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中原的援建华章

2013-05-12 10:11 来源:映象网

  2010年5月12日,河南省昂首宣布:基本完成了灾后援建江油任务。河南省比国家要求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提前了4个月。

  近两年时间,30.02亿元投资,302个项目,超过2万人次在灾区艰苦卓绝的战斗,9800万河南人用行动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无疆大爱,用实践诠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200多年前,一代诗圣杜甫和一代诗仙李白邂逅,留下千古绝唱。那一次,是在杜甫的家乡河南洛阳的街巷。

  1200多年后,“杜甫”和“李白”又共同出现在涪江之畔。这一次,是用大理石雕琢的两位诗歌泰斗的剪影。他俩在豫江友谊园里昂首矗立。这一次,是在李白的老家江油。

  时光轮回,承继着河南与江油的千古渊源。当年,杜甫对李白的关切流芳千古;而今,岁月长河又将记录新的历史。河南江油心手相连,河南人对江油人的无私援助感天动地。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江油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河南省委省政府与9800万河南人民汇聚力量,千里驰援,以中原厚重文化浸润的真诚做底色,不讲代价,不计得失,用中原之爱、中原之力、中原之智,帮助江油灾后重建。

  近两年时间,河南援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气磅礴的气度、快马加鞭的速度,帮助江油重建美好新家园。

  举全省之力援建江油,江油是河南的第159个县,也是中原第一县——河南说到做到

  江油的灾情牵动着9800万河南人民的心。“河南省将不惜人力、物力、财力,帮助江油人民重建家园!”接到党中央、国务院对口援建江油的任务后,河南省作出庄严承诺。

  2008年6月16日,中原大地各路援建队伍紧急驰援江油,拉开了对口援建江油的序幕。河南援建者在雁门山麓、涪江之滨的40个乡镇上摆下战场。

  2008年6月26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郭庚茂亲临江油。河南正式提出了“科学重建,民生优先,产业发展”的重建思路。9800万中原儿女庄重承诺:“举全省之力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把江油市看成是河南省的第159个县。”中原大军许下宏愿:“援建任务不完成不停工,灾区群众不满意不收兵,江油面貌不改变不罢休!”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河南对口援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全体援建人员继续努力,圆满完成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任务,为灾区重建作出河南的贡献。

  一诺千金,河南说到做到。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19次作出重要批示,24次亲临前线指导工作。河南对江油重建的高度关切转化成不竭的援建动力,全省力量在李白故里迅速汇集,帮助江油快速恢复重建。

  近两年时间,一个以农房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为重点的援建系统工程在江油城乡全面铺开。

  87万江油人记得,震后不久,河南人民捐赠的2100万资金和13批药品、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翻越秦岭,送到江油群众手中。震后的第一个冬天,河南援建者又带着河南人民捐赠的661.5万元救灾资金、11.2万床棉被、14.3万件棉衣、150万公斤面粉和100万册中小学生图书资料来到江油。

  87万江油人记得,河南的90多家建筑企业、8000多名援建人员来了。冒着余震和酷暑,提前20天完成了5275套活动板房建设,及时解决了40个乡镇9万余名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问题,让江油10余万多名中小学生按时参加了高考和复课。

  87万江油人记得,1000多人组成的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防疫救援总队来了。他们带着170多台车辆、价值600万元的药品器械奔赴灾区,救治各类伤员10369人,转运伤员497人;消毒杀菌4360多万平方米,健康教育8.4万人,心理疏导2.5万人;对1.3万个安置点、饮食店等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

  87万江油人记得,2557人组成的河南交通救援队伍来了。他们携带57台大型机械设备、12件勘测设备,抢通道路51公里,修建简易桥涵12座,检测桥梁29座。

  87万江油人记得,160多名水利工程技术专家来了。他们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江油187座震损水库的勘察和设计工作……

  近两年时间,江油人记住的不仅是细节,更是中原援建的磅礴气势和速度。

  中原爱心桥,有如一道彩虹横跨涪江两岸,连接河南工业园与江油新区。该桥耗费9800万,相当于是河南人民每人捐一元钱建造的。这不仅是河南的骄傲,更是全体江油人弥足珍贵的记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河南三年援建资金应投入29.97亿元。援建中,河南人想江油人所想,急江油人所及,快速安排并实施投资总额约30亿元的重建项目300个。这样的建设规模是当之无愧的中原第一县。

  “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确保资金足额到位。”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张国晖介绍。在对口援建的关键时刻,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河南的冲击也很大。2009年上半年,河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罕见大旱。虽然河南也有困难,但河南人民深知灾区更困难,灾区的重建、发展更需要支持帮助。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河南从没有放松过对援建的重视,在既定的时间内超额完成了规定的援建实物量。

  通过河南2万多名援建者的不懈努力,援建项目次第竣工,江油从此旧貌换新颜……在援建者眼中,江油越来越漂亮了,越来越富有生机、充满活力……9800万中原人民,从曾经的废墟上构建的一幅幅美丽画卷,像一缕缕春风,已经抚平了87万江油人民遭遇的地震创伤。

  交支票与交钥匙相结合,300个援建项目,河南提前4个月基本完成——这是河南速度,更是中原责任

  “30.02亿元302个项目饱含河南人民的无疆大爱,把所有援建项目都建设成放心工程、精品工程,无愧于河南人民的重托,不辜负江油人民的期望,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在每周一次的援建例会上,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张国晖对河南各市指挥部严格要求。从援建开始,河南人便披星戴月,快马加鞭。

  在涪江之畔,繁花锦簇的中原爱心小区一期已经交付使用。这个有1000套安居房、投资1.2亿元的小区仅用10个月时间就实现封顶。为了让江油城区因地震失去房屋的居民早一天住进新房,负责施工的焦作一建和四川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上演了一场你追我赶的施工竞赛。焦作一建贴出了10天完工一层实现主体封顶的挑战书;四川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不甘示弱,在同样位置写出了力争8天一层实现主体封顶的应战书。两个建筑公司的上千名工人不分昼夜,你追我赶,最终实现了他们的承诺。望着崭新的居民小区,焦作一建的项目经理郑好忠感慨万千:“10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呢。”

  中原爱心小区只是河南援建项目的缩影。厚六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5.12”地震后,让原本脆弱的厚六乡道损毁严重,三分之二的路段碎石遍布,路面坑洼。去年12月25日,经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江油市交通局全力抢修重建,这条全程23公里的路,在耗资数5500多万元后,从碎石烂路变身混凝土路,宽度由原来的2米,拓宽至4.5米。路通了,沿线六合乡、枫顺乡等8000多名群众,再也不用绕道雁门镇、马角镇、二郎庙镇多走30多公里路到江油市了。这条路,对于文胜乡安顺村的村民带来的更是福音。这里最高海拔1180米,过去村民去江油市区,要翻山越岭走两天的山路,有人生病了只能抬着出山,救不及就没命了。现在一个上午就能打个来回。路通了,汽车也开进了山里。目前,村主任陈龙清正忙着修建他家的农家乐小旅馆。他说,这里的风景好,是休闲、旅游的好地方,我们要在这里开发旅游项目。

  河南援建江油的基础设施项目共201个,总投资15.2亿元。其中城乡道路及村道项目62个,修建桥梁9座、道路170公里,约占江油市同类公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早在2008年11月,河南省援建工作领导小组便根据援建前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项目安排作出决定:在地震两周年时完成对口援建任务。

  翻开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恢复重建前线指挥挥部的援建备忘录,援建进程一目了然:2008年7月,河南与江油制定恢复重建方案;8月,援建第一批项目确定;9月28日,河南省第一批援建项目的“十件实事”、“八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从第一批项目开工至今,整个施工时间不足20个月,完成300个项目,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个项目竣工。——这就是河南速度。

  张国晖这样评价说:“速度的背后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援建工作机制的创新,更是河南与江油共同努力,实现和谐援建的结果。”河南援建前线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王振伟也感同身受地说:“在明确援建目标、理清援建思路后,我们探索建立了项目、资金、质量、安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有效的沟通、监管、协调、督促等机制。”

  由于援建项目,点多面广,标准高、要求严、物资资金管理难度大,为使援建工作顺利进行,河南援建者们根据实际,不断创新,建立健全了援建运行机制。

  “交支票”与“交钥匙”相结合,是对河南援建方式的总结。在援建中,河南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22个重大项目实行“交钥匙”工程,而对其他大量的项目则交由江油市负责实施。

  “因为大项目要求高,由河南省援建指挥部负责实施,能够整合河南全省的力量,保证质量,保证工期。”在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中,河南省交通、水利、建设等6个厅局作为业主,抽调了全省最强大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人员展开大会战,工程进展又好又快。

  众多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河南则充分调动江油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江油市的各单位做业主,充分整合了各方的力量,让社会各界都能参与到灾后重建中,让灾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援建的智慧与责任,在这里彰显。

  与此同时,河南援建前线指挥部与江油市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召开联系会议40多次;签订了河南省前指、江油市政府、各援建省辖市及江油受援乡镇参与的“四方协议”;建立了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合理规范项目确定程序,科学确定援建方式,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保证了援建工作优质、高效的推进。

  在江油每一处援建工地,都活跃着来自河南的监理人员。他们“斤斤计较”施工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甚至与施工人员“争执不休”。“我们为的是每一处工程都要成为安全放心工程。”

  自援建开始,河南便将援建质量放在重中之重,严格监管。河南援建前线指挥部对项目招投标、施工、监理、进度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规范管理文件和制度。“交钥匙”的工程都选择具备重大工程施工经验的、资质高的企业承担,“交支票”工程则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整个援建期间,河南援建前线指挥部先后进行了10次质量大检查,每次都耗费4天以上的时间,检查人员走遍40个乡镇的所有项目,而小的质量检查则随时都在进行。每次检查由河南援建前线指挥部和江油方面共同组成,检查前有具体实施方案,并对每次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截止目前,河南援建项目工程质量全部达到设计要求,12个项目获得四川“天府杯”奖,13个项目获得河南“中州杯”奖,投资2.5亿元援建的豫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被水利部被评为“质量创新奖”。所有援建项目工程,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把民生放在首位,河南援建不仅是完成项目,更是捧出心来交给灾区,让灾区群众满意——这是河南品格,也是中原气度

  初夏时节,步入地震重灾区江油市,丰收的景象尽收眼底。沿着崎岖的山路,翻过一座小山,来到大康镇星火村采访,记者不由一阵惊呼:青山绿水间,一排排新楼矗立,分明是一座花园小城。

  星火村距江油市区约20公里,地处一处山洼间。清澈的平通河从村旁流过,全村有近3000人900多户,地震前多沿河分散居住。这里距北川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地震中,全村受灾严重,有486户农房垮塌,400多户受损,是江油市地震重灾村之一。

  走进村民倪清明的家,新装修的房中用上了沼气、电话、有线电视和宽带,大红的喜字映衬着崭新的家具、电视、柜式空调,更显喜庆。“和城里一样吧?要不是河南援建,我们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倪清明高兴地说。

  星火花园,完全是城镇居民小区的模样。小区内不仅有现代化的幼儿园,还有一所标准化的卫生站以及综合办公楼、休闲广场等。星火村村党总支书记金圣翔说,星火花园小区占地90亩,22栋建筑,80~140平方米的户型,已经安置516户村民。

  在星火村,河南投入的援建资金690万元。这笔钱不仅用来实施灾后重建住房的民生工程,还用于星火村的经济发展。如今,星火花园小区,不仅成为江油市最大的灾后重建居民集中点,也是四川省和绵阳市灾后重建最大的居民集中点之一。

  在河南援建者的帮助下,星火村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探索出了一条四川灾区灾后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中原爱心学校,是河南援建江油市民生方面的又一个亮点与精品工程。每一天,中原爱心学校校长杨仕伦都徜徉在漂亮的校园中。这所江油城郊的九年制学校,以前破破烂烂,不仅面积狭小,还缺乏教学设施。如今,漂亮的教学大楼装满了各样的教学设施,校园花团锦簇,周边群众的孩子在这里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操场变身塑胶球场,学生也住上了整洁的宿舍。杨仕伦感概:“没有河南的援建,就没有学校的今天。河南援建惠及后代子孙。”

  在江油,河南援建者建起了近30所学校,在校生占江油学生总数的30%以上;完成了30所医院,解决了30万群众的就医难题。学校、医院、敬老院,乡村集中居住配套工程……河南援建首先建起的就是涉及群众需求的民生工程。

  “河南省援建江油市的第一批项目,全部是民生工程。这些项目的建成,解决了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最关注的问题,增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拉近了河南与江油的距离。”

  到达江油的第一天,张国晖便带领援建人员坚持到受灾最重的地方去。在江油市马角镇,灾难场景令人揪心。河南人便深入思考,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尽快让江油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于是,优先安排民生项目、优先建设民生项目、优先满足民生需求,成为重要的援建思路,也是河南确定项目的首要条件。

  在与江油市委、市政府协调沟通并尊重江油意见的基础上,河南确立了首批总投资达11.3亿元的援建项目193个,包括“十件实事”、“八大工程”及乡镇打捆项目等。这193个项目,不仅可以解决江油群众上学、就医、饮水等基本需求,还将恢复40个乡镇的场镇功能,提升场镇的基础水平。

  灾后恢复重建安居为先。地震中,江油有10万多户农房震塌需恢复重建。为加快灾后农房重建步伐,河南省于2008年8月向江油首批农房恢复重建户发放建房补贴2亿元,12月又向第二批农房恢复重建户发放建房补贴1亿元。每户3000元的建房补贴,滋润着江油的乡村群众,他们深受鼓舞,在2010年春节前全部完成重建,搬进新居。

  除直接发放建房补贴外,河南省还对江油农房重建给予人力、物力支援,主动担负起农房恢复重建集中安置点排水、道路、电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对此,江油群众这样评价道:“河南援建,让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实现了,河南帮助我们提前了发展很多年。”

  援建造就江油的长远发展,援建进行时就是合作进行时——河南援建讲求科学、务实与严谨

  在江油市三合镇,宝成线上呼啸的列车遮挡不住这里蓬勃建设的热潮。一眼望去,一台台挖掘机正在挥舞长臂,一辆辆装载机正在来回穿梭;焊光闪闪,尘土飞扬,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绘成了一幅壮丽的建设场景。河南省城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武彦明欣喜地告诉记者:“赶在‘5.12’特大地震两周年前,我们基本完成了江油·河南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江油·河南工业园”是河南省对口支援江油市第二批“交钥匙”项目,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投资3亿元。作为援建灾区的“造血工程”,“江油·河南工业园”始终凝聚着中原人民的无私大爱,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为园区亲笔题写了园名。为使园区尽快开工建设,河南省城市规划研究院安排50多名规划设计专家,仅用20天就完成了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一个多月时间完成了道路、标准厂房、创业中心等项目施工设计。

  园区于2009年5月20日开工建设。但是,由于园区用地原为城市近郊农田,且与川西北气矿相邻,地上沟渠纵横,地下官网密布。加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宝成铁路从园区穿过等原因,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技术难题。为此,河南省成立了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和技术专家组,组织11家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1000余名建设大军,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援建攻坚战。

  为有效推进施工进度,项目指挥部采取倒排工期和顺排工期的办法,把完成工程量细化到了每一天。项目自开工以来,援建人员一律不休假,重要节点坚持昼夜施工,春节前发起了“百日施工竞赛活动”。专家组成员紧紧盯住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技术指导,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各类检查,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目前,河南对口援建的9条市政道路、三栋共1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一栋6000平方米企业创业中心、一座雨污水泵站等主要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已经建成。

  与此同时,河南省创新援建方式,充分发挥园区的载体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原则,采取边“筑巢”,边“引凤”的办法,“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积极引导河南的优势企业到江油投资兴业。去年以来,河南先后3次组织本省的100余家企业到江油考察合作项目,目前,已与江油市签约产业援建项目26个,累计投资27亿多元。其中,豫蜀夜视利反光材料、天丰节能板材、洛阳轴承等4家投资均在数千元万元的河南知名企业,已经入驻园区。

  江油市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庞华均告诉记者:“按照建设四川省一流工业园区的标准,到2012年,江油工业园区规模企业将达到100个,实现工业产值1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这个宏伟目标没有河南省的援建和带动效应,是很难实现的。”

  有了河南援建的支撑,对于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庞华均不仅信心十足,而且一个新的蓝图又展现在他的眼前:“有了河南工业园,江油工业园的年产值就不再是百亿目标了。通过几年努力,三百亿、五百亿都会成为可能。”

  为增强江油发展能力,为长远发展打基础,河南还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按照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脱县味、有诗味”的要求,河南省帮助江油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塑造城市新形象。整合灾后重建、对口援建资金,加快“一江两岸”新区建设。总投资13亿元的集防洪、电站、景观工程于一体的涪江大堤综合整治项目,河南安排援建资金2.5亿元。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极大提升江油的城市品位,而且,加上涪江上游武都水库的调节作用,江油城区的防洪能力将提高到200年一遇。

  与此同时,河南援建江油市农业及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30个,投资4.9亿元。随着援建项目的陆续竣工,极大改善了江油城乡群众的的生产、生活条件。

  更让87万江油群众振奋的是,河南援建帮助江油造就了一座希望的新城。

  在江油城南,涪江之畔,江油人谋划了多年的明月新城因资金的匮乏而进展缓慢。在援建中,河南投入近12亿元,在涪江两岸重点布局,江彰大道、涪江中原爱心桥、中原爱心学校、中原爱心小区、江油市中医院等重点项目将这片区域整合,涪江河堤整治将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漂亮,而工业园又给江油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片新城区,将对江油的未来发展起基础作用。

  绵阳市副市长、江油市委书记易林,市长宋开慧评价:河南援建使江油的城市发展在未来有了很大的空间,江油由此提升20年。

  20年的提升、浓缩,是河南两年的努力。这一奇迹的背后是河南一直坚持科学援建、和谐援建的精神和务实与严谨的作风。

  张国晖说,科学援建首先是要项目科学,河南在项目确定上,以老百姓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标准,确保项目是最急需、最急迫的项目,并且规定没有江油方面的同意,项目经费不得纳入河南援建资金的总盘子。正是每一个项目都关系江油的发展利益,河南所有的援建项目都得到江油各界的支持和拥护。

  同时,河南在援建项目的时间安排上科学。首批援建,河南便安排193个项目,涉及资金11.3亿元;第二批援建,河南又安排103个项目,投资16亿多元。2008年年底,一二三批项目动工,确保了5月提前完成援建任务。在援建方式上,河南多措并举,有效地利用了各种资源,与江油一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周一次例会,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限时解决,援建干部与江油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在资金管理上,河南援建资金实行一个帐户,严把开工、竣工验收等资金拨付环节,每个工程都分作5个节点,每一次资金拨付都要盖齐衡量工程质量监管、进度要求等合格的5个章,做到了及时拨付又把好了资金关口。

  “援建进行时就是合作进行时。”在帮助江油快速重建的同时,河南正努力把对口援建转化为更为长远的对口合作。当越来越多的中原企业来江油投资时,带来的不仅是中原的无疆大爱,也带来共同发展的愿景。援建让河南人认识江油,也认识到西部市场的广袤。到这样的市场来抢滩,注定会是双赢的结果。

  大爱无疆,使江油一举跨越20年。江油,是当之无愧的中原第一县

  时间正在见证江油的崛起。江油一天一变,如今,李白故里江油一座座村庄焕然一新,一个个城镇拔地而起,一处处工厂恢复生产。群众搬新家,住新房,有了新产业,新生活,未来有了新希望。

  江油巨变背后站着日益强大的祖国,也离不开江油87万群众艰苦卓绝的重建,更离不开河南的援建支持。如今,江油人民已经走出灾难,走向新生,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超过灾前水平。

  2009年,江油市实现了经济止滑回升、民生持续改善、灾后重建又好又快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奋斗目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亿元,增长16.2%;财政总收入13.5亿元,增长39.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4亿元,增长3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26亿元,增长10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29元,增长17.9%;农民人均纯收入5337元,增长9.6%。

  迈步庚寅虎年,江油市经济发展再结硕果。1至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8.86亿元,增长36.3%。1至4月实现财政收入5.71多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5%……这里面,凝结着中原人民的大爱和力量。

  张国晖说:“江油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必将在四川快速崛起。”这两年,国家及援建对江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的项目可持续性强;通过重建,江油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建设性人才,这都是江油未来发展的内驱力。震后两年时间,江油已经焕发更强的活力。而最为重要的是,江油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江油新城区形成规模,将支撑江油未来10余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

  “我们一直按照中原第一县的要求对江油进行建设,”张国晖说,“江油也必将成为中原第一县。”

  江油,一座凝聚中原爱心的城市,有了河南人的帮助,江油一举跨越20年。江油将牢记这份情,铭记这份恩,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报答祖国深情,报答中原大爱。

  倾情援建,播撒中原爱心,河南乡音已经与巴蜀俚语水乳交融

  “亲爱的,请允许我做你的灯。如果,你夜里开车走在深山的路上,我是你车上的眼睛,为你照亮那一路的碎石和滑坡;如果,枫顺停电了,请点上一根红烛好吗?看,那是我思念的泪珠,伴随着你的孤独,正颗颗滚落……”这是河南援建干部、江油市枫顺乡党委副书记秦旭晨的妻子郭艳珍写给丈夫的一首小诗。

  河南援建者在江油承受的艰辛,非常人难以想象。他们离别亲人、水土不服、生活工作条件简陋,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秦旭晨的女儿来灾区看望爸爸后,在日记中写道:“走在从江油市到枫顺乡的山路上,我提心吊胆,石头悬在空中,摇摇欲坠。爸爸住的房子几条裂纹清晰可见……”

  安阳豫北水利设计院工程师李宏亮在一次勘测中不慎滑坠10多米,头破血流被送进医院,次日他又重返工地;李江宏在江油期间,父母先后去世,却没能见上父母最后一面;

  河南省建设厅总工张达瞒着妻子来到前线,而在他来江油的5天前妻子刚做了大手术;

  河南省卫生厅张林舍下刚出生的孩子奔赴灾区,同事们给他的孩子起名“张援建”;

  河南省第三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言志的母亲去世,而他因忙于工作无法回家见上一面;

  挂职干部苑黎民到石元乡后,踏遍了石元的山山水水,走遍了8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远的村需爬山四五个小时,路上毒蛇出没,岩石松动,险象环生,他却在这种环境下走访了群众500多户。他同时还担任石元小学校外辅导员,资助两个家中失去亲人、生活困难的小学生郭鹏和郭春艳;

  挂职干部吴潜与青莲镇太白村二组邓贵琼家结成帮扶对子,资助其上川农大的儿子。他在灾区开设的“爱心账户”被媒体传为佳话;

  挂职干部武都镇张平怀,把自己“钉”在援建项目工程上,母亲病重时却无法回家,而后来,他母亲成了植物人;

  挂职干部文胜乡贾久用在暴雨之夜冒着生命危险通宵奔走在崎岖山路上指挥群众转移;

  翁建春、徐秀芝夫妻两人将正上高中的女儿留在了老人身边。翁建春在二郎庙镇挂职,在抢险过程中险些被泥石流冲走。徐秀芝到二郎庙镇明镜中学进行义务支教,并真诚关心失去父母关爱的学生,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徐妈妈”……

  厚重的中原文化孕育了勤劳、智慧、勇敢、善良的河南儿女。每一个援建人员,都有一个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故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远离自己的家乡,把江油当做第二故乡。他们为完成援建工作“冷落”了父母妻儿,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中,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对此高度评价道:参加援建工作的全体同志很努力、很辛苦、很争气!

  如今,江油的乡村变了,江油的城镇漂亮了,而河南的援建者却黑了、瘦了,甚至病倒了。从抗震救灾到援建基本完成,河南先后有两万多人次奋战在江油。他们始终坚守:将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准,牢记河南乡亲“不但要交满意答卷,还要交满分答卷”的重托,捧出心来,交给灾区。

  河南援建者是乐观而坚韧的,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俯下身子真抓实干。尽管条件艰苦,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畏惧。工作时间“白加黑”、“五加二”,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大家从无怨言。他们精打细算,节减每一笔开支,办公、住宿配置因陋就简,最大限度地厉行节约,积极主动与江油有关方面协调沟通,体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河南援建者没有向江油方面提过任何要求,河南人厚重、豪放大气的优点留在江油人民心中。

  援建干部张平怀说:“来江油挂职支援灾后重建,是机遇,是缘分,更是使命和担当,是沉甸甸的责任。”他们把这段经历当作财富真情援建,共同谱写援建华章。如今,河南人特有的一言九鼎的“中”,已经成为江油干部群众新的承诺方式。河南乡音,已经与巴蜀俚语水乳交融。

  学援建,促重建,江油人民浓浓的感恩情,是对河南援建者的崇高赞誉

  “涪江之水流千里,不及河南援建情。”中原爱心学校初一(3)班学生杨倩将改编李白的这句诗,工整地写在她的语文课本封面。杨倩是班上的体育委员。老家在江油市八一乡,父母在江油城里打工。为了照看小杨,父母只好把她接到身边。可上学成了大难题。听说爱心学校建成后,杨倩的父母便把她送到了这里。没想到,学校不仅没收一分钱学费,连住校费也免交。

  在江油市武都镇,有一所小学叫河南汝州小学。这所小学原名武都镇中武路小学,在“5·12”特大地震中受到严重损坏。河南汝州市天瑞集团、巨龙淀粉公司等20多家企业的老总听说这个情况后,就把汝州市委、市政府2008年6月奖励给他们的247万奖金,通过该市援建挂职干部张平怀捐给了武都镇政府,用于中武路小学灾后重建。他们说“灾区比我们更需要这些钱,要让奖金化作爱心,让师生不再伤心”。2009年9月1日,师生们搬进了外部美观漂亮、室内宽敞明亮、设施一应俱全的新教室上课了。师生们表示要永远“铭记河南,铭记汝州”,并专门刻了一块碑。碑记有如下文字:“……新校终落成,废墟早不见……为国育栋梁,报答恩人情。为表感恩意,学校已更名:江油市武都镇中武路河南汝州小学。”

  风景名胜窦圌山脚下的金龙村,一个居民安置点上至今挂着这样一副对联:“窦山昂首望中原,援建丰碑高比嵩岳;金龙腾飞越神州,感恩情谊长过黄河”。

  江油市文胜乡挂职干部贾久用说,“厚六路还在修建的时候,当地群众自发送来土特产,被施工单位婉拒后,就在天亮之前把老腊肉放在工人驻地门口。厨房门口,经常不知道是谁放了几把青菜,还有村民将劈好的柴用背篓背来倒掉就走。”

  “我刚来江油时,四川话听不大懂,但‘谢谢’两个字还是能听懂,每次和当地人打交道,他们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谢谢’。”厚六路总工程师崔超云动情地说,“在文胜乡政府,每次碰到书记或乡长,他们说完话后都要加上一句:感谢你们河南人啊。平时在工地,和当地老百姓说话,他们说得最多的话也是:感谢你们河南人……”

  近两年来,为感谢河南人民的无私付出,江油市开展了系列感恩活动和关爱援建干部的活动。市委市政府、市级各部门和乡镇、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个人等,以不同方式一次次到河南进行感恩。一声问候、一句感谢,一块月饼、一个米粽,一次谈心、一场聚会……点点滴滴,都使援建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家的呵护。江油市政府定期对前线指挥部、各厅局工作组、乡镇挂职干部进行身体检查。指定医疗条件较好的攀长钢总医院作为援建干部定点就医单位,由医院负责接送就医人员,医疗经费由江油市财政统筹解决。落实了援建干部办公点清洁、洗衣等专门人员。定期开展援建干部慰问活动,加强沟通,增进友谊。

  如今,在江油市区、乡村,到处都能看到“豫川人民心连心”、“情意河南,心系四川”等标语;在涪江两岸随处都能听到“感谢9800万河南人民的深情厚爱和无私援助”、“谢谢河南的父老乡亲”等热切的话语。江油人民将谢意和感恩写在脸上,烙在心头。

  绵阳市副市长、江油市委书记易林说,“2009年,江油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2亿元,超过了2007年的138亿元。目前,全市1353个重建项目已开工1338个,完工850个,完成投资278.73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河南省的援建密不可分。”

  易林说,江油市灾后重建凝聚了9800万中原人民的心血。援建人员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克服重重困难,以实际行动在江油展示了河南速度、河南品牌、河南精神,极大激发了江油人民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决心、勇气和斗志,推动了江油恢复重建。

  易林指出,从建设一大批民生工程、“造血工程”到带来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等,河南援建工作在绵阳市是最好的,在全四川也是排头兵,多次受到中央和省、市的肯定表扬。“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江油胜券在握!

  江油市长宋开慧说,为牢记河南援建功绩,表达感谢、感恩、感激之情,江油民营企业家已经自发集资100万元,将在李白纪念馆修建一座“感恩馆”,集中收藏、展示河南援助江油恢复重建的相关物品、图片和影像资料等。

  易林表示,江油将把恢复重建、河南援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负党中央、不负河南人民的厚望。

  在江油,学援建,促重建,用援建的方式方法开展重建工作已经成为江油市委市政府对各级干部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感恩,更是对河南援建者一种无声的赞誉。

  (江油市委宣传部王清金写于2010年5月)

责编:南乐天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度假季 沙滩女王泳装扮美记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7月内地影市观影指南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