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直播带货这一购物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欢迎,金融直播营销也快速兴起。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社会公众注意甄别金融直播营销广告主体资质,防范直播营销中可能隐藏的销售误导等风险,树立科学理性的金融投资、消费观念。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说,当前,一些无资质金融直播营销主体擅自开展金融产品直播营销,涉嫌非法或超范围开展金融营销宣传活动,甚至有所谓的“科技公司”“咨询公司”以投资虚拟货币、外汇、网络理财为名进行诈骗。有些并不具备专业素养的人自我包装为“理财专家”“保险专家”,对金融产品进行不当解读、不当类比,风险防范能力弱的用户易受误导或欺骗。
据介绍,有的直播营销为博眼球,对借贷产品、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进行夸大宣传;有的直播营销广告以万元借款需支付的日利息来强调息费低,误导消费者对借款成本产生错误认识,但实际的综合年化利率水平相当高;有的直播营销行为未能向消费者充分提示金融产品存在的风险、免责条款等,或者没有用引起消费者注意的方式对权利义务、风险等级等重要信息进行说明。
对此,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要从三方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辨明直播主体资质。
目前,大部分直播营销吸引消费者兴趣后,以提供购买链接或线下引流的方式,促使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如有意购买,应弄清发布营销广告、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主体,注意相应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或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质,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渠道。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正规金融机构销售渠道以外的页面随意提供个人重要金融信息、身份信息。
——看清直播内容。
消费者应在购买产品前充分了解相关重要信息,如借贷产品的息费标准、实际年化利率,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缴费要求,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等,树立量入为出消费观,坚持科学理性投资。警惕一些金融直播营销中信息披露不足、风险提示不到位、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保收益等销售误导问题。
——知悉金融消费或投资风险。
金融产品一般需要根据消费者或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推介,而直播带货模式下无法有效识别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做不到一对一充分沟通。公众应对此有理性认知,不盲目消费或冲动投资,在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内容、息费标准、免责条款、风险等级等重要信息后,审慎评估自身是否能够承担或接受,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30日 18 版)
(原标题:优酷原总裁杨伟东受贿855万元获刑7年,为情人索贿买理财) 优酷原总裁杨伟东因受贿被判刑7年。2017年至2018年7月,被告人杨某以借款为名,收受业务合作单位某传媒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程某给付的返点费用共计人民币300万元。
记者11月10日从杭州余杭区法院获悉,优酷原总裁杨伟东因利用职务便利,索取、非法收受业务合作单位贿赂款855万余元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已于9月30日被该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没收财产20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
10月26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称,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可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株洲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7年4月11日,曾经被王风昭包养的女子宋某,伙同前男友王某敲诈勒索王风昭78万元,王风昭妄图用钱摆平,却终被举报,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经核实,当地教育局并未发布网传所谓“通知”,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在深圳、南昌不能正常享受教育权利的说法更是子虚乌有。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记者王俊岭)记者28日从银保监会了解到,截至2020年6月末,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55.6万亿元,占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8.7%,成为中国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银行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首部个人破产法规正式被审议通过,从启动到立法仅4个月,拟于明年3月1日起实行,将对不良资产产生深远影响。而对于那些恶意逃债或者实施破产欺诈的债务人,不仅不能通过破产逃避债务,还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预防和惩治。
之后对方发来转账成功的截图,陈先生查账之后没有收到,对方称亲戚急用,要求陈先生用个人账户先转过去。1、如遇到自称领导的人通过短信、微信、QQ、钉钉等聊天工具添加好友,并要求转账汇款时要提高警惕,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和所发送信息的真实性;
题:在香港“厨房”烹饪金融“盛宴” ——专访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 ” 许正宇认为,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特质就是包容性强,而产品丰富的生态圈正是香港为业界用心烹调的金融“盛宴”。
围绕科创企业融资难点,近半个月来地方密集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企业上市工作专题会,着力培育优质上市企业,拓展其直接融资渠道。张驰表示,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科创企业成长壮大的融资渠道,提升市场估值能力和流动性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7月31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共同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