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席记者见面会。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航天员“一老一新”:景海鹏搭档陈冬】
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是“一老一新”搭配,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在任务中,他们互为备份,他们均具备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景海鹏第三次飞天 开创新纪录
生于1966年10月的景海鹏,在“五十而知天命”时展开他的第三次飞天。这也开创了中国人飞天的新纪录。2008年和2012年,他分别执行了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具有丰富的飞行经验。景海鹏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
中国第二批男航天员“首飞”
今年38岁的陈冬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
这是因为,他的企业为此次航天活动提供了关键产品:天宫二号的“绝热外套”由该企业生产,交会对接传感器部件也出自该企业。据张红垒介绍,交会对接传感器是航天遥感系统的核心,直接关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能否成功对接。
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此刻,任务“接力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交到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手中,他们将继续为航天员保驾护航。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介绍,为牵引飞船追赶万里之外的天宫二号,中心需要对飞船进行5次远距离导引控制。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将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形成“天神”组合,携手探索宇宙奥秘。
神舟十一号任务 “承上启下”: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10月16日下午,记者多方采访获悉,位于洛阳的中航光电、中信重工、黎明化工等多家公司参与了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配套制造。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映象直播:直击神舟十一号问天之旅
昨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透露,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