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会师之地将台堡(西吉宣传部供图)
央广网银川11月18日消息(记者廉军)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16日晚间发布公告,同意西吉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宁夏9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标志着宁夏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以解决,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
西吉县城俯瞰(西吉宣传部供图)
宁夏人口最多的西吉县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回族等少数民数占比58%,是宁夏唯一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作为宁夏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县,50万干部群众全员参战、合力攻坚,找准了致富路径,斩断了穷根,全县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新貌(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西吉县扶贫办主任苏占成介绍说,干部苦帮和群众苦干是统一在一起的,全县295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第一书记和工作队,885名干部长期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倾注了非常大的心血;全县6000多名干部每人帮扶5户贫困户,32000多户实现了帮扶全覆盖。可以说脱贫攻坚工作向党和政府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养牛大户(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全县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共同发力,精准施策、精心培育形成了以马铃薯、草畜和劳务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全县肉牛饲养量42万头户均5头,种植马铃薯80万亩户均10亩,农村劳动力今年转移就业近13万人。5年来累计脱贫2.4万户10万多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0416元。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基本医疗参保率均达100%,道路硬化、农村安全住房、饮水、动力电、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
农村回族妇女办起饲草加工厂(央广网记者 廉军 摄)
宁夏扶贫办副主任刘学智表示,西吉县摘帽后将不摘责任、政策、帮扶和监管,继续做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等重点工作,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宁夏脱贫攻坚的成果,必须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评判、中央考核和媒体监督。这是对全区扶贫工作提出的最全最硬的要求,每一个扶贫干部都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以过硬的质量打赢脱贫攻坚的收关之战。
11月23日,贵州省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意味着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兑现“五年之约”。近年来,不少国际人士亲自来到中国,深入陕西、云南、贵州等西部腹地,亲眼见证了中国脱贫攻坚的真实历程。
张亮是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职业中学的一名贫困学生,现正在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实习。“今年已经是西吉县第三年组织职业中学学生赴闽顶岗实习,这是闽宁合作助力教育扶贫的一项有益探索。
尽“莆田所能”补“西吉所需” 1996年,在党中央作出东西部结对帮扶的战略部署之下,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福建莆田市黄国福老师在西吉中学支教 黄国福来自福建莆田市,今年是他第二次来到西吉支教。
“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被称为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这个“西”,指的就是宁夏的西吉县,是宁夏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区。固原市西吉县涵江村驻村第一书记 秦振邦:我就想,我要俯下身,安下心,我在烂泥滩做不出一番事业我就不会走。
作为用工需求大市,浙江金华是重要的劳动力输入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金华市主动发力,通过“一人一档”精准帮扶,让11万多名贫困人员在金华实现稳定就业,为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新华社银川9月17日电 题:“苦焦”西吉变“润”了——宁夏最后一个未摘帽贫困县战贫纪事 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为了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西吉县结合“四查四补”工作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过去,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限制了鹞子川村农业发展,耐寒、耐旱、耐瘠薄的马铃薯是村里为数不多的作物之一。近些年,西海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鹞子川村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饭桌上的菜式逐渐多了起来。
【举措】结合实际,西吉县开出产业结构调整良方,重点向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倾斜。县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马铃薯、杂粮、油料作物,每亩补贴100元;种植“陇薯7号”、青贮玉米等优新品种和优质苜蓿,每亩补贴200元;种植低效农作物,不予补贴。
盛夏时节,绿树掩映的龙王坝休闲山庄里,一孔孔窑洞宾馆颇具西北特色,农家餐饮中心、草莓采摘园、乡村科技馆里游人如织。现在的杨慧琴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她是龙王坝休闲山庄的收银员,还是经营着3间客房的民宿老板娘,每年收入3万元以上。
记者在宁夏西吉县已经转了好几天。“干农业就是吃辛苦,利润低”,苏静板起指头算起来:拿去年来说,园区设施农业纯收益150万,有机肥70万,出栏300头牛90万,园区毛收入300万左右。”西吉县扶贫办主任苏占成表情舒展: 首先它是西北乡村经济振兴的“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