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拥有194公里长江干流岸线的芜湖,始于江、兴于江,也患于江。
过去,“只重速度、不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造成污水排放失控、采砂捕捞过度,导致长江生态环境恶化。如今,芜湖紧跟国家战略决策部署,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芜湖市深入开展长江干流岸线清理整治工作,共清理整治非法占用岸线项目216个,清理释放长江干流岸线约26.5公里,清理出滩涂陆域面积约243.5万平方米。
芜湖十里江湾(中国日报网 许聃摄)
为巩固长江岸线整治成果,芜湖市委、市政府谋划建立“智慧长江”管理系统。希望通过集中化管理长江大数据,智能识别长江非法捕鱼、非法采砂、非法倾倒垃圾、长江水环境污染等违法事件,及时发现并预警,切实提高长江违法事件智能感知能力,开创“一张图”式全要素综合管理模式。
目前“智慧长江”已上线一期水清岸绿监管平台,该平台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底图,涵盖包括沿江1、5、15公里三段线内的项目、企业、园区、岸线、湿地、林地等方面地理和经济数据,按照“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通过历年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反映长江芜湖段水清岸绿工作成果,同时对长江芜湖段岸线的企业(园区)搬迁、植绿复绿、湿地保护、水源地保护、等进行监管,尤其将长江芜湖段岸线和1公里内区域作为重点监管区域。
“一期水清岸绿监管平是以遥感卫星影像为对比的,一般两个月更新一次遥感卫星影像, 在更新的基础上, 平台经过一定算法的前后对比, 汇总导出影像上产生变化的位置,形成一个调研报告。”芜湖市发改委基础科何欣介绍,“涉及到哪个部门的管辖范畴,我们就将它立刻推送给相应的部门,并在系统内追踪处理结果并反馈,实行一个全方位的闭环监管。”
目前的一期水清岸绿监管平台是以智能化识别为主。在一期平台的基础上“智慧长江”管理系统正在开发二期平台,希望在整合海事、水务、交通、农业、生态等相关数据资源的基础上,结合高清探头、雷达、北斗卫星、遥感卫星、传感器等硬件设备采集数据,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算法实时分析,对禁渔、禁砂、打击倾倒垃圾、预防水环境污染等工作进行辅助识别并预警,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全区域、全流程、24小时不间断监管,建立一个涉及长江统一协调的“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 基本清理掉了长江岸线上的非法占用项目。”何欣说,“我们能在2015年的遥感影像上看到很多黄色部分,那些原先是长江岸线的堆沙。 在2017年6月到12月间,芜湖市对非法砂场进行了清理整治,通过遥感影像对比可以看到,2018年,岸线上的目标对象已经完全拆除。2019年以来,芜湖市也一直在全力推进长江岸线复绿造林工作。”
环境在改善,理念也在嬗变。以江水为镜,可以鉴得失;水清才能发展优,岸绿才有幸福感。
12月4日,记者从2020年全省四水同治工作推进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四水同治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2018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河南水利现代化动员大会。
时隔多年见惊喜,2020年11月24日上午,南通五山景区外江面再现江豚戏水。生态优先,绘就滨江美丽画卷,滨江地区江面宽阔、烟波浩渺,葱茏叠翠、临水而立的五山,则如绿巨人般拱卫着沿江生态。让长江再现一江清水、两岸葱绿,是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的动人旋律。
但另一方面,益阳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任谢移科也告诉记者,这几年,一面是野生鱼数量逐年减少,一面却是水产品养殖市场深陷低迷。目前,益阳市正在大力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在形成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地区发展环保型、自动化渔业,推广普及高效生态的水产健康养殖方式。
河水清幽、芦苇轻摇、绿草如茵……10月23日,大河网记者随同“行走大运河”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步入焦作大沙河公园,如同走进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千百年来,大沙河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繁华与变迁,然而沙河盛景也曾一度消逝在历史长河里。
淮河王家坝闸开闸泄洪,洪水通过王家坝闸涌入蒙洼蓄洪区(7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这是10月16日拍摄的安徽省颍上县沿淮水利生态景区——五里湖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
但金汇镇一群善于“找茬”的河长们,却硬要努力打好水天一色碧水攻坚战。经过一个多月的集中巡河,“二级河长”共发现300多个问题,并得到了现场处理,“一级河长”协调联动解决65个问题,水清岸美工程覆盖金汇全镇。
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一站站灯火扑来,像流萤飞走,一重重山岭闪过,似浪涛奔流……”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看巨变 看幸福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据了解,洪埠乡龙港村在做好人居环境治理的同时,坚持做好“两篇文章”:一是让百姓生活宜居美起来;二是注重发展乡村产业让百姓生活富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