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
2010年
郑州航空城总体规划启动
2012年7月4日
省政府和中国民航局联合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建立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请示》
国务院批复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2012年11月17日
2013年3月7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完成第一阶段发展目标
2017年
完成第二阶段发展目标
2025年
4月的中原春光烂漫。河南日报记者远赴香港就航空经济发展进行专题采访,在采访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时,他抢在记者开口之前问了一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要在郑州建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记者没来得及回答,多次到过河南的程鹤麟自己就先给出了一个答案:郑州的区位优势太好了。
不只是区位优势,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我们不仅拥有翱翔天际的梦想,脚下还有着供梦想起飞的坚实跑道。
A
区位优势不可替代
规划速读:
区位条件优越。郑州航空港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便于接入主要航路航线,适宜衔接东西南北航线,开展联程联运,有利于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主要经济区,具有发展航空运输的独特优势。
从全国大机场布局来看,东部集中,中西部缺乏。“全国机场一是总量不多,我国机场数量仅为城市总数的五分之一;二是密度较低,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三是布局仍不合理,机场‘东密西疏’的格局,与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四是容量和功能不足,许多大型机场现有设施容量已经饱和或趋于饱和,而中小型支线机场普遍存在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说,建立区域航空枢纽,客货通过大型枢纽机场中转,等于增加了航线的数量,有助于解决布局矛盾,带动中小机场的发展。
以郑州机场为中心的1.5小时航程可涵盖全国2/3的主要城市,3/5的人口,3/4的GDP,作为中部城市,郑州这种“天然形成的、不可替代的”地理区位优势,具备成为大型区域航空枢纽的条件。
B
陆空衔接高效便捷
规划速读:
陆空衔接高效。郑州机场是国内大型航空枢纽,规划建设4条跑道,发展空间大;郑州市是全国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重要枢纽,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
国际航空货运发展实践表明,在以机场为中心、半径1000公里范围内,陆路运输的物流成本和时效成本相对较低,是最具竞争力的航空货物集疏方式。而完善的陆路交通体系,正是实验区的独特优势。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枢纽,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830公里,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所有县城均可2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铁路通车里程达4822公里,京广、郑西高铁建成通车,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铁路网加快规划建设,郑州作为全国重要铁路枢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连接机场的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建设全面展开,以机场枢纽为核心陆空高效衔接、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
“双十字”铁路和“五纵六横”干线公路相交,坐拥“双枢纽”的郑州机场在“陆空高效衔接”上,注定有着别的地方难以企及的优势与未来广阔的空间。
“拥有铁路‘双十字’、公路‘双十字’并紧邻航空枢纽的县级市,在全国不超过10个。它们中,成都的双流、杭州的萧山已借助航空港的优势‘起飞’”。新郑市大部分区域都在郑州航空港区内,新郑市委书记王广国已经摩拳擦掌谋划着新郑起飞的时刻。
C
机场产业互动发展
规划速读:
产业基础良好。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速居全国重要机场前列,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加快集聚,呈现出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2年,郑州机场的发展只能用“迅猛”来形容。
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航空货运量整体下滑的情况下,郑州机场的货运量逆势增长了47%,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近44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电子信息、航空运输、生物医药等产业在机场周边布局,产业与枢纽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2012年,实验区手机产量近7000万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美国联合包裹、俄罗斯空桥、顺丰、国航等知名航空货运企业在郑州开辟航线、设立基地。国家批准依托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开展以快件邮件为主要内容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为郑州发展航空物流和电子商务带来了新的机遇。
产业基础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索丽生曾说过:“河南良好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产业背景,在未来50年都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也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最具空间价值的地方。”
D
开放中原融入世界
规划速读:
开放活力彰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航空、铁路、公路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各类园区与航空港联动机制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实验区进出口总额达294亿美元。
3月24日,“中原之夜”闪耀京城。
借助“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这一世界500强企业的对话平台,刚刚获得国务院批复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北京完成了自己的“首秀”,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
论坛主办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正在唤醒中原地区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发展潜力。在参会的世界500强企业领袖们的眼中,中原,越来越自信。爱立信公司董事长雷夫·约翰森对记者说:“‘中原之夜’让我感觉河南更开放了。”
2012年上半年,全国的进口增长了8%,出口增长了9.2%。而在航空港的带动下,河南的进口增长了84.6%,出口增长了91.6%。“从数字可以看出,航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大幅度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带动了河南这个内陆省份彻底打开了自己,成为能够与世界产业升级对接、能够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一个优势省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说。
规划 深读
发展目标“两步走”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17年,机场二期工程完全建成,可满足旅客吞吐量2900万人次,约为目前旅客吞吐量的2.5倍;飞机起降量23.6万架次;货邮吞吐量可以解决50万吨,为目前年吞吐量的3倍以上;郑州机场还将能保障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的满载起降。
在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大幅提升的同时,连接实验区内外的主要交通通道也将基本建成;航空设备制造维修、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航空港开放门户地位基本确立,航空都市框架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2025年,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300万吨。这一数字相当于现在上海两个机场的年货邮吞吐量,比韩国仁川机场年吞吐量多50万吨左右,跻身全国前列。
届时,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建成富有生机活力、彰显竞争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区;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0亿元,为实验区现在主营业务收入的10倍左右;建成现代化航空都市,营商环境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为实验区现在年进出口额的7倍左右,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开放高地。
这样的发展目标是如何确定的?
“建设实验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省政协副主席、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透露,《规划》在深入分析发展条件、发展机遇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了实验区的发展目标,力争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分“两步走”,使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这些目标是经过认真测算的,符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实际和发展趋势,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张维宁说,上述发展目标,强调了航空枢纽建设、航空港经济发展、航空都市建设等重要任务,既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紧密衔接,又与《中原经济区规划》紧密衔接;既体现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更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
热词 点击
航空港经济
航空港经济是以航空枢纽为依托,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为特征,吸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规划速读: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航空运输正成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端生产要素、提升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航空港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延伸阅读: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发展趋势,有着它的必然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民航大学教授曹允春举了一个例子,20世纪末,荷兰飞利浦公司找到联邦快递公司,说他们现在面临一个难题:飞利浦在全球布局了40多个货仓,用了30多家航空公司,飞利浦新产品进入全球市场仍然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对全球的竞争优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希望联邦快递帮它缩短时间。大概多长时间呢?从一个月缩短到两周甚至5天。联邦快递一个月之后拿出一个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只是一个案例,不仅飞利浦公司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很多跨国企业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速度很关键,终究有一天速度会超过成本或品质,成为企业首要的追求。在新的速度经济发展形势下,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经济的各种要素逐渐向机场周边、向航空港运行,逐渐形成了航空港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所以它的发展有着一种必然性。
郑州航空港
经济综合实验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郑汴一体化区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郑州航空港、综合保税区和周边产业园区,规划范围涉及中牟、新郑、尉氏3县(市)部分区域,面积415平方公里。
规划速读: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有利于优化航空货运布局,提升我国民航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我国航空港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探索中西部地区全方位扩大开放新途径;有利于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突破口,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记者 芦 瑞 赵振杰 郭海方)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