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聚焦夏文化研究传播 专家学者研讨加强二里头遗址考古

2020年11月25日11:26  来源:中新网

5034

  座谈会会场。 孙自法 摄

  中新网洛阳10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二里头遗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走向世界、融通国际”“下一步要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做好二里头考古规划”“二里头遗址考古迫切需要加强力量扩大规模,发掘更多夏文化的信息和证据”……

  陈星灿研究员主持座谈会。 孙自法 摄

  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和洛阳市政府共同承办的“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学术座谈会”,10月9日下午在洛阳即将迎来建成开放一周年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主持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夏文化研究传播,就进一步加强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展开交流与研讨。

  赵海涛副研究员做主题发言。 孙自法 摄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说,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和夏文化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实证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中之重。61年来,通过持续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已初步揭示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早期国家分布范围、资源来源、交通网络、控制系统和规划结构,确认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中晚期遗址。

  他指出,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二里头遗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传播中,目前还存在许多重要考古遗存尚未得到充分发掘,不少考古资料整理亟待完成,攸关夏文化的系统性、多学科研究还不够,在一些核心问题上的研究尚有空白点等不足,因此需要在二里头遗址夏文化考古发掘研究上下更大工夫,付出更大努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二里头遗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走向世界、融通国际。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副研究员做《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主题发言说,通过持续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二里头遗址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双轮车辙、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最早的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群、最早的国家祭祀场和祭祀区、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最早的青铜神器群、最早的青铜兵器等一系列“中国之最”。其中,二里头宫城建筑和都邑整体以“九宫格”的宏伟气势布局,祭祀区、宫殿区、官营作坊这三大区域位于“九宫格”中路,这与以山川划分九州的“天下观”颇为契合,足以彰显二里头的王都气象。

  赵海涛认为,二里头时代以二里头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整合与制度建设,通过后续商周王朝扩展与分封达到普世化,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基础。他说,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与夏文化研究,下一步将贯彻社会考古学、多学科合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做好考古规划,以探索最能体现二里头考古研究价值和意义的大布局、大问题为首要目标,进一步发掘探索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布局框架、遗址的准确范围、外围的防御设施、社会结构、等级分化、礼制文明、统治制度模式、王陵级大型墓葬、水环境系统以及与二里头文化分布区内各级聚落的深入关系、控制网络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以考古材料为主撰写出一部夏代史。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研究员说,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等重大学术课题推动下,夏文化探索取得很大进步,主要成就之一即已得出夏文化真实存在的科学结论。今后,夏文化研究探索需要思考四方面问题:

  一是夏文化探索的中心和主要参照系问题。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探索中规模最大、出土遗物最丰富、时代特征最明显、性质最明确的都邑遗址,因此,探索夏文化起源、发展、繁荣、衰落、被商文化所继承的历史进程,应以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为中心、关键和参照系。

  二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聚落体系即社会形态结构的考古研究问题,包括探讨支撑二里头都邑及其王权的社会基础、揭示夏代中晚期社会发展的整体结构状况,并将抢救性的配合基本建设中相关夏文化的考古工作也纳入夏文化探索课题。

  三是早期夏文化探索的相关问题,首先,对已有工作基础的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等重要大遗址持续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更全面揭示其与二里头遗址文化内涵的承继关系;其次,以古代文献记载为线索加强对济源原城(庙街)、巩义稍柴等遗址的考古探查工作,进行适当考古发掘;第三,还要关注河南境内豫东、豫南、豫西北等夏文化探索薄弱区域的考古调查等工作。

  四是夏文化研究相关问题,主要包括有关夏朝历史文献记载研究、以往夏文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及夏代年代学研究、夏代古环境和人地关系研究、夏代生业与资源及经济技术研究、夏代祭祀和精神思想研究、夏代聚落形态与社会结构研究、夏代人类生存状况研究、夏夷族属的体质人类学和古代DNA及同位素综合比较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发展模式及国家治理体系的综合研究等10个方面,还要将这10个课题放到更长的历史时间段和历史发展规律内去考虑和探究,以期对夏文化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认识和定位。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宫城规划的“九宫格”布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研究员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中华先民族裔、血缘和地缘相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二里头宫城集中,其宫殿、中轴线等规制,都被商王朝所继承,并且是延续影响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的一个文化因子,包括故宫源流实际也可以追溯至此。

  王巍表示,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的下一步工作,迫切需要现有基础上加强力量扩大考古规模,加大发掘力度,发掘更多夏文化的信息和证据。他具体建议说,一是将在二里头从事考古工作的年轻人吸纳到二里头考古工作队,为夏文化研究培养核心人才;二是由考古研究所牵头,统一规划和指挥,加快推进二里头考古与夏文化研究;三是加强考古学与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融合以及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深化夏文化全方位研究和全球化传播。(完)

文章关键词:夏文化 二里头遗址 年代学研究 王城岗 国家祭祀 考古研究所 中国 遗址博物馆 文化因子 考古资料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