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30日上午,一个郑州人专属的“智慧郑州APP(i郑州)”及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下载这个APP、关注这个微信号后,很多信息都不必跑到办事窗口去查询了。
大河报记者专门为此进行了一番体验。成功登录/注册后,进入APP首页,页面下端分别有“首页”“服务大厅”“郑州头条”“发现”“我”等引导项。点开“服务大厅”页面,能看到政务服务(公积金、社保、房管局、不动产)、网上办事、公共服务(郑州地铁)、便民服务(我的快递)、教育(学区地图、中考查分、小学入学、民办查询)。
在首页推荐上,主要是“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医院挂号”“学区地图”“教育”“网上办事”“郑州地铁”等事项。其中点击“医院挂号”,可以选择具体的医院,进行在线问诊、预约挂号等服务,还能一览各个科室的医生信息以及各自擅长的领域。
其中,记者先后点击“公积金”、“社保”等项目,可以查询到公积金、社保缴纳情况、余额信息等。而在“房管局”一项,点开“我要预约”,可以根据其引导的不同事项,进行不同类型和事项的预约。
另外,记者了解到,郑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市数字办对接,率先实现了“郑州市不动产政务服务网”与智慧郑州APP(i郑州)的一期对接工作,实现了“证书查询”“证明查询”“进度查询”“办证网点”等功能对接。下一步,中心将加大对接力度,实现“网上申请登记”“网上申请查询证明”“网上预约”“在线支付登记费”“在线邮寄”等功能对接。(记者 刘瑞朝)
2015年2月,1991年出生的王强成立北京趣网科技有限公司,陆续招募郭某等六人从事财务、技术、推广等工作。近日,沙河口区人民法院判决,王强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410万元;其他六名被告均被判处缓刑。
近日,有网友发现,大众点评、航旅纵横等手机应用,在没有明确提示的情况下加入社交属性,令用户的各类信息暴露在好友甚至陌生人面前。此外,还有网友在使用某款手机时发现,
记者对微信、微博、支付宝等35款APP进行了能否注销账户的测试,发现摩拜、饿了么等21款APP应用内没有注销选项;快手、花椒直播等APP的注销需用户提供手持身份证照片等多种证明;拼多多、QQ的用户账号无法主动注销,饿了么客服虽承诺“5日内进行注销操作”,但5日后只是解绑了手机号,本应注销的账户依然存在。
不用跑银行排队等候,只需在手机上下载个APP,输入相关个人信息,就能查询个人征信,并在24小时内出具报告……这是很多手机APP宣称的内容。央行征信中心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只是提供个人信用报告,供商业银行在审批个人的贷款申请时参考,最终能否得到贷款,取决于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的结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各种手机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如社交类、出行类、购物类等,通常情况下,这些应用程序的账号注册起来非常容易,只要留下我们的一些个人信息即可。但是,账号一旦不用,想要注销起来却不易。
4月9日,几位应用分发渠道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已经接到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当天15:00之前下架四款新闻资讯类应用。这四款应用分别是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和天天快报。
针对有关中国电信旗下的“电信APP”存在向用户过度要求授权等问题,中国电信作出回应。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申请通讯录使用权限上,系统提示该权限包括:读取联系人、新建/修改/删除联系人等权限。
在实际测试中,如用户不授权电信营业厅APP“读取并修改通话记录”,则该APP无法正常使用。经测试,电信营业厅APP向用户索取共计70个子权限,其中包含诸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修改通讯录等多项敏感授权。
你用新闻APP看着新闻,突然一条广告闯入视野,里面推荐的内容正是你之前在某购物APP上搜索过的商品;你用理财APP做投资,从那以后,各种推荐股票、基金的电话便络绎不绝,一些来电甚至能准确叫出你姓甚名谁……
1月3日,支付宝开放年度个人账单查询之后,芝麻信用“搭便车”让消费者“被选择”授权获取个人信息的事实在网上曝光。随后,中国人民银行约谈支付宝和芝麻信用。
上周,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下称江苏省消保委)向百度公司提起民事诉讼,指控百度旗下APP涉嫌“监听电话、定位”。新京报记者查询多位手机用户的APP发现,大部分APP都开启了“读取本机识别码”权限。
一款APP要想最终获取成功,赢得用户的信赖和黏性,选择下载并长期使用,而不是下载之后很快卸载,归根结底,APP自身要具有其他APP所没有的优势,“内容为王”在任何行业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可转债申购虽然激活了不少休眠账户,不过受节日的影响,10月份券商APP活跃度并没有得到提升。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既要从应用商店入手,在应用软件的上架审核上把好关,让过度索权的APP无法上架,又要加大惩处力度,抓到一起处理一起,尤其对于涉及人群广泛的违规索权软件要重惩并广而告之,让其他互联网企业不敢再抱有侥幸心理,方能改善目前APP过度索权的局面。
未来网8月10日消息,“目前这个涉黄APP平台上的内容已经都被下线了,平台上现在没有任何东西。日前,未来网记者曝光了一款名为“看了又看”的APP,该平台上充斥这大量的未成年人黄色图片和视频,8日记者再次登录该APP,发现平台上的黄色内容已被全部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