月”——《快乐之约》公益晚会于10月25日晚,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八号演播厅隆重举行。

  • 河南宝丰: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10月22日下午,平顶山市宝丰县民政局组织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活动,局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42名退休老干部家中,为他们送去了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福。 此次重阳节慰问活动不仅让退休老干部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也进一步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郑州国泰社区居民老少齐欢乐

    十月精神爽,晚菊从容傲冰霜。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正值重阳佳节来临之际,10月25日上午,郑州市国泰花园社区党支部在国泰一品小区广场开展了“敬老、爱老、感恩”为主题的“我的节日”九九重阳文艺汇演活动。

  • 岁岁重阳九月九,家国情怀总如一

    发轫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的传统佳节,本身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节日形态,重阳节由此形成了一种对年老者崇拜的文化心理。节日中蕴含的人文理念,几千年来薪火相传、代代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体现着对家国情怀的认知与追求。

  • 人民领袖丨重阳节,感受习近平这份别样牵挂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总书记一直以来的深切牵挂。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托老所同老年居民亲切交谈。

  • 重阳节将至,听老一辈医者讲讲自己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积累的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几十年如一日,回国后的李桓英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造福无数患者。

  • 图说: 重阳节应该怎么过才有意义?

    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吟诵王维的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我国第六个法定老人节,不在爸妈身边的,给爸妈打个电话,聊聊家常,叙叙亲情吧!

  • 西安:欢声笑语迎重阳

    10月23日,老人们在西安市大明宫街道明园社区欣赏迎重阳文艺演出。10月23日,西安市大明宫街道明园社区通过文艺演出、集体生日等活动,与社区老年人共迎佳节,积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 情暖重阳节郑州公交党员志愿者走上街头免费为老人理发

    “来来来,小伙,帮我理理,我三个月没理发了。”10月22日上午,郑州街头,几名老人排队等待“理发”。

  • 八旬老人重阳节吃了块重阳糕 窒息死亡

    今天是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又恰逢重阳,不少市民朋友会吃“重阳糕”,吃了糕,就表示登高消灾之意。早上七点半,余杭五院急诊导医台的电话响起,是120打来的,一位老人窒息需要急救,五分钟后送达。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