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王伟宾
本报讯(记者刘红涛陈慧)12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今年年初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动员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省发改委同省直40多个有关部门,依据2018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编制了《规划》。目前,《规划》已印发实施。
《规划》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从省情实际出发,切实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兼顾长远发展和近期重点,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部署了一批重大工程。《规划》共11章45节,分为总论、空间布局、主要任务、规划实施四大板块,建立了体现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从培育“新格局、新优势、新动能、新家园、新乡风、新体系、新生活”等方面细化了乡村振兴措施。
“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主线可以概括为‘13616’战略框架。”省发改委主任何雄介绍,“1”是指探索一条路子,即探索走出一条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3”是指突出三个关键,即把产业发展好、乡村建设好、县域治理好;“6”是指实施六大行动,即实施农村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文明乡风塑造、基层治理创新、民生福祉提升、精准脱贫攻坚六大行动;“16”是指推进十六项重大工程,即为支撑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而部署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等十六项重大工程,分别明确了具体的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及目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抓手。
我省推进乡村振兴划分为四个阶段。现在到2020年,围绕使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聚焦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到2022年,围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深化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到2035年,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围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保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全部完成,乡村振兴全面实现。
为了使目标接地气、任务措施可行,《规划》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设计了26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项、预期性指标23项,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便于考核和评估成效,引导全省各地扎实开展工作。
记者了解到,我省在编制《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同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编制若干专项行动计划,和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共同构成我省乡村振兴“1+1+N+1”政策体系。目前,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赢脱贫攻坚战5个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印发。
五年前的春天,在中原崛起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为河南指明了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四张牌”,提出了“中原更加出彩”的殷殷要求,给河南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城乡之间有差别,这不奇怪,但是,差距过分悬殊,特别是基础设施如果差距过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头万绪,该从哪着手呢?总书记在河南团说的明明白白,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千家万户,是中国乡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断激发前进的动力呢?总书记说得好,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吴刚说话的底气,来自该镇党委书记赵大青2018年所创新的“名誉村长”选聘模式。3年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助于乡村振兴,能帮助村子解决大事、难事以及协调闲事。
稻田片片金黄、乌桕红染山间、木籽如星空点缀,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商城县伏山乡里罗城—余子店乌桕谷,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自然油画入目来,稻田里、田埂间,游客们正在用手机记录这如画美景。
新农人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一支覆盖生产、流通、营销全产业链的农村双创力量?新农人又如何尝试互联网+技术? 11月21日,
应引进新的技术人才。人才在智慧农业的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下种田的农民大多为中老年人,这部分人的接受能力较差,对新事物的发展不敏感。而青年人才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引进青年人才,并在科技公司及各级农科院的帮助下,才能更好地应用智慧农业,利用智慧农业增产增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