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上升器点火起飞,携带月壤进入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此前,嫦娥五号探测器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多国媒体高度关注这一重大航天工程,认为其成功实施对于航天领域各项研究与国际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自然》杂志刊文指出,嫦娥五号提取样品是自1976年苏联成功完成“月球24号”无人探测任务以来的首次采集月球样品尝试。
巴西《圣保罗州报》网站写道,中国发起了一项雄心勃勃的任务,40多年来首次从月球表面带走物质,这项任务可以增进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的认识,“是中国太空探索的又一里程碑”。
近日,欧洲航天局连续在社交媒体上为嫦娥五号太空之旅点赞,并在官网发表介绍文章。文章称,在嫦娥五号发射后的两个关键阶段,欧洲航天局使用其位于南美洲的库鲁航天中心和位于非洲的马斯帕洛马斯航天基地,为探测器提供数据传输中继服务,“很高兴我们的观测网络为这一激动人心的探月活动提供支持”。
欧洲新闻台报道援引对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天文系迭戈博士的采访时表示,中国探测器对月球表面土壤进行采样,这将帮助人类更好探究月球、太阳和宇宙起源。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援引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凯蒂·乔伊博士的观点说,嫦娥五号采集的新样品会加深对月球火山史的认知。
法新社援引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的话说,这项任务具有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使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文章写道,嫦娥五号收集最“年轻”的月壤,将帮助科学家探索月球历史的奥秘。这是中国探月计划中令人期待已久的一个章节。中国在探索月球的全球新时代迈出了大胆的一步。报道还援引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名誉教授、太空历史学家约翰·洛格斯登的话说,嫦娥五号任务也为未来机器人在其他行星上执行任务奠定了基础。
南非《星报》发文表示,飞天梦承载着人类美好憧憬,与人类历史一样悠远,其中月球是飞天梦的重要载体。嫦娥五号探测器的一系列成功,是中国探月工程迈出的铿锵一步,是一项辉煌灿烂的成就。
荷兰最大的科普新闻网站“科学家”报道称,除了探月工程,火星探测计划也在进行,中国航天一直在努力前进,期待中国航天带来更多惊喜。
(本报北京、布鲁塞尔、华盛顿、里约热内卢、约翰内斯堡12月4日电 记者曲颂、方莹馨、吴乐珺、张远南、李滢嫣)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5日 03 版)
“十三五”期间,随着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中国人不断探索未知,踏及新的高度。中国人再测珠峰、遨游太空、探索月球、前往火星……央视网系列微视频《新角度透视“十三五”》推出“高度篇”,带你直观感受“中国高度”。
今年1月3日,我和同事“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开始探索月球背面未知的风景。答:2018年8月15日月球车征名活动启动后,逐梦、光明、玉兔二号、探索、征途、精灵、无畏、望舒、行者、金兔等10个名称入围,“玉兔二号”最终以最高分入选。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是轻轻松松、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又一个自主创新成果的奠基,需要一个又一个追梦人的付出,需要一个又一个“航天梦”成真的助力。
今天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这是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还携带了多台国际合作载荷和月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为中外科学家探索太空提供了机会。
2018年8月15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公布。嫦娥四号的月球车配备了全景相机、探地雷达以及内置的红外成像光谱仪,使科学家得以获取月球背面的数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BGR报道,嫦娥四号的探测任务将让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月球自身的构成,甚至揭示月球支持生命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