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6日上午,2018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举行签约仪式,集中签约17个智能制造项目,为河南制造业转型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据介绍,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围绕“发挥优势、精准施策、深化合作、巩固成果”的工作思路,以产业融合为重点,以构建平台为抓手,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合作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围绕2018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两岸企业积极开展深层次商洽、快节奏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论坛开幕当日,共征集签约项目17个,其中投资类项目10个,购销类项目6个,人才培养类项目1个。
其中,台湾罗升集团与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作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物流园项目,台湾亚力士电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许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作的年产100台/套智慧牙科医疗诊间项目,许昌两岸智能装备贸易有限公司与台湾华锐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1.95亿元的数控机床采购项目,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凯巨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1.3亿元数控机床采购项目,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友嘉实业集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林州市全成机械铸造有限公司与台湾友嘉实业集团(FFG)合作的1.5亿元数控机床及汽车零部件采购项目等项目现场签约。(记者 陈辉 实习生 刘斐)
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无效供给和低端供给过剩、有效供给和优质供给不足。因此,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以有效供给、优质供给适应和引导市场需求。
9月20日,以“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智造引领中原崛起”为主题的中国(郑州)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功举办。
昨日,民生银行联合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中国企业家发展信心指数报告》。
昨日,民生银行联合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首次对外发布《中国企业家发展信心指数报告》。
记者6月10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已经公示结束,全国共有94个项目入选,我省5个项目上榜。我国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旨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正在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以自动化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无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针对这一局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到了202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到50%。
12月6日,“机器人”集体舞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当日,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球的顶尖专家、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
10月22日,记者从省工信委获悉,在工信部刚刚公布的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我省的森源重工有限公司混凝土车辆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等5个项目入选。据介绍,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是为了落实“中国制造2025”计划,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包括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5种智能制造模式。
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醒目标语下,几台不同型号的机器人、装箱机整齐排列,只见码垛机器人敏捷地“伸”出双臂,把6箱爽歪歪产品稳稳地码到铲板上……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的2017中国(郑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推广活动9月19日~20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高红卫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和云制造。
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制造多功能舱室焊接机器人,已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顺利通过“试用期”,正式“上岗”焊接造船。到2018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将建设7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在2020年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实现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全覆盖。
今年我省将充分运用现有各类财政资金、基金,积极培育壮大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智能终端等产业......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进入新一波创新浪潮,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除了生产自动化,“互联网+”风口下的中国制造业,也迎来了互联网重塑生产价值链的机遇。杭州市萧山区一家光伏企业,偌大的厂房显得空荡,几名工人“悠闲”地操作着数台智能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