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泼不羁的少年,成长为淡然镇定的排爆高手,从事“排爆工作”刚刚三年的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不知者无畏,我就觉得这很酷”
3年前,刚从南京森林公安毕业的葛晓宇,在成功说服父母后,顺利考入了排爆大队。
“排爆”,这样的工作在外人听来,总不免会与危险、受伤相挂钩,可葛晓宇却对此毫无畏惧。
一是,既然选择做一名警察,无论哪个岗位都避免不了风险;二是,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当时的葛晓宇看来,拆炸弹是一件“特别酷”的事。
毕竟,当英雄,是每个热血少年的梦想。
没想到,随着学习“排爆”知识的深入,葛晓宇却慢慢感受到了”害怕“的滋味。尤其是,真正面临随时有可能燃爆的危险炸弹时,在普通人无法体会的高压与紧张氛围下,“排爆队员”所肩负的巨大责任变得愈发清晰可感。
△排爆训练现场
2016年12月,南京江宁区某工地发现一枚废旧炮弹。接到警情后,葛晓宇和同事迅速赶往现场。炮弹弹身的破洞正不断向外泄露液体,渗入泥土中冒着弄弄的白烟,周边群众躲在警戒线后,面露惧色议论纷纷。
葛晓宇一眼认出,这枚废炮弹是燃烧弹,一旦沾到诸如鞋子之类的物体上,就会持续燃烧,后果不堪设想。他当机立断,和同事将燃烧弹小心转移到垃圾堆旁进行处理。
作为一个入职才一年的新人,这样的“阵仗”,葛晓宇也是第一次见。回忆起当时的画面,他笑着说,在抱着炸弹移动时,能清楚听见自己心脏略显慌乱的跳动声,浑身的血液也加速般直冲脑门。
不过,他在小心应付炸弹的同时,又刻意控制着自己的面部表情,保持着冷峻严肃的模样,就是为了不让周边的群众发现异样:“害怕也得上,你穿着制服,你是专家,你不上谁上?”
“应对恐慌的最佳方法,只有学习”
电影《拆弹专家》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拆弹不是谁都可以拆的,需要上天的批准,我很感激上天,让我每一次都选对。”
而在现实里,运气在拆弹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其实少之又少,更多还是依靠丰富的知识、经验、规范化精细化的操作。
在与随时有爆炸可能的炸弹“零距离接触”后,葛晓宇深刻的意识到:“应对恐慌的最佳方法,只有更加深入的学习。”
“拆弹”其实是个杂学,需要排爆手掌握物理、化学、电路等多方位的知识。因此,一有闲工夫,葛晓宇要么就“泡”在专业书里“充电”,要么就待在“拆弹工具仓库”中细细研究。
仓库中有近百种高尖端的新型拆弹器械,其中不少是进口的。葛晓宇抱着有道词典将这些工具的说明书全部翻译出来,并反复模拟操练,进步神速。
△“价值千万”的器械库
在有些朋友看来,这样的“封闭训练”有些枯燥,可葛晓宇却总是乐呵呵地开着玩笑:“我天天和价值千万的器械待在一起,身价了得呀!”
在这份努力下,三年来,他成功处置了废旧炮弹警情68起,处置炮弹74枚,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拆弹尖兵”。
佛系青年的追求:当剪“红蓝线”的主排手
当然,想做一名合格的排爆手,除了过硬的技术,还必须拥有过人的心理素质,哪怕身处爆炸临界点,也得保持冷静与理性。
因此,修身不够,还得修心。
在前辈们的感染下,葛晓宇的兴趣爱好从电脑游戏逐渐向养花、养鸟、听戏转移,甚至凌晨四点起床和同事去钓鱼......
他感慨地表示:为了干好这一行,自己已经从“活泼的90后”变身成为“佛系养生青年”。
虽然心态”佛系“,可追求却一点也不佛系。“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为葛晓宇来说,排爆得学一辈子,而自己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优秀的“主排手”——排爆团队中的决策者,也是那个直接剪炸弹“红蓝线”的人。
△电影《拆弹专家》截图
选择做一名“拆弹专家”,意味着终身会与危险为伍。
虽然平时也总会看见同行受伤、牺牲的报道,但“一根筋”的葛晓宇从未有过退缩,因为:“这份工作的职责,就是与危险和死亡抗争,保护更多的生命。”
用生命守护生命,
值得且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