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宋迎迎/文 沈翔/图
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的发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郑州市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字:2019年末,郑州人口总量全市常住人口为1035.2万人,比上年增加21.6万人,增长2.1%。与此同时,郑州市城镇化率也达到了74.6%。自从国家发改委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后,郑州的发展成果与位次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常住人口两年超过千万,是否意味着郑州坐稳了“国家中心城市”的交椅?74.6%的城镇化率,在国家中心城市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常住人口超千万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坐得稳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此次公布的统计数字,2019年末郑州市常住人口为1035.2万人,与2018年相比增加21.6万人,增长2.1%。常住人口再次维持在千万以上。
郑州市常住人口首超“千万”是在2018年。2019年初公布的《2018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郑州市年末总人口达到1013.6万人,比2017年增长2.6%。
记者注意到,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近几年来,郑州市常住人口快速增加,无疑让郑州“特大城市”的底气更加充足。
除常住人口外,郑州的城镇化率数据也十分亮眼。本次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在郑州市的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为772.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74.6%。
在今年年初发布的《201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河南省城镇化率为53.21%。从这一数字来看,省会郑州的城镇化率已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常住人口破千万、城镇化率接近75%,都显示出郑州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后劲。”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认为,从全国来看,长江经济带已经形成了连片的城市群,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也较为紧密。中原地区缺少这样的城市群,需要一个中心城市来带动其发展。从这次给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两项指标数字来看,郑州市确实承担起区域发展龙头的责任,“国家中心城市”这把交椅,郑州可以说坐得稳稳当当。
郑州对周边城市展示出强大的虹吸效应
记者注意到,与2018年相比,郑州2019年城镇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长28.3万人;乡村人口263.1万人,下降6.7万人。联系全年人口出生率等数据能够看出,郑州市人口不仅是在净流入,而且流入的全部为城镇人口。
郑州常住人口增长的动力在哪?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均认为,这与郑州在区域的首位度、“郑州都市圈”的加快建设以及诸多人才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数据,2020年以来郑州市购房者中,郑州市以外人口占比达到71%。记者了解到,在郑州市以外的购房者中,18%来自于郑州都市圈内的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四城,区域内人口聚集的趋势已经明显增强。
“从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来看,郑州针对周边城市展示出强大的虹吸效应。”李平认为,对于郑州而言,城镇化已经由“乡到城的流动”转变为“城市之间的流动”,特别是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大都市集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李平表示,城市化的进程其实就是一个规划的过程。当城镇化率不再提升的时候,增长就会趋
缓,产业发展也将面临成本过高等问题的约束。因此,郑州应当在注意解决城市病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承载力,不断加快人口的聚集。这样才能为未来的发展不断积蓄动能,进而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看待74.6%?专家:对国家中心城市来说还不高
记者梳理各地公布的统计公报发现,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的城镇化率均超过80%,广州为79.9%,西安为74.61%,成都74.41%,重庆66.8%。郑州(74.6%)虽排在第七位,但与第六位的西安几已持平。
李平对记者表示,严格来讲,城镇化率只是一个参考的统计概念,比如有些地方是分散布局,小规模的城镇聚集规模就不在城镇化率统计过程中。虽然如此,但对郑州等内陆地区城市而言,这仍然可视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参考。
“根据此前的研究成果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对于郑州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来说,城镇化率到85%才能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水平。应该说,郑州还处在继续增长期。”
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表示,城镇化率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向都市聚集的速度,是地方公共服务、资源使用的一个标尺。近期,河南党政代表团在长三角地区“取经”,收获颇丰。省会郑州可借此契机,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合作“6 2”制度创新,在区域协同机制、产业协同配合、交通互联互通上多下功夫,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不断增强集聚辐射能力,为全省经济打造新的增长极。
“非常暖心”“为好办法点赞”“安全是硬道理”……不久前,云南昆明交警的一个“小巧思”赢得多方叫好:为防控大型车辆右转时因视线盲区引发事故,当地在具备条件的路口,施划大型车辆“右转弯盲区警示带”,提醒行人注意避让。城市治理需要绣花精神,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近年来的发展很多人可能都有目共睹,日前,郑州市统计局公布最新统计数字:2019年末,郑州人口总量全市常住人口为1035.2万人,比上年增加21.6万人,增长2.1%。
公安部数据显示,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成为“十三五”期间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成效显著的一个缩影。
推动“1+4”郑州都市圈建设,构建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半小时”轨道核心圈,成为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中原城市群建设推动交通一体化,高铁、城铁、地铁无缝衔接,让农村人口更加理性地看待“进城”与“留守”。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10月30日发表题为《中国从出口模式向依靠扩大国内市场增长模式转变——五中全会作出重要经济决定》一文,作者为该基金会专家委员会成员维克托·皮罗任科。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凯棠镇凯哨村苗族妇女杨美一家2016年搬入市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为“新市民”。“十三五”时期,亿万个“罗莉”来到城市、耕耘梦想;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他们终于在城市落户安家。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
今年9月,在提交社保记录和相关证件后,在天津市工作满一年的张凡通过技能人才引进项目拿到了户口本,成为一名天津市民。“十三五”期间,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是“十三五”的重要任务之一,5年来,我国城乡地区间差距不断缩小,城镇化率稳步提高,户籍制度改革日益深化,1亿非户籍人口落户城市,城乡协调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记者熊丽)“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